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九岁一十九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0喜欢:0
振东兄,我记得我最早是从新浪博客开始关注你的,感觉有好些年了,还有那个宁波之旅,我记得那时候我挺喜欢你的文章的,从文章里感觉你是一个很谦和、很有修养的人。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些现象,这么多年,在我的印象里,每一两年都会有所谓的价值投资者栽大跟头,销声匿迹——我关注过很多人,这种情况出现了不少,不少都是很多粉丝的大V。但是,交易者用分仓和极强的交易纪律,除了那些愣头青菜鸟,几乎没听说过一些投机大V出过大问题。
我想在回想起来,感觉股票交易就是交易,很纯粹的事情,不能掺杂进那么多的基本面和估值什么的。一旦掺杂进那些很模糊的东西,就会扯手扯脚。
今年伯克希尔哈撒维股东大会上的一件事对我触动很大,巴菲特说了一段话,说他自己从11岁开始做股票,一直是技术分析投机的,到了20岁的时候接触了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理念,从此彻底转型。巴老的意思是,价值投资是正道。但我却读出了不一样的味道。
以巴老的专注和天赋,他八九年的研究,能没有任何收获吗?巴老后面几十年的稳健收益,能没有投机理念的加注?我记得费雪和芒格这种纯粹的价值投资者都曾经出现过几次极其严重的年度亏损(最多的一次好像是67%),而巴老一辈子却只有几次很轻微的回撤,你觉得是什么原因?我现在认为就是巴老年少时那八九年的投机经历带来的。
自从我今年学习了投机的理念之后,发现投机的系统可以非常有效地控制回撤和防范风险,远比价值投资的估值要有效的多。
另外,我们学习巴老,都觉得是原教旨价值投资占据大头,其实,巴老能登顶投资的巅峰,我觉得后期主要是成长股。彼得林奇在自己的书中承认,给他带来最多收益的,他本来以为是成长股(可见他对成长股的偏爱),但回顾之后才发现是周期股。
我觉得,我们膜拜的,不管是巴老还是彼得林奇,最后成名的关键战役,其实恰恰不是格雷厄姆的那一套东西,而是一些“加速度”的东西(成长和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