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底恒大!李嘉诚的“三个一”商业智慧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7月28日,有市场消息称,李嘉诚家族旗下长实集团(01113.HK)欲购入中国恒大(03333.HK)香港总部大楼。

虽然从曾经稳坐第一把交椅的华人首富,慢慢成为了华人首富,但李超人的商业智慧在整个华人世界中,绝对依然是必须仰望的“扫地僧”。

当福布斯华人排行榜上的名字城头变幻大王旗,李嘉诚依然稳健的运作着自己的万亿资产,让庞大的商业帝国持续前行。

而今,当曾经的许首富依旧为恒大的债务问题而麻烦不断,李嘉诚趁势抄底的动作,无疑再次显示出投资超人商业智慧的高明之处。

1.不赚最后一个铜板

李嘉诚曾说,自己不赚最后一个铜板,意思就是不贪,赚有把握的钱,在必要的时刻懂得落袋为安。

从2011年开始,李嘉诚旗下的公司就在不断抛售内地资产了,尤其是房地产,先后多次出售了位于大陆的多个房地产项目,据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在最近10年时间里,李嘉诚累计抛售的亚洲资产高达2700亿港元,换算成人民币的话,大约是2500亿元。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国内地产依然处于突飞猛进的大跃进中,许多地产企业疯狂拿地造楼王,地产老板的身家更是水涨船高,成为各种富豪榜、排行榜的常客。

然而,随着内外因素作用下,地产周期急转直下,眼看起高楼眼看宴宾客的许多企业,因此此前的激进而瞬间塌楼,早已套现手握大把现金的李超人却在这轮调整中,成为了少数可以笑看风云的人。

2.不死守在一个篮子

在生意场上,李嘉诚奉行的是“不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多准备一个放鸡蛋的篮子”的经营理念。在众多领域中,李家主要涉足于房地产、基建、能源、服务等,在全球数十个国家都有业务存在,光是香港的上市公司,市值就达到了万亿港元。

前些年,与国内动作不断卖卖卖相反,李嘉诚在欧美等地区,则是一直买买买,涉及地产、水利、电力、通信、天然气等项目。

尽管许多行业的投资被人称为保守,但这种“东边不亮西边亮”彼此兼顾的经营策略,也成为李嘉诚多年来能够在商场稳居不败之地的重要法宝。

3.不在意一时之毁誉

生意场上的过招,名利场上的声望,一时的起落只是热闹,许多事往往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看到真正的胜负。

2015年一篇名为《别让李嘉诚跑了》的文章引爆舆论,批评李卖掉国内楼宇、实业等资产,撤离中国,进军欧洲的行为,让李成为不少国人的众矢之的。而此后,中国楼市进一步疯长,又让不少人嘲笑李超人在急于撤退的“短视”,导致自己踏空市场行情。

对此,李嘉诚并无过多回应。当楼市狂潮褪去,众多裸泳者露出原形,而李嘉诚旗下产业一面开始挂牌出售欧美资产,一面试探抄底国内地产物业,起闪腾挪间,李嘉诚早已用行动回击了众多嘲讽和质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