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喜欢:4
《投资中最简单的事》 邱国鹭 转载
   每个投资人都有自己的能力边界和局限性,但是只要认识到了局限性的存在,反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它的制约。我对自己的局限性是这样认识的:我更擅长于总结过去的规律性的东西,但不擅长于预测未来的突破和演变;我更擅长于在变化中寻找不变,但不擅长于从不变中寻找变化。意识到这种局限性的存在,我就尽力去寻找一些历史上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简单法则、简单工具,然后长期地坚持。

   比如,我把选股的要素简化为估值、品质和时机,并且淡化时机的必要性(不是因为不重要,而是因为难把握),于是选股的复杂问题就变成了寻找“便宜的好公司”的相对简单的问题。然后,针对不同的行业特性,利用波特五力、杜邦分析、估值分析等简单工具,去弄清这个行业里决定竞争胜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什么样的公司算“好公司”、什么样的价格是“便宜”。例如,对于餐饮业,回头客多、翻台率高、坪效高的就是“好公司”,对于连锁零售业,同店增长高、开店速度快、应收帐款低的就是“好公司”,对于制造业,规模大、成本低、存货少的就是“好公司”。

   另外,我会努力奉行一些简单的原则,例如:

   第一,便宜才是硬道理。即使是普通公司,只要足够便宜,也会有丰厚的回报。A股市场鱼龙混杂,要发现“价格合理的伟大公司”,其难度远远超过寻找“价格低估的普通公司”。

   第二,定价权是核心竞争力。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有两个标准:一是公司做的事情自己可以不断复制,比如麦当劳和星巴克,几十年来可以不断地跨区域开新店,在全世界成功复制;二是公司所做的事情别人不可能复制,具备独占资源、品牌美誉度、专利、技术、寡头垄断地位、牌照准入限制等特征,最终体现为企业的定价权。

   第三,胜而后求战,不要战而后求胜。百舸争流的行业,增长再快也难找投资标的,不妨等待行业“内战”结束后赢家产生后再做投资。许多人担心在胜负已分的行业中买赢家会太迟,其实,腾讯、百度、格力、茅台等在十年前就已经是各自行业里的赢家了,但是十年来的涨幅依然惊人。

   第四,人弃我取,逆向投资。不论是巴菲特、索罗斯,还是邓普顿、卡尔•伊坎,投资上的集大成者大多数都具有超强的逆向思维能力。A股的情绪波动容易走极端,任何的概念和主题,无论真假,只要够新够炫,都能在短期内炒翻天,但爆炒之后不可避免的是暴跌,因此对于象我这般手脚不快的人来说,“人多的地方不去”更是至理名言。

   以上这些都是很简单的法则和工具,所以不可能“总是对”、也不一定“马上对”,但是这些法则和工具都是经过许多成功投资人长期验证的、触及投资本质的、规律性的东西。这些规律性的东西看起来是投资中最简单的事,却也是投资中最本质的东西,并不会因为时空的不同而有大的差异--虽然每隔几年就会有一段时间,市场的狂热让人觉得“这次不同了”。15年来,我亲身经历过两次市场对价值投资的广泛质疑,一次是在1999年纳斯达克泡沫的顶峰,另一次是2013年A股的创业板热潮。虽然两次相隔了14年,但是其中的相似之处是如此之多,令人不得不感叹人性的亘久不变。虽然科学技术的进步的确是日新月异,但是人性中不变的贪婪和恐惧,总能让那些认为“这次不同了”的观点,随着时间的推移被证明只是对历史的健忘罢了。$上证指数(SH000001)$

全部讨论

2014-12-25 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