20240510重要事件汇总:中广核与法国电力集团签署合作意向书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今年有地区储能项目备案数量同比增长超5倍,装机规模有望实现高速增长

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3139万千瓦,相当于1.4个三峡水电站的装机容量,可以满足2000万户居民的用电需求。2023年一年,我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规模已是“十三五”末装机规模的近10倍,如今,这些数字还在不断刷新。今年,广东储能项目的备案数量同比增长超5倍;江苏今年将有400万千瓦新型储能并入国家电网,以满足电力保供及电网调节需求。“十四五”以来,我国新增新型储能装机直接推动经济投资超1000亿元。华西证券认为,随着储能相关产业政策以及商业模式的完善,在新能源项目上量和储能电芯成本等处于低位的情况下,储能装机规模有望实现高速增长。

相关个股:西子洁能南网储能

国产仿生机器人已开始量产,英伟达特斯拉等企业持续看好行业发展

据媒体报道,国产仿生机器人目前已开始量产。据悉,热传视频来自大连金石滩的EX机器人,2023年8月曾亮相北京的世界机器人大会,是大会唯一参展的仿生人形机器人企业。截止至2024年4月,人形机器人行业玩家众多,特斯拉作为其中的领航者,目前战略重心已由“车”转向AI(FSD、Robotaxi、人形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战略地位更加突出;AI芯片龙头英伟达CEO黄仁勋持续看好生成式AI和人形机器人的发展。中航证券指出,随着特斯拉Optimus落地,2025年人形机器人将步入量产元年,其商用场景有望经历“特斯拉引领在特定领域工厂应用–制造业开始全面渗透铺开–成熟后走进千家万户”三个阶段,预计2030年人形机器人累计需求有望达到约200万台,对应市场空间约5700亿元。

相关个股:兆威机电五洲新春

中广核与法国电力集团签署合作意向书

当地时间5月6日,中广核董事长杨长利与法国电力集团(EDF)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吕克·雷蒙签署《关于深化核能领域相关合作的意向书》。双方将在核电工程建设、人才培养、EPR运营及核电运营领域领导力培养等方面进一步拓展和加强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中国核能年度发展与展望(2020)》中提到,预计到2025年,我国在运核电装机达到7000万千瓦,在建核电装机达到3000万千瓦左右,以此为主要依据,预测2025年核电行业市场空间有望超3000亿元。

相关个股:江苏神通德固特

短中期澳洲锰矿供给缺口难补推升价格

3月热带气旋梅根导致澳大利亚格鲁特岛GEMCO码头和道路受损,4月South32宣布暂停GEMCO的运营,停产1个月后在其季度报告中宣布继续暂停,直到该公司本财年的第三季度,即2025年1月至3月。此外,世界第二大锰矿产国加蓬4月26日发生脱轨事故,接近300米的轨道受损,26辆空车脱轨,修复时间或需两周至一个月左右。行业专家表示,短期内事件影响确定性较大,二、三季度内缺口难以得到补充。华安证券金属团队指出,按2023年整体发运量计算来看,格鲁特岛占澳洲整体比例在73%左右,澳洲全年共发出744万吨,格鲁特岛发全球545万吨,影响我国进口锰矿9%-10%左右。

相关个股:湘潭电化红星发展

国产大飞机进入批量生产与交付阶段,行业有望从1到100迈入发展黄金期

机构指出,国产大飞机进入批量生产与交付阶段,有望从1到100迈入发展黄金期。日前,南方航空业绩说明会上,公司董秘陈威华表示,南航董事会已审议通过100架C919购买议案,根据与商飞沟通结果,预计8月引进第一架飞机。信达证券表示,发展大飞机对国民经济增长具有带动效应,大飞机产业链蓄势待发。根据中国商飞预测,预计2040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单一航空市场。2021-2040年中国航空市场将接收客机9084架,其中单通道客机占69%。浙商证券测算,预计2021-2040年国产客机市场总价值近3万亿元,复合增速超20%,市占率超30%。

相关个股:中航西飞爱乐达广联航空

哈工大牵头成立商业航天产业技术联盟,行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5月8日,由哈尔滨工业大学牵头,联合百余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的商业航天产业技术联盟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商业航天产业技术联盟致力于构建商业航天领域先进技术与产业资源协同创新平台,围绕航天体系及卫星产业链下设整星、元器件、单机、运载、应用及人才培养6个子联盟,为企业及社会资本进入商业航天领域提供全链条一体化产业服务,促进航天领域技术研发创新与成果转化,助力打造新增长引擎、加快航天强国建设。2024年,我国已进入“十四五”时期后期,伴随“航天强国”已经进入到建设落地阶段,我国有望落地更多支持航天产业发展的政策,向航天产业倾斜相对更多的资源。

相关个股:航天发展航天环宇

光伏产业链非理性下跌,行业龙头称不会主动发起价格战

非理性下跌”已经成为多家机构对于近期光伏产业链价格走势的普遍看法。特别是在多晶硅环节,报价区间下限已探至4万元/吨以下,跌破绝大多数企业现金成本。而在产业链其他环节,跌破企业成本线的情况普遍存在。今年一季度,不少光伏行业龙头业绩由盈转亏,加剧了业内担忧。在近期机构调研中,多家企业被问及对市场前景的看法。通威股份称不会主动发起价格战,希望看到行业的平稳发展和市场的自动调节。晶科能源则表示,市场竞争激烈,产能出清会比大家想象的快一点。晶澳科技提到,当前行业处于底部已经形成共识,各环节盈利较难,公司已做好长期坚持的准备。

相关个股:东方日升晶盛机电亿晶光电

(数据来源:通达信研究终端,文章内容仅供交流讨论使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