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前瞻美联储暂停加息后续影响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本报记者 刘慧 王小霞

美国当地时间6月14日晚,美联储公布6月FOMC决议,宣布维持5%—5.25%利率水平不变,符合市场预期,这也是自2022年3月美联储开启激进加息周期以来首次按下“暂停键”。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人士表示,美联储暂停加息是出于通胀下行较快、经济衰退预期和金融大幅收紧的综合考虑,对于中国接下来的货币政策,比如降息和降准,提供了政策空间。

市场解读为“鹰派暂停”

尽管6月FOMC决议是本轮加息周期以来的首次暂停,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透露“仍然开放再次加息的可能性”。美联储官员还把美国2023年经济增长预期从0.4%上调至1.0%。

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近期美国CPI增速回落,所以美联储6月议息会议决定维持利率不变。这是美联储在连续10次加息、加息速度和幅度创下1983年以来新高后,首次暂停加息。但目前美国联邦基金目标利率还是达到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高点,根据经济形势变化,未来美联储再次加息的概率偏大。

植信投资研究院秘书长邓志超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美联储暂停加息是出于通胀下行较快、经济衰退预期和金融大幅收紧三方面的综合考虑。市场认为,本次美联储只是“跳过”了加息,之后可能继续紧缩。至于后续实际是否继续加息,则要视未来一段时间的经济数据而定。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范若滢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美联储暂停加息是考虑通胀、经济、金融等多方面形势变化的结果。美联储暗示年内或还有两次加息,是考虑到核心通胀黏性依然较大,当前美国通胀水平仍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未来美联储仍将根据通胀、就业、经济、金融等形势变化而相机决策。预计在通胀水平回落至2%之前,美联储不会开启降息。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分析师白雪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美联储在季度经济预测中大幅上调2023年经济增长及核心通胀的预测,这表明在今年美国经济、就业普遍展现出强于预期的韧性下,美联储对于当下去通胀进程仍持有谨慎态度,认为依然需要额外的加息来巩固此前的紧缩效果。

景顺亚太区(日本除外)全球市场策略师赵耀庭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美联储年底前不太可能再加息50个基点。毕竟相关经济数据正在走弱,比如美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目前为负值,6月份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或将跌破4%。虽然通货膨胀率仍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区间,但美国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剔除住房)同比已降至4%以下。

赵耀庭认为,如果美联储今年再收紧两次货币政策,就会面临过度紧缩的风险,进而导致经济陷入衰退,这是所经历的最短时间内最大规模的紧缩。

为国内货币政策提供空间

对于美国7月是否重启加息,市场的观点不一。美联储此次暂停加息对全球市场和中国会有哪些影响?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美联储暂停加息本身符合预期,如果继续加息的话,利息就会上升,全球资金会往美国流动;如果美联储暂停加息,对其他国家是有好处的,这意味着对美元汇率升值的压力就减小,对全世界经济来说,相当于处在一个相对稳健或者宽松的状态,其他国家可以暂时“喘口气”。

对于中国而言,苏剑表示,意味着中国国内目前面临的人民币贬值压力能稍微减轻一些,实际上,对于中国接下来的货币政策,比如降息,就提供了政策空间。

赵耀庭认为,货币政策或将进一步放宽以使得政策制定者可以有的放矢地提振经济增长,中国人民银行加大宽松力度的条件已经成熟,预计将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以提振市场情绪。

招商宏观张静静团队则认为,美联储暂停加息后,美元将在波动中走弱,人民币汇率或在触及7.2-7.3后转向。加息减速的背后是经济即将放缓,伴随着经济信号转向,美元指数在波动中走弱的概率更高。这也是本轮人民币汇率贬值过程中,中国人民银行敢于降息的原因所在。随着美元持续走弱,人民币汇率的被动升值空间将被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