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连续刷新世界记录!隆基股份再次推高光伏热潮?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41回复:115喜欢:86

访谈正文:

magicniu问:

为什么隆基发布的新品比晶科的转换效率要低一些? 

加息首季答:首先给各位对中国光伏产业寄予厚望的投资者泼一盆冷水——每年的SNEC,很多参展企业都借此机会搞误导性宣传,其中绝大部分都是针对资本市场的。因此,我建议大家在解读本次展会的信息之前,首先应该仔细回顾各个参展单位以往都吹了什么牛?后来咋样了?数据,历史数据才是我们投资者对未来做出判断的依据。失信者的许诺,一文不值。

隆基股份此次发布的Hi-MoN 是今年四季度即将量产的组件。根据隆基以往的历史,我对此没有任何怀疑。

而您所列图表当中有很多是“FF91”,展示的目的在于让资本市场“为梦想而窒息”。

此外,据我了解,晶科能源也是N-TOPCon的重要研究者之一,但是,其大规模量产组件在近期达到22.86%的可能性≈0,我说的是它量产品当中万里挑一的,最好的。

天合光能多年以前曾是国内N-TOPCon研发方面的领先者,他们称之为i-TOPCon,但由于财务极度困难,且缺乏系统配套,近年已被隆基、晶科和晶澳反超。综合天合当前的财务困境和研发水平,我认为其近期量产的可能性同样≈0。

晶澳科技N-TOPCon数据更真实一些,但像隆基那样大规模投资和量产也同样面临财力的困扰。

204tian答:隆基组件中串焊用的是“无隐裂智能焊接”技术,电池片小间距0.6mm,晶科串焊用的是叠焊技术,追求0间距甚至负间距,晶科的间距小,理论上效率会高一些,但并不增加功率。
但是,隆基在《无隐裂智能焊接”技术白皮书》中提到,叠焊或者叠瓦式互联技术的缺点在于:三明治结构仍然在连接处容易出现小隐裂,小隐裂在组件长期应用中会发生扩展,因此该技术提效的同时降低了组件的可靠性;另外,电池片重叠的部分无法受光发电,同时为降低隐裂的产生需要更厚的封装胶膜,因此组件成本有较明显的提高。
隆基通过综合比较,选择了“无隐裂智能焊接”,在组件生产环节采用的是一体成型的分段式焊带,焊带成型后经退火消除内应力,可以高良率、高可靠地实现电池片微间距互联,完全避免了小隐裂问题。

网页链接

C瓜不是西瓜:那是不是可以认为“无隐裂智能焊接”比叠瓦要更好,更先进?

204tian答:隆基是说比叠焊好。

C瓜不是西瓜:回复204tian:隆基不是把叠焊和叠瓦的缺点一起说的吗?

204tian答:不是,叠瓦是导电胶连接,不用串焊,没有在这里比较叠瓦。

204tian答:不过叠瓦组件实际做出来效率很一般,比小间距半片组件都没什么优势,对不起它多用的电池片。

靠谱特质问:隆基在电池领域市场还能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吗?

 204tian答:当然能,隆基在持续打破电池的效率记录。

加息首季答:何出此言?隆基股份在电池方面,无论是研发还是量产,无论是技术还是规模,优势都是在急剧扩大,而不是反之。隆基正在成为一名,在各个单项上(硅片、电池、组件),都远超单项冠军的,全能冠军。

经国际权威(ISFH)认证的,商业化量产尺寸的,第三代主流电池的潜在竞争者N-TOPCon、P-TOPCon和HJT的世界纪录都已经被隆基囊括网页链接。即将10GW级量产第三代主流电池的也唯有隆基一家,请参见隆基此前的相关扩产公告。

特立独行W-Y问:硅料价格下跌的拐点预计在什么时候? 

加息首季答:已经到拐点,但是,据我判断,仍然有人在“做价格”,“做成交”。

光伏行业协会的这个观点是正确的,只不过有点儿反应不太灵敏,我当时看到能源局说法的时候立即产生了同样的判断。这其实也是我一直期待和主张的——给装机需求侧以弹性,国家才不会被硅料企业敲竹杠。

爱卖不卖。等便宜了,老子让你求着我买。不记得531之后自己尿了裤子的熊样儿了?小样儿的!

204tian答:早则下半年,迟则明年上半年。按照各大硅料企业的扩产计划,如果都顺利执行的话,从现在到明年二季度会增加起码30多万吨硅料产能,可对应100+GW组件生产,加上目前的硅料可供应170GW左右,到时一共可供应近300GW装机需求,完全足够了。

四十年前的巴菲特问:天合光能是否财务造假?能否详细讲讲相关逻辑。另外,晶科、迈为股份等公司,光伏效率也说25%+,隆基到底是否唯一的那个变革者?为何天合、晶澳等企业研发投入也几十亿,成果远远不如隆基?

 加息首季答:本次访谈不适合刻意讨论天合光能及其实控人的财务危局,但是,投资者的大原则就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有些事情往往从侧面观察更简单,更有效。比如:用价格相对较贵的大电池封装小组件,去和性价比最优、最适合分布式的166去竞争分布式市场。这背后的逻辑是正常的商业逻辑吗?比如:一边说自己出口美国是暴利,一边在组件成本和价格节节走高的时候,低价+宴请+送礼去争夺刀刀见骨的国内屋顶市场。这背后的逻辑是正常的商业逻辑吗?有没有难言之隐?投资者自行判断,身经百战的投资者都不用判断。

关于效率,隆基股份为光伏制造企业做出了很好的示范。结合隆基发布的那张简介电池结构图(黑色的),我向大家做个简要说明。

单结晶硅电池的理论极限效率≈29%+;

单结晶硅电池的理论最佳构型=N-TOPCon,其理论极限效率≈28.7%;(如图所示)

N-TOPCon 实验室小面积电池最高纪录=25.8%,经世界权威(ISFH)认证,2017年,由FraunhoferISE创造;(小面积衬底(硅片)有利于提高效率,大硅片是效率的天敌,比如中环股份的210。)

N-TOPCon 可商业化量产面积(M2)电池最高纪录=25.21%;经世界权威(ISFH)认证,近日,由隆基股份创造。

此外,展会当日隆基口头发布的当前量产平均效率为24.24%,并预计年底量产平均效率可以达到24.5%。根据研发探索,隆基目前认为N-TOPCon未来的量产平均效率极限在27~28%之间。此类数据无法交由ISFH来认证,但结合隆基以往的历史,我信。

请大家对光伏制造及设备企业发布的各种数据保持警惕。如有疑问可随时找我讨论,以防轻易上当受骗。此前已有 四月鹿 极力吹捧的某企业因发布误导性的N-TOPCon电池效率数据而被证监会出示《警示函》。

关于晶科能源,前面已经讨论过。

关于迈为股份,我专栏文章网页链接里有些关于HJT的观点,请您参考。另外,迈为的角色相当于独立的军工系统,为交战各方都提供军火,给钱就卖。两伊战争打了八年,都从富国打成了穷国。谁发财了,大家知道吗?

我认为,投资方如果要介入电池制造就必须绑定自己的电池设备商,就像美国的军工体系绝不把尖端武器卖给美军的敌人那样。军工体系帮美军、美国打仗牟利,美军、美国反过头来包养军工体系,这才是一种可持续的模式。

PERC陷阱已经清楚地展示了独立电池设备厂是如何让后发资本打残先发资本的,这个错误不应该再次重复。

我觉得最好不要把隆基称为“唯一的变革者”,但我个人认为隆基股份是主流光伏制造企业里面唯一值得信赖的。隆基和他的小伙伴儿们(上下游合作者)是中国光伏军团当之无愧的中流砥柱。

天合光能、晶澳科技……等主流光伏制造企业没有几十亿地投入研发,也不可能几十亿地投入研发。现存的主流光伏制造企业基本都是多晶的老底子,在单晶镇压多晶反革命当中都遭受了重创,多晶资产有没有充分减值都有大问号,哪里来的钱去烧研发?

很多年以来,隆基都是全世界光伏制造业研发投入的领头羊,其一家的投入相当于其后5家的总和。第二名是碲化镉薄膜霸主FirstSolar,独立形成封闭的研发和生产体系,但其研发投入也远少于隆基。(这方面的数据希望204tian和beiguoqishi两位老师帮忙补充一下)

204tian答:没有证据说造假,虽然它跟晶澳这些组件企业相比毛利率变化有点异常,有可能它前期低价组件中标比较少。 天合晶澳以前在海外上市,而到现在市值和资产都跟隆基拉开了很大差距,不如隆基资金充裕,而且隆基只专注单晶,天合晶澳以前也花很多资源在多晶上。

大宇砸问:请问,SNEC连城展出了300的硅片,是真要做这个尺寸的硅片还是单纯展出一下,告诉其他人,可以做大尺寸?

 加息首季答:哈哈,在我看来,这个纯属行为艺术,讽刺“越大越好”。

我很无奈,怎么会有人认为隆基做不了210(12吋,300mm)?连城数控隆基股份的驱逐舰支队)2018年就已经出口了24吋单晶炉,今年初Ferrotec的640mm硅棒用的就是连城的炉子。

怎么会有人认为隆基做不好210?9吋甩中环股份八条街,换12吋就被弯道了?尺寸又不是赛道或者技术路线。

和半导体不一样,在光伏的世界里,加大尺寸不会提高硅片利用率,不会产生有意义的批处理(通量)价值;和半导体不一样,在光伏的世界里,大硅片会对最终成品质量有负面影响。但是,和半导体一样,在光伏的世界里,大硅片,单位面积成本更高。所以,在光伏的世界里,硅片不是越大越好。

说硅片越大越好的去问问越大越好的旗手(天合光能),他那个估计是从华晟新能源搬过来的HJT超大组件,电池用的是多大的硅片?小于老祖宗M0!(参见网页链接

然后再问问华晟新能源,为啥不用210整片直接在迈为股份的产线上流片?!

越是高效的电池结构,越是较新的电池技术,对硅片尺寸越是敏感,对分片越是敏感。

产业界从17年开始导入半片组件,有争议吗?没有,因为效果立竿见影,无可争议。半片组件是什么?是小片,是小片偶数串共享旁路二极管对称电路并联组件组。尽管会有划片损失,但半片组件的好处完全能补偿。不仅能补偿,而且有富余。这就是小电池的好处。好处很大!

小电池的好处是欧姆定律和光伏电池天性决定的。光伏电池最大的缺点就是电压低,不到0.7V,理论上应该以最小的电流尽快串联成高压(比如,1500V),理论上应该把串电流压到最低以减少串联电阻损失。单纯从电物理来讲,怎么会有专业人士以低电压+大电流来叫卖组件这种发电设备呢?

因为电池加工和组件封装条件的限制,电池不得不大到一定程度,比如125*125。但是,在不对电池段和封装段产生明显好处的时候,肆意加大电池尺寸带来的就是效率低+串联电阻损耗大。过犹不及,吃饱了撑的!

应该探索的是——在当前及可见将来的全产业链技术条件下,全面权衡利弊,全产业链共同商讨某种构型的电池应该做什么尺寸才能提供最低LCOE。既不懂半导体,也不懂光伏的某公司闭门造车突然发个公告就能 “颠覆”中国光伏制造业?“越大越好”不仅科盲,简直就是混不吝的流氓!

超大组件就更是可怕!电站首先是一座建筑,一座安全第一的建筑。最坚固耐用的建筑构型是金字塔,而加装了组件的平单轴支架,从侧面就可以明显看出是最危险的建筑构型——倒金字塔。

这样的构型,你肆意加大顶部面积和重量?你说这样可以节省桩基成本?学过杠杆吗?知道加长力矩+加大作用力的后果吗?想要维持相同的抗风能力,超大组件支架的桩基和普通支架的桩基能是一回事儿吗?210超大组件到底是想要降低电站成本,还是要搞豆腐渣、送用户去吃牢饭?

超大组件的危害罄竹难书,详情请参见LIST2020的专栏网页链接

“亩产万斤粮”好歹还有个分母,一甲子之后的一大帮当代博士们居然直接就吹“万斤粮”,连TM“亩产”都省了。600W!680W!700W!你特么是在多大面积上实现的高功率?我两个350W并联不行么?

连效率是光伏制造业的核心指标都不懂?是装不懂吧?是欺负大A的韭菜们不懂吧?是太着急圈钱还债吧?

总有人把责任全都推给教员,我坚决不同意!

因为,坏人在民间。

204tian答:单纯秀下肌肉。光伏行业追求的是度电成本,单纯的面积大意义不大。

Scccccboyzzz问:加息老师,tian老师。面对硅料连续涨价问题,个人认为硅料端之所以敢继续涨,是因为对碳中和装机有刚性需求的乐观预期。那么在明年硅料产能释放前,是不是只有涨到下游需求大幅萎缩这种极端的结果才能结束?有没有别的方向或政策介入可以缓解?硅料无法像去年玻璃那样找到替换品,今年感觉很不乐观。 

加息首季答:我自去年年底以来的观点——只有给需求侧以弹性,国家才不会被个别硅料企业敲竹杠。前些日子能源局的解释已经表明了这种倾向,前几天CPIA的观点也可以参考网页链接,尽管慢了好几拍。

另外,重申我自去年年底以来的观点——2021年,全球装机145GW,组件出货170GW。如果,国内尽早明确允许推迟装机,有利于最终完成45GW。

当前的硅料价格,已经是天价,相当于2008年的500美元,因为现在全世界基本已经没有补贴。

硅料厂和囤硅的人已经骑虎难下,软着陆是他们最希望看到的;逼得太狠,造成下游大洗牌,造成国家硬性干预是他们最怕看到的。他们急于甩锅,急于栽赃陷害隆基股份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网页链接

自2013年以来,硅料企业是光伏产业链上唯一受到国家关税保护的环节,因为他们实在太弱。他们本身的努力和能力都有待商榷,至今也没能在技术上追上Wacker和OCI。某些人要是搞得太过了难免会倒逼国家引入竞争机制,或者命令国有大型化工集团长期介入,为30·60保驾护航。

真是不知道该说啥,国家数万亿补贴新能源,想要占领制高点,想要改变被卡脖子的状况,结果,却被自己奶大的硅料企业……

204tian答:下游装机无法接受价格而一步步传递到上游自然可以让上游降价,但目前还没有普遍出现这种情况;另一方面等到硅料新产能逐步扩产也能结束涨价。

相信英雄的白痴问:TOPCON技术路线已知的量产转化率,隆基会比友商领先多少?友商有大规模投产新型路线的电池吗? 

加息首季答:我赞成钟董的说法——隆基股份能确定自己的,不能确定别人的。

别人还没有这样规模的,确实的产能投入。一体化企业钱紧,专业化企业没有技术储备。后面的发展和各家融资成败的关联性更强一些。做好自己的事情是最重要的,不要被别人嘴里的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干扰。看看SNEC,简直就是群魔乱舞。

我个人估计,最强劲的对手想要追上隆基今年底的量产规模和效率,确实需要个一年以上。

通威股份缺乏技术探索和积累,1GW的HJT又刚刚设备进场,短期追N-TOPCon的可能性很小。

爱旭股份的HBC开玩笑的成分太大,完全脱离了其技术厚度和企业承受力。

晶科能源积累仅次于隆基,但财务承受力太差,需要看融资的进展。

晶澳科技反而可能小规模跟进。

天合光能刚才讲过,还是解决生存问题先吧。

204tian答:现在还只是预热,具体领先多少要等量产开始销售才知道。而且领先不仅仅看转化效率,还要能够大规模、低成本、保质量的生产出来。隆基这次直接和连城数控等设备厂商紧密合作,并且严格保密,所以这次技术扩散会比较慢。隆基已经宣布了33GW的新型电池扩产计划,并且会在未来1年半悉数投产,这个量还没有友商能比得上。

相信英雄的白痴问:有人说比亚迪的光伏技术跟隆基一个水平,主要是指组件吧。事实是否如此? 

加息首季答:比亚迪 的刀片电池封装成组件能发电吗? 另外,组件技术体现为质量测试和认证,可是我不记得写这篇文章网页链接的时候见到BYD了哈。 建议大家:网络世界,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查查他历史上靠不靠谱先。

204tian答:比亚迪是什么都能做,但很多领域并不领先。

股市慢跑者问:隆基有什么核心技术,所谓的核心技术是离开了隆基,别人家是无法生产的那种。

 加息首季答:请举个具体例子,帮我理解一下你的问题。

204tian答:别人家不会无法生产,只是做不到隆基那样的成本加质量。核心技术比如隆基自己的拉晶控制程序。

乘风破浪o0问:隆基在氢能源布局上未来可能会有哪些动作?在储能上有没有某些核心技术?对未来硅料涨价有什么好的应对策略? 

加息首季答:关于氢能,全世界都处于探索的早期。未来有方向,未来不确定。这个早期阶段至少会持续10~15年,甚至会走错方向。这就是研发,这就是创业。我认为隆基需要的是思考,需要的是尝试。以战养战,不孤军深入的打法。

对于产业链暂时失配,最好的应对策略是“爱咋地咋地,我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做事”。硅片+电池+组件,三项全能冠军为什么要担心?让竞争对手去担心。

204tian答:氢能目前是和中石化之类用氢大户合作,给它们光伏制氢设备。个人认为光伏度电成本进一步下降以及储氢气和运氢技术进一步提升后,可以在西部光伏制氢气。 储能现在隆基没进入制造环节。 硅料等待硅料新产能逐步投产。

A股一年级毕业生问:二位好,想问下公司的技术领先优势预计能保持多久。因为有消息称迈为在隆基宣布破纪录之后也验证性的做出了相近效率的电池片。(因为消息真实性不确定所以没留意具体细节不好意思) 

加息首季答:首先,电池效率必须以权威(ISFH)认证为根据。网页链接

其次,关于迈为股份的传言我无法置评,尤其是不知道传言具体内容的情况下。迈为自己也有产研线,拉拉数据,挑挑冠军电池送检一下也不是啥难事儿。拿到认证之后再说吧。

最后,根据我掌握的情况,隆基股份的技术优势正在持续扩大,而不是缩小。所以不存在还能保持多久的问题。

204tian答:目前隆基的新型电池刚刚开始破效率纪录,参考PERC的历史,可能每几个月隆基都能破一次记录。 隆基这次直接和连城数控等设备厂商紧密合作,并且严格保密,所以这次技术扩散会比较慢,不像PERC时,隆基还无偿分享PERC技术。

Scccccboyzzz问:隆基今年底银川3GW电池新路线估计贡献不大,那么展望明年的N型电池片最大的看点是什么?或者对利润有怎样的提升? 

204tian答:看点是成本差和售价差,我觉得对利润率有比较多提升。

xiongan问:最近隆基与明阳智能签订了合作协议,隆基是基于什么考量,是准备扶植明阳做光伏,还是向明阳学做风能,二位大神怎么看?顺便问一下,未来光伏和风能谁更有发展潜力?隆基有没有进入风能的可能? 

加息首季答:隆基很忙,不会进入风能。但是,风光互补可是非常有前景的。

204tian答:应该是做风光互补吧,隆基不会进入风能。 光伏更有潜力,光伏降本能力更强,且对安装环境要求更低。

旭川雪山问:隆基在昨日已经发布最新型Hi-MO N组件,应用了N型TOPCon电池片。问2个问题:
1、HJT和TOPCon电池片 与PERC电池相比,会更多用到哪些辅材?又有哪些辅材公司因此受益?
2、从现在开始,隆基新建的电池片产能都是HJT和TOPCon技术路线吗?老的PERC电池生产线能否低成本改造为新技术?
感谢两位大佬解答~~

网页链接{$隆基股份(SH601012)$} 网页链接{$连城数控(OC835368)$} 网页链接{$通威股份(SH600438)$

加息首季答:老PERC当前没必要改造,将来也未必改造。PERC也有自己的场景和优势,不会很快被淘汰。300GW的产能,你想灭了它是很困难的。沉没成本=没有成本。

204tian答:1.都会多用到银浆,HJT会多用到低温银浆,且还需要稀有金属铟。 2.隆基目前新建的都是新型电池,PERC产线可以改造成TOPCON,但目前没必要改。

西坦问:这次展会发现各家都有N型TOPCON的组件,而且转化效率都不比隆基低,想问现在光伏技术是不是越来越难拉开什么差距了?未来比拼的还是精细化管理为主么?

 加息首季答:SNEC群魔乱舞。记住他们,记住他们吹的牛,年底验证。明年去他们版面上告诉每一个路过的,“这公司,除了吹牛圈钱,啥也不会”。

204tian答:按过去几年的经验看,展会有两种企业,一种是像隆基这样,展出新品后马上量产在一两年内主推;另一种纯粹是展出秀一秀,什么时候量产、量产能不能保证质量都是未知的。

xiongan问:HJT,TOPCON,那种会成为未来的主流?两种技术路线的优缺点是什么? 

加息首季答:我的基本观点在我的专栏里“坚决反对”那篇

204tian答:HJT、TOPCON在未来会共存,但近几年TOPCON的量会更大。 HJT优点是工序少能做到更薄,缺点是设备更贵、要用到的低温银浆贵、需要稀有金属铟。 TOPCON与之相反,并且理论效率更高,能从PERC改造。

Scccccboyzzz:HJT工序简单、结构对称、温度系数低、而且成本下降有空间优势。缺点正如tian神所说,短板在低温银浆,目前国内基本没有布局和研发。至于TOPCON,优点是产线兼容,可以直接改造,延长现有产线的生命周期,国产化更优,但缺点也明显,工序太长。网页链接{$隆基股份(SH601012)$}

204tian答:回复Scccccboyzzz: 工序太长单独看不是什么问题,只要能保证每道工序良率的话。PERC电池是在普通电池产线上加了两道工序,工序更多,但性价比秒杀普通电池。

知行不貳问:今年的展会上隆基表示年底电池片量产效率可达到24.5%,用这种电池片做组件,效率大概能到什么范围? 

加息首季答:22.5+

204tian答:22%-22.7%

大宇砸问:两位老师,想问下光伏材料里,除了玻璃和硅料会卡脖子,还会出现其他材料卡脖子的情况吗?现在这种局面实在是太烦人了 

加息首季答:一般情况下,供应链瓶颈就是经营管理的日常生活,不会像硅料这次这样,人为因素,恶意因素这么大。

204tian答:长期看,银浆有可能,卡脖子不至于,但用量大了话很可能推升涨价。如果全球每年装机量上到1000多2000多GW,银的用量要占到全球每年消耗量的好几成。 如果HJT的量起来的,低温银浆和稀有金属铟有可能卡脖子。

西坦问:钟总前段日子拜会了东方希望,东方希望是否有希望打破硅料困局?另外当年隆基一样拉拢通威,如今局面却依然失控,隆基将如何利用龙头地位维护行业,避免将来重蹈覆辙呢? 

加息首季答:硅料厂是隆基的供应商,长期而言是伙伴。要不要抓住30·60的历史性机遇,如何抓住,他们现在肯定也睡不着觉。钟总谈的肯定是隆基关于未来前景的看法,相互交流。

电疗格问:两位大咖,请教一个问题,隆基新电池生产线量产后,转化率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多少? 折合到每个块182的组件,可以多发多少电? 每瓦降低多少成本,或者说提高多少收益? 谢谢,周末愉快! 

加息首季答:发电增益需要看场景,效率,温度系数,背面率,衰减......,很复杂。隆基过些日子应该有案例出来。不算其它,单纯的效率增益大约7%,比PERC。

204tian答:目前转化率比PERC高1个百分点+,对应72型182组件的25W+。

知行合一者问:加总好!我是光伏小白,现在产业链由于硅料引起的产业链涨价对行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但国家双碳目标下光伏远景应该是不错的,您怎么看行业目前的窘境及未来的发展?

 加息首季答:刚才谈过,短期扰动,不用太过关注。

204tian答:硅料涨价是短期现象,长期看光伏行业还是降价为主。

wxsemail问:隆基投入了如此多的研发费用,坚持不领先不扩产的原则,而这次推出的电池并没有看到大量的研发投入产生了相应价值的新产品,而且跟同行比,也没有明显的领先。两位的意见呢? 

加息首季答:咱们不在同一个世界。

204tian答:跟你看到的相反。

charlie1976问:隆基相对合理的估值应该是多少比较合适?

 加息首季答:120以下不合理

YY丫香问:两位老师,隆基有化学储能吗?感谢解答!

 加息首季答:木有

204tian答:目前没有

我只看消费股问:加息大佬跟tian大佬两位如何看近期隆基股价下挫的问题?对今年的股价涨幅有展望吗? 

加息首季答:和东南亚疫情有关,和光伏行业乱象也有关

喜欢慢牛一直爬问:请问有何依据说硅料价格已经到拐点,这个我听了感觉疑惑很大。目前光伏市场,特别是龙头一哥,收原材料涨价,市场自然普遍看龙,特别是二级市场,除了我们这些忠实粉丝,很多都跑了,机构和游资也比比皆是

 加息首季答:能源局给装机弹性。目前还不是很确定,但也算是放出气球来了。

浏览闲逛问:两位嘉宾晚上好,请问一下今后如果美国长期国债利率上涨到2%以上,国内利率也跟随上涨的话,会国内外光伏装机需求有什么样的影响?对光伏产业链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恭请解惑,谢谢。 

加息首季答:10年期美债到2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国内跟随的概率却比较小。偏负面,可控。维持145装机,170组件的判断。

204tian答:短期会有影响,长期看不影响光伏成为最便宜的电力能源,要发展电力就会优先选择光伏。

yxw387问:请问隆基最大的竞争对手是?现阶段隆基的风险? 

加息首季答:隆基的敌人是歪理邪说,比如“越大越好”。

204tian答:传统能源

春华秋实冉问:两位前辈好,请问可不可以谈谈隆基的企业文化,愿景这些~~ 

加息首季答:方方面面都很喜欢隆基,求真求实,稳健可靠,有良心。

204tian答:企业文化:可靠、增值、愉悦。 愿景当然是solar for solar, 绿色地球。

靳松蔚问:我想请教两位老师,隆基曾经说过,公司最大的危机来自于黑科技的颠覆。而中国现在的人造太阳核聚变技术也在不停进步。未来有可能因为核聚变技术的突然爆发,导致光伏产业像柯达胶卷那样直接被新技术一锅端吗?

 加息首季答:如果实现可控核聚变,人类将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股票全作废,买哪家的都一样。

204tian答:核聚变要先实验观察几十年再看看。

晶澳千亿路上马上到问:怎么评价晶澳 

加息首季答:一体化的二把手,但是跟隆基比差距很大。

莱科宁问:刚看到最新的电池可以让组件效率达到22.5+,现有的量产组件最高是多少?

 加息首季答:21

204tian答:21左右

林间鸢尾问:很多友商都在发力HJT,该技术也被认为是电池片的主流技术,Topc只是过渡,两位怎么看 

加息首季答:前面回答过

204tian答:综合来看,我觉得目前阶段扩产TOPCON是最优的。

春华秋实冉问:两位前辈好,隆基让我踏实的地方一是不会造假骗人,二是引领技术创新是务实的。也许追求引领技术创新已经成为隆基的企业文化之一。隆基有没有以人为本方面的文化体现呢,比如善待顾客员工之类

 加息首季答:员工方面,钟董一直强调“快乐工作,简单生活”;客户方面,隆基一直以来都是客户价值导向,社会价值导向。

21世纪大时代问:请问两位大佬:今年隆基的BIPV能有多大业绩贡献?N型Topcon电池能领先同行多久?最近股价波动大与国家对光伏装机顺延至明年有关吗? 

204tian答:隆基预计今年BIPV出400MW,对应应该是20多亿营收,毛利率比组件高。

Scccccboyzzz问:关于HIT技术中的低温银浆,目前国产基本没有布局,这个隆基有应对措施或者合作吗?

 加息首季答:连城数控有布局银浆,但低温银浆能做到什么程度,我不知道。

204tian答:连城布局银粉。隆基认为低温银浆是HJT的缺点,这是隆基选择做TOPCON的原因之一。

Walker8k9问:1gw电池产能需要多少钱的设备?连城会占多少?

 204tian答:1GW TOPCON对应2亿多的设备。连城占多少目前不清楚。

林间鸢尾问:隆基电池片量产转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能给隆基带来大概多少利润 204tian答:几分钱/瓦

星星之火528问:在业绩说明会领导预计今年能做的850亿业绩,请问两位大佬对此怎么看? 

204tian答:隆基这种写在公告里的数字一般都是保守数字。

204tian答:回复星星之火528: 产品价格涨了,营收会更高鸭。//星星之火528:回复204tian:但是今年的硅料一直居高不下和东南亚疫情,估计是否会对这个营业额有影响?如果有,会大概有多大?谢谢!

刘磊向前冲问:两位大神,隆基二季度的业绩有何预测,最近有资金一直在流出是否是对二季度业绩的悲观表现? 个人感觉二季度业绩确实可能不太好看!

 204tian答:我认为二季度业绩相比一季度不会有很大改善,但也不会差到哪去。

何人也问:光伏企业,有没有被美国制裁的风险? 

加息首季答:可能性较小,因为应对气候变化是唯一的中美共识。拜登政府还不至于不要脸到跟光伏企业过不去。另外,全世界进入通胀周期,美国的情况是80年代以来最严重,连好事多的万年不涨价烤鸡都涨价了。美国需要中国帮他压制通胀,深化贸易战的可能性不大,在全球供应链恢复正常之前。

204tian答:有啊,之前美国说要搞新疆硅料。但全面封杀中国的光伏企业不可能,美国的光伏企业竞争力太弱了,没中国光伏产品,它们的成本要提高很多。

万有定得问:你对隆基今明两年的利润增长率预测是多少?

 204tian答:多看几年能做到年均30%+增速。明年应该比较好。

西坦问:感谢两位,想问一下此次隆基选定的TOPCON电池路线效率的提升的同时,成本必然也有相应的提升,对于电站来说相对于PERC的话对于整个回报率有大概多大程度的提升呢?

 加息首季答:这个太难讲了,每个场景都不一样。Hi-Mo N 效率高,温度系数低,双面率也有提高,衰减降低,在美国亚利桑那之类地区应该有不错的溢价。

204tian答:按合理预估的话,有几分至1毛/瓦的价值提升。

yxw387问:eva颗粒明年的供需关系如何,明年胶膜会不会就是今年的硅料?

 204tian答:胶膜还是很充足的,扩产也容易。

孜然的米大侠问:隆基给人的感觉特别不像光伏这个野鸡乱飞的行业的原生品,就是一只凤凰掉进鸡窝里,每只鸡都不接受自己只是只鸡,还要和凤凰较劲,凤凰也不屑用嘴皮子和它们斗,等到时机成熟,一抖羽毛,真灵现身,鸡最后就会乖乖的只和鸡斗。。。正文: 隆基除硅料之外的行业一体化,目前感觉是好像每一环节的孤军作战,和不同的企业竞争,但其实他的战略是占领至高点电池转化技术标准,由上至下一统天下,请问是这种战略吗?

 加息首季答:

独孤斋主问:隆基什么时候和车企合作,搞个bipv车顶光伏一体化就牛逼了!把整个车外壳打造成微型电站。只要汽车露天停放就能随时给锂电池充电。请问隆基未来会有这方面布局吗?

 加息首季答:不可能,光伏的功率密度太低,多结电池也不可能成为车辆的主动力来源。

204tian答:车辆这点面积能发的电很少,成不了主流。

Tyrion233问:问一下两位大佬,隆基有没有可能引进战投类似于海螺 中石化这种富得流油的财主,海螺和中石化都有能力去切入硅料,都有大化工经验,隆基的多条路探索也需要钱,上次转债也不是很多。 

加息首季答:隆基是不可能引入战投了,高瓴捡到了最后一个便宜。和巨无霸合作项目是经常会发生的。巨型国有化工企业介入硅料的可能性很大,如果国内这些实在不争气只争利。毕竟硅料是30·60的基础原料,国家不会放任不管。

204tian答:有可能。但按现在各大硅料企业的扩产规划,明年硅料就不稀缺了。

西坦问:隆基目前的产能安排在云南有用到大规模水电,后期出于SOLAR FOR SOLAR这一宗旨,会否今后在生产中多有太阳能,把产能安排在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来减少其碳足迹。

加息首季答:这个李总和SABIC谈过,但他们实际是石油利益,短期内不会做。

204tian答:肯定会的,隆基已经在青海布局。青海有丰富的光伏资源和水力资源,是国内很好的SOLAR FOR SOLAR的地方。国外的话,中东沙特那边光伏度电成本能达到1毛以下,也是SOLAR FOR SOLAR非常合适的地方,隆基也有过布局。

早晚都会过去问:你估计这次会调整到什么价位 

加息首季答:还TM调整?那老子可就要怒了!

大宇砸:回复204tian:哈哈哈哈哈哈哈每次访谈前必大跌

204tian答: 瞎说,也有访谈后跌的

加息首季问:同志们,我先下线了,祝各位周末愉快,不畏浮云遮望眼,胜似闲庭信步

 204tian答:我也结束了

friday114问:想问下,双良节能,高景,三一的硅片进展? 

204tian答:双良已经招标了晶盛和连城的单晶炉,高景也已经开工,三一不清楚。

涉及股票:$隆基股份(SH601012)$

本场嘉宾: @加息首季  @204tian

访谈详情:网页链接

访谈PDF下载:网页链接

全部讨论

2021-06-04 22:32

请来加戏这样迎风臭大街的货色做专访,渣球严重拉低自己档次啊。

2021-06-05 11:05

这两个货嘴里,除了笼鸡,其他光伏企业都是垃圾。如果这真是隆基市值管理部的部署,那么笼鸡离死不远了。

隆基股份的股价已经透支了未来三年的价值了。这个股票的估值最多也就在50元上下。

2021-06-05 10:53

$中环股份(SZ002129)$
居然这么多公司不听母大V的话,推出210产品。
小心被喷子喷傻

2021-06-05 08:14

没看到啥,只看到满篇的情绪宣泄

非常敬业的鸡鸡代言人,最重要是因为非常了解鸡鸡所以看上去很专业。如果嬛嬛也有这样的合作代言人就好了@中环官方

$中环股份(SZ002129)$

2021-06-06 00:55

没有对整体光伏产业链做出前瞻性的探讨。以及产业链的市场整合和发展前景。通篇只是对某基的单纯吹嘘。严重缺乏对其他光伏企业的尊重。其公平性值得怀疑。

2021-06-04 23:13

好专业的访谈$隆基股份(SH601012)$

2021-06-06 11:10

按过去几年的经验看,展会有两种企业,一种是像隆基这样,展出新品后马上量产在一两年内主推;另一种纯粹是展出秀一秀,什么时候量产、量产能不能保证质量都是未知的。

2021-06-06 11:05

经国际权威(ISFH)认证的,商业化量产尺寸的,第三代主流电池的潜在竞争者N-TOPCon、P-TOPCon和HJT的世界纪录都已经被隆基囊括网页链接。即将10GW级量产第三代主流电池的也唯有隆基一家,请参见隆基此前的相关扩产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