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1

$科大讯飞(SZ002230)$

网页链接

科技如何赋能教育,助力创新人才培养?全国人大代表刘庆峰接受中国教育电视台专访

3月10日,中国教育电视台《两会会客厅》栏目围绕“科技赋能教育,探索创新人才培养”这一主题,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创新型人才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是什么?基础教育阶段怎样培养创新意识?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推进教育评价方式改革?推动教育公平如何借助科技的力量?来听听刘庆峰代表怎么说。

创新型人才

是构建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要素

谈及创新型人才培养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刘庆峰认为,创新的行动最终要由创新型人才去完成,创新型人才是构建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要素。一方面,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这体现在企业的创新人才如何把科研成果推到国民经济主战场,形成在产业链中的比较优势,为未来老百姓的生活、为国家经济作出贡献。另一方面,也应注重创新中的基础性研究,正如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要制定未来10年的基础研究路线,要在创新过程中给基础研究人才更多自主权。

从教育角度来看,“十四五”期间怎样深化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刘庆峰提出建议。第一,高等教育应宽基础、重实践。第二,应注重培养思辨能力。创新人才应能够提出问题,不会提问题,只会简单学习是不够的。不光是高校,基础教育阶段就应开始培养综合素质,引导学生不仅在学业能力上有很好的表现,还能在人生长考中取得成功。第三,应建立面向数字经济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才培养体系。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建设数字中国。“未来,越来越多看似复杂的脑力劳动,人工智能都可以做得跟人一样,甚至比人还好。而人类将把优势放在具有创造力、想象力和灵感方面,所以怎样在人机耦合的模式下发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需要特别关注的地方。”

培养创造力

基础教育阶段应“五育并举”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创新意识的培养,刘庆峰认为,“五育并举”是创造力解放的重要一条。中小学阶段学习兴趣至关重要,但由于课业负担重,孩子们少有时间去发挥天性,很难实现“五育并举”。人工智能技术在知识图谱和认知智能上的突破,可精准分析每个孩子的知识掌握情况,为孩子提供个性化作业,避免无效重复练习,为因材施教、减负增效找到有效途径。省出时间去践行“五育并举”,呼应了长期创造力培养的需求。科大讯飞目前正大规模地与试点学校合作探索,以人工智能助力师生减负,其中包括中国百强校中的80多所学校,在安徽蚌埠、山东青岛、山西长治等地,应用成效也正在规模显现。“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和安徽省蚌埠市这两个智慧教育示范区,把人工智能技术和教学管理、教研内容资源以及激励体系拉通,老师和学生都受益于科技赋能。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我们看到了一条全新的可触达的道路,未来,人工智能会起到非常大的助推作用。”

加快推进教育评价方式改革

人工智能大有可为

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新的教育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手段去实现。刘庆峰表示,第一,不同于传统评价模式,人工智能技术令教与学的过程化数据采集成为可能。以过程数据进行评价,将更科学更规范。评价需要注重“五育并举”,怎样把多维评价纳入评价机制?比如德育、体育以及创造力发展,用什么方式去记录、评价?如果没有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育评价方式改革对于教师、家长和社会而言,将是投入大量精力、时间的过程。第二,收集过程数据后,人工智能技术能够用更合理的模型更好地展示。第三,在新高考下,让孩子们去选适合自己能力特长与未来发展的学科,不再是盲目跟着感觉走。孩子在哪些学科中有差异化优势,适合长期发展,过程性数据能够给出更科学合理的建议。第四,传统评价手段以纸笔测试为主,相对单一,而孩子的团队精神、自信心往往需通过表达沟通培养。人工智能助力评价方式改革,既可以实现过程中的科学评价,又能实现过程中的陪伴式训练。“希望将来每个孩子的成长,都能有人工智能的伙伴,每个老师都能有人工智能的助手,帮助实现‘五育并举’和人的综合发展,这样的伙伴和教师助手将推动教育评价面向未来。”

以人工智能

助力促进教育公平

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同样关系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刘庆峰表示,促进教育公平,人工智能的助力作用也是全面、系统的。在城乡之间,人工智能进一步提升双师课堂的效率,让乡村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在同一间教室里,人工智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每个孩子得到平等关注,孩子的学习兴趣得到大幅提升。在相对更弱势的群体中,通过人工智能,营造出越来越公平的教育环境。用语音合成技术,让盲人孩子“听”得见文字,用语音识别技术,让聋人孩子“看”得见声音,继而提升特殊课堂的效率。促进社会公平的进程中,投入更少的社会资源去实现更兼顾全局的目标,未来,人工智能将创造更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