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金融服务“协奏曲”唱好成渝发展“双城记”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2月18日,重庆市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作推进大会举行。这是继2023年后,重庆市再次将“新春第一会”聚焦于同一主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释放出举全市之力推动重庆市委“一号工程”的强烈信号。

作为全国首家万亿农商行、全国首家“A+H”股上市农商行、重庆本土最大的地方金融机构——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重庆农商行”)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重庆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及上级监管部门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工作安排,紧扣“两中心两高地”目标定位,切实发挥地方金融“主力军”作用,持续创新金融产品及服务,深入研究制定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为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注入源源金融“活水”。

深化党建引领 凝聚高质量发展强大动力

近年来,重庆农商行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坚持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矢志用“红色引擎”倾力推动自身实现转型发展,为金融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支撑。

坚持党建引领,强化公司治理。该行始终把党建工作作为全行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严格执行“四步工作法”,建立党委前置研究讨论事项清单,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坚持推动党建工作与公司治理的深度融合,将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实施党建工作与经营管理同部署、同考核、同推进、同落实,切实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确保自身改革发展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行。此外,该行实行党委班子成员与董事会、经营层班子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形成了“党委领导、董事会决策部署、监事会独立监督、高级管理层授权经营”的现代公司治理体系,有力推进了党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落细。

抓实基层组织,筑牢战斗堡垒。该行始终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放在重要位置,通过修订完善制度办法、注重党员教育引导、建立党建工作联系点等有力举措,切实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的战斗堡垒。该行修订完善党内谈心谈话等多个党建制度办法,抓好“红岩先锋·四强四好”党支部创建工作;从严落实组织生活制度,制定学习计划,按季下发党内学习参考,分层分类开展学习教育;各级党委班子成员分别建立党建工作联系点,深入开展“一支一品牌”培育创建,打造党建示范点60余个,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日益凸显。

发扬优良传统,服务社会民生。该行切实发扬“走千山万水、进千家万户”优良传统,深度贴近农村、下沉一线,倾情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民生,得到了广大基层群众的广泛好评;坚持党建和经营深度融合,围绕业务拓展营销等重点任务,开展“开门红”竞赛、党员亮身份活动等,评定先进基层党委、先进党支部,切实发挥了广大党员在服务群众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该行积极构建“党旗红+农商红”互通互促格局,推出“党建+金融”网格服务模式,推动基层组织下沉金融服务到一线,织密乡村“小网格”。截至目前,该行已在全辖划分1万多个服务网格,落实网格责任人近2800人。

发挥自身优势 服务成渝区域协同发展

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成渝两地发展擘画了美好蓝图、明确了方向指引,也为两地金融机构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作为重庆市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银行”,重庆农商行积极抢抓战略机遇,主动担当作为,切实发挥好自身优势,倾力支持成渝地区区域协同发展。

发挥“总部优势”,提升金融辐射效应。该行及时制定出台《支持和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实施方案》及任务清单,加大信贷、政策、渠道等资源倾斜,建立金融支持成渝重点合作项目库,紧密对接交通、环保等重点项目的资金需求,向成渝地区120余个重点项目及企业授信超过1200亿元。同时,该行充分发挥总部决策效率高、响应速度快、资质牌照多等优势,高效提供银行、投行、租赁、理财等多元金融服务,充分满足成渝地区群众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金融辐射能力持续增强。

发挥“合作优势”,提升金融集聚效应。为了支持川渝民生,该行联合中国银联推出首款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主题的特色贷记卡——川渝无界卡,专为往返川渝人士设计,并与四川地区金融机构开展权益合作,提供高铁购票优惠、高铁贵宾厅、消费便利等六重权益,助力川渝地区商旅和消费便利化。此外,该行还联合广西、贵州、甘肃等地区农信社,共同签署《多方业务合作协议》,在金融产品、服务渠道、金融科技和经营管理等多个方面开展深入合作,支持上述省份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打通中西部内陆与南部沿海、东南亚地区的物流贸易通道。同时,该行发挥自身股东结构多元、广受贝莱德等国际投资机构青睐等优势,积极吸引境外金融资源入驻成渝,助力共建西部金融中心。

发挥“综合优势”,提升金融品牌效应。近年来,重庆农商行已成功跻身全国首家万亿农商行,成为全国首家“A+H”股上市农商行、西部首家“A+H”股上市银行,也是重庆本土资产规模最大、存款余额第一、资金实力最强的地方金融机构,品牌形象持续提升。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12月,该行控股设立的渝农商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开业,成为中西部首家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2020年6月,该行全资设立的渝农商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开业,成为全国农商行及西部地方银行首家开业的理财子公司;2023年12月,由该行工会发起设立、西南地区第一家银行系金融科技公司——重庆渝银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开业,成为该行深度融入数字重庆建设,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助力重庆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科创中心及共建西部金融中心的又一重要阵地。

打造专属服务 助推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

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两中心两高地”目标的重要内容。而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是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有力载体。近年来,重庆农商行创设专门服务机构,优化完善专属服务机制,倾力打造专属产品体系,积极助力科创型企业成长壮大,全力支持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

创设专门服务机构,提升服务能力。该行结合自身实际,集聚优质资源成功打造科学城专属金融服务机构,推动设立科学城分行,高标准实施硬件、软件设施配备,选好配强业务服务团队,不断壮大西部(重庆)科学城金融服务主体力量。同时,该行积极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持续加大对西部(重庆)科学城辖内企业金融资源倾斜力度,致力为相关企业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推出专属服务机制,降低融资成本。该行建立科技创新贷款绿色通道,并落实尽职免责机制,持续提升综合化、专业化金融服务水平。同时,该行下调科技型企业贷款内部资金成本,实行差别化的优惠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尤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信贷、专精特新等符合政策导向的企业,加大贷款利率优惠力度,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截至目前,该行服务科技型企业贷款客户超过3300户,贷款余额超过570亿元、约占重庆市总量的12%;服务专精特新企业贷款客户超过1200户,约占重庆市总量的32%,贷款余额超过240亿元,有力推动了重庆市科技型企业发展壮大。

打造专属产品体系,拓宽融资渠道。该行集合券商、基金、律师事务所等战略合作机构资源为科技企业打造全周期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为客户创造更高价值;持续加强信贷产品创新,以满足科技企业在不同阶段差异化金融服务需求,陆续推出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两江新区科技成长贷、医药研发贷、专精特新贷、江渝上市贷等多款信贷产品。截至目前,该行累计发放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超过100亿元,约占重庆市总额50%;推广运用“房快贷”“票快贴”等线上金融产品,开发“自助续贷”“自助支用”等线上功能,推出无还本续贷、应急转贷资金等务实举措,切实满足了科学城内高新科技、智能制造、生物制药等重点产业发展的融资需求。

聚焦民生福祉 助力成渝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近年来,重庆农商行坚持以客户为中心,认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倾情服务社会民生,尤其注重在服务多元化上下功夫,以创新赋能金融服务模式迭代升级,积极助力成渝地区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抓实民生服务,践行国企责任。该行运用成渝地区跨省电子缴库功能,两地纳税人可通过该行柜台、企业网银进行银行端查询缴税,也可通过电子税务局签订三方委托缴税代扣协议进行实时扣税,减少了纳税人往返两地的时间,为纳税人缴纳四川地区税款提供了便利渠道。同时,该行大力推进成渝地区新市民金融服务,成功开通第三代社保卡“川渝通办”业务,重庆地区新市民可前往该行任意“就近办”网点,现场提交四川社保卡办卡申请,经参保地区审核后,卡片直接邮寄至新市民本人。此外,该行全资子公司——渝农商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发行多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专题理财产品,有效拓宽了双城建设融资渠道和居民财富投资通道,满足了成渝地区投资者多元化的投资需求。

践行绿色发展,倡导低碳环保。该行成功构建全集团绿色发展组织架构,在总行高级管理层下专设绿色金融委员会,在公司金融部成立二级部门——绿色金融部,专设绿色金融、文化、运营工作小组,保障全行绿色工作高效运行。同时,为了全面对接绿色企业,该行以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长江绿融通”绿色金融大数据综合服务系统为抓手,成功打通了企业融资难、银行获客难的信息交互渠道,提高了绿色金融供给与需求的适配性。此外,该行持续推进网点转型,倾力打造“绿色金融示范网点”,并以营业厅堂为主阵地,积极宣传绿色低碳生活以及绿色金融产品。截至2023年末,该行绿色贷款余额近620亿元,较年初净增超过130亿元、增幅27%,有力推动了重庆市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焦普惠金融,下沉金融服务。该行持续向农村及县域地区倾斜金融资源,下沉金融服务重心,加快建设普惠金融服务体系。目前,该行在重庆城乡搭建1750余个营业网点,实现了重庆38个行政区县全覆盖。其中,在农村及县域地区设立网点近1450个,上线2900余台自动柜员机,80%以上的网点、机具和人员布设在农村及县域地区。同时,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推动移动支付便民工程,优化助农贷款二维码申贷渠道,移动金融用户数突破1400万户,其中80%以上为县域客户,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获得率得到了全面提升。

坚持数字驱动 赋能金融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近年来,重庆农商行紧随数字化浪潮趋势,全力打造“数字农商行”,持续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及数字化中台能力建设,实现业务办理效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等多方面提档升级,有效提升了自研产品市场竞争力,为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了强劲的数字动能。

注重顶层设计,强化科技支撑。该行积极落实数字重庆“1361”整体框架布局,对标制定《数字化转型规划(2022—2025年)》,聚焦“数发展、智风控、慧网点、益经营”四大价值领域,明确了打造西部金融中心最具科技活力的“数字农商行”总目标,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推进全行数字化转型。同时,该行设立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第一家由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起的银行系金融科技公司——渝银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将为重庆农商行集团自身、地方政企、金融同业发展提供金融科技动力。此外,该行根据数字化转型需求,完成了行内组织架构变革,已经构建形成金融科技管理委员会、金融科技总部、金融科技公司“一会、一总部、一公司”的金融科技组织架构,不断夯实自建团队、自主研发、自有技术、自创产品的“四自模式”,涵盖科技建设、创新应用、风险监控的全生命周期保障体系。值得一提的是,该行放眼全球、深挖内潜,构建起“渠道+业务+数据+科技+合作”全面发展的人才梯队。截至目前,该行拥有全职科技人员近600人,占比超过全行员工总数近4%,形成覆盖金融能力版图、具备自主可控能力的人才梯队。

加快数字赋能,突出智能服务。该行持续强化金融科技转化能力,完成人脸、图像、语音、语义等金融智能技术,形成包括感知引擎、认知引擎、自动化在内的7大科技能力平台、21项标准化能力,每项能力支撑几十个业务场景应用。视频银行、方言银行、“一站式”便民缴费等5个项目成功被纳入国家金融科技赋能乡村示范项目建设工程。其中,方言银行实现了普通话、重庆话(方言)混用识别,支持方言智能导航、对话机器人、智能呼叫等九大类几十种应用场景,极大提升了农村地区客户金融服务获得感。同时,该行不断丰富数字化产品体系,数字产品已涵盖个人、小微、信用卡、“三农”、直销、公司业务等多种信贷服务场景,推出渝快贷、房快贷、票快贴、捷房贷、税快贷等14款数字化金融产品,涵盖信用、抵押、质押、贴现、分期等多种业务种类及信贷服务场景。

聚焦整村授信,提升融资效率。针对农村金融服务基础信息弱、有效担保少、管理难度大等“痛点”,依托监管机构打造的“长江渝融通”“金渝网”等综合金融服务平台,该行于2022年成功推出“乡村振兴数字金融服务平台”。该平台在既定的大数据模型和画像基础上,充分发挥覆盖重庆全市的机构网点和熟知乡情的信贷队伍优势,由客户经理通过移动工作设备进村逐户开展数字化信息采集,通过“线下信息采集+背靠背评议+数据风控模型”服务路径,实现对农户的主动批量授信,农户不需提交纸质资料、“足不出户”即可完成办贷所有环节和流程。截至目前,该行依托上述平台为超过118万户农户预授信近240亿元,并在重庆市7054个行政村社推进“整村授信”,大幅提升了农户贷款便捷度、获得感。

百尺竿头再蓄力,乘风破浪更扬帆。“下一步,重庆农商行将牢牢把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认真履行金融国企责任担当,不断巩固服务实体经济优势,进一步优化金融服务举措,矢志加强金融科技创新,持续提升金融辐射能力,为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服务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助力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贡献新的更大金融力量!”重庆农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谭以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