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部当“导游” 推介长江旅游资源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本报记者 李海楠

长江,这一中华文明的母亲河之一,如今依然凭借其包罗万象的自然文化资源滋养着大江沿线。

近日,为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落实“打造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部署安排,文化和旅游部推出10条长江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和《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精品线路路书》,为准备前往长江沿线共襄美景的游客当起了“导游”。

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个省市。

在线路设计思路上,文化和旅游部通过统筹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沿线地区文化和旅游资源,选取具有突出意义、重要影响、重大主题的节点,以“文化场景化、场景主题化、主题线路化”为思路,串点成线,连线成廊。

共设计包括长江文明溯源之旅、长江世界遗产之旅、长江安澜见证之旅、长江红色基因传承之旅、长江自然生态之旅、长江风景览胜之旅、长江乡村振兴之旅、长江非遗体验之旅、长江瑰丽地貌之旅、长江都市休闲之旅等10条长江主题旅游线路,旨在全面展示真实、立体、发展的长江,塑造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整体形象,提升国际知名度和全球竞争力。

“这样优质的线路推介一定会继续点燃下一个公众假期的文旅市场。”在四川某旅行社从业近10年的专职导游陈莉莉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游客更倾向于选择博物馆、国家公园等自然文化属性兼顾的旅游产品,尤其是以亲子游居多。”

以长江文明溯源之旅为例,该线路能让人领略从四川(四川博物院、三星堆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邛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横穿长江沿线诸博物馆、古迹、遗址公园,“沿江向东”直到上海(上海博物馆、上海崧泽遗址博物馆、广富林文化遗址等)。

正如推介理由上所言,“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线路以三星堆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博物馆和标志性文化遗址为载体,集中展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长江文明”。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打破地域思维,串联历史文化和自然遗迹设计文旅产品,是以国家战略眼光的高度,开放和挖掘文化旅游资源潜力的积极作为和尝试,对于各地积极形成自身的文旅IP和激发独特优势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专注打造更具特色的IP旅游产品和品牌,也成为近年来激发强大人流带动性的一大特征,直接吸引游客前往目的地旅游。”陈少峰认为,比如对于既拥有自然景观又拥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地区而言,跳出固有景区思维,开发出更多开放式的旅游场景和线路产品,注重挖掘文化价值和开发周边商品,包括实体商品和线上孪生景观。

“这在打开文旅创收思路的同时,也一定会吸引更多的旅游人次,为地方带来更大的文旅经济价值。”陈少峰说。

另据记者了解,此次文化和旅游部还精心设计了38条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精品线路,形成了《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精品线路路书》,涵盖行程规划、路况介绍、沿途特色景区、游玩锦囊等旅游信息,吸引旅游爱好者探索和发现长江文化和自然之美,打造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旅游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