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24喜欢:1
原帖已被作者删除

全部讨论

02-25 15:03

猜猜这个减值,后续会不会像獐子岛的海参,又跑回来了?30亿的合同,多少利润要雪藏到24年体现。

哦!说了这么多年的 ,计算机按了这么多年 都是这几句话,业绩就是不赚钱

周一就能看出你说的话是真的还是假的

02-25 14:37

看22号的走势,明显是有资金介入的,但是因为没有确切消息就是华录集团牵头搞的,加上之前拉权重创业板带来的获利盘,被打压很正常,23号按理说应该要跌了,得益于大盘托而不举,有资金在吸筹。任谁也没想到,23号闭市了,董秘一口气回复了,实锤了。为啥不盘中回复,就是怕被监管说左右股价,盘后回复,理所当然。为啥回复?这会拉升股价就是政治正确。这种大盘股,是维稳核心,监管绝对不会政治错误,既然新华社、人民日报还有其他官媒都第一时间发表,那么,各路资金周一一定会有表现,不是人家不清楚,你散户想跟大资金玩通道,差的远!都被人家安排的明明白白了,这是什么,这就是认知,托举到600-700亿,就再看企业能不能再烧一把火,如果华录集团后续获得资金支持,开展一系列股权运作,例如国家大基金入局,那么到1200亿市值也未可知。什么是资本的力量,这就是资本的力量,这么明确的产业进步,任谁不眼红!市场还能找到第二家如易华录这么核心的概念吗?最后眼热的,买不到的,就去寻光盘生产上游材料端,寻设备端,寻合作端,挖地三尺,猫狗升天!

02-25 13:50

举一个特别通俗的产品,在新能源车中控没有普及之前,汽车多半是用CD机,以前大众8盘CD机就是标配,这个设备如果改一下,改到家用或者企业级数据库,只需要一个光驱就行了,这种降维打击,哪家NAS企业还会用磁盘?大众8盘CD机多少年前的产品了,需要多少技术含量?核心不还是光驱和光碟本身。氦气盘的技术,是不是也可以用到光盘自身,用来满足洁净化要求?以前一部大哥大,几个人用的起,线下人手一部智能手机,这就是产业化的力量。

02-25 14:22

去年六部委明确把光存储作为先进存储来提,是六部委不清楚自己做啥了?国家今年提大规模设备更新换代,指什么了?指的就是机器人和数据中心,如果后期超级光盘商业化,国家来个鼓励政策,例如政企单位配置数据灾难备份,给予财政补贴各位又该当什么解读?况且企业都是趋利的,这么明显的成本优势,拿脚趾头算都能算清楚,各位再去网上找找看,看看公安、司法、银行这种核心单位,要不要安全的冷数据方案!联通呢?联通配置了1600PB的蓝光存储设备 ,用的谁的?易华录36套!看看年报好不好,看看23年易华录光电磁一体化存储业务量增长多少倍,以前业务量不大,不重视可以,现在这么大的风口,倒是学小娘子半推半就,嫌这嫌那了,我呸。嫌减值了,嫌没有类比企业,没有这个板块,形成不了合力了。你也不瞧瞧,如果玩的人多了,易华录能吃多少利润,现在人家可能全球独一份,你倒理解为形单影只了!实际上就是,华录集团掌握了全国70%光碟产能,全球光存储技术领先,其他小猫都是100GB左右的盘,压根做不了数据中心冷备份,易华录掌握全国100%数据中心蓝光备份份额,这就是我23号开盘买入的逻辑,我就是赌,这个超级光盘华录集团牵头搞的,结果也是,我赌对了。

02-25 12:39

再有,不要低估国家意志,不是荐股,2月8号血洗空头是一个,国家发展自主可控的新一代存储也是一个。华录集团并入中电科,前期易华录布局数据湖,现在又终止,又是一个,如果超级光盘后期产业化,现有数据湖够用了,后面响应号召,大规模更换新一代设备即可,再建,面临资产大幅减值风险,这次减值也是风险释放,要有这个认知!并入中电科,中电科的数据并表业务大概率要交给易华录,内部定位已经很清楚了,得益于光电磁融合存储技术,实际上已经挖了很深很宽的护城河了,更别说冠以唯一一词。英伟达之所以伟大,在于其他企业没一个能打,无人撼动未来的地位,堪比苹果。那既然定位清晰,地位无法撼动,就务必要高度重视易华录现在的低位低价,与其去赌哪家独角兽企业借壳,不如现在就买确定性极强的独角兽。前两年比亚迪和宁王历历在目,非要等国家政策进一步明确吗?到时候易华录已然悄悄翻了三番,买股,记得永远买在无人问津时。

02-25 14:00

我不是说我买了这只股,就得吹,你吹,要有理论基础,我大可以闷声发财,英伟达,比亚迪,早期吹得人多吗?不多吧?比亚迪甚至在巴菲特入股之前,差点破产,为啥人家巴菲特就那么有眼光?其实核心就在于,两者都是行业翘楚,不可替代。时代造就伟大的企业,至于你能不能识别,就真看个人造化,也许后10年,还会有一批人,后悔不已,早生几年,互联网大发展时代买腾讯,新能源时代买比亚迪特斯拉,AI时代买英伟达。我就送这些人一句话,格局决定命运,你,没那个命,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线下易华录亏损减值,好些人还寻思会不会ST,这跟当年笑话比亚迪有啥区别呢!去玩你的克来机电吧!你们也就这种认知了,高位站岗,无限风凉,易华录,就交给我来守吧。

02-25 13:39

产业化类比光伏和锂电池,前期全产业链可能就那么几家玩,等后面应用场景扩大了,会有一批企业根据超级光盘开发出不同应用的设备,但是凡事要抓核心,玩的企业多了,对易华录这个核心代理,永远是好事。光伏前期起不来,就是因为各项成本都很高,没有国家补贴,很难打开市场,只有下游需求扩大了,小伙伴变多了,才能最大受益。这才是产业化,而不是说,超级光盘现在生产不出来,还有,既然产业化,一定形成高中低产品错配,数据中心和企业级用高端产品,保证数据可靠性,而家用,就没那么高的要求,一张碟,20TB容量够够的,如果一张碟卖500块,给你一个8T固态+8盘160TB容量和8个20TB磁盘方案选择,估算现在的磁盘售价,你选谁?玩影音库的玩家哪个不是手里十几个二手硬盘做冷备份,更别说光碟占地小,储存方便,但凡是个企业,谁不需要保存长期数据,银行不需要?还是政务单位不需要?那么多的纸质数据要不要变成电子数据保存?AI训练用到的数据,需要再改吗?不需要吧?都是前期的冷数据,以后大模型调用的数据堪比海量,靠磁盘存?我说这么多,稍微带点脑子的,就知道后面怎么看易华录本身的超级存储估值了。

02-25 13:23

光碟成本与磁盘不同,不是简单的一加一,肯定要比磁盘低,单20TB的光碟,一定会比20TB的磁盘低不少,大概率20TB企业级要4000,光盘只需要1000-2000,叠加后期维护更换及能耗成本,傻子都会算的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