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林园炒股系列”的思考——寻找确定性的行业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2回复:2喜欢:4

最近这两天读了《林园炒股秘籍》和《复合增长》这两本书。书里的内容坦白来说有一些杂糅,案例和内容两本差别不大,《复合增长》更规整一些。但是书中反复提到的的“成瘾性”和“确定性”让我颇有体会并深感认同。所以结合自己“未来重点赛道和方向”这一篇文章,在对“成瘾性”和“确定性”的自我理解的基础上总结一下新的方向。未来会基于此购买股票,并且专心研究个股的综合情况。

第一,医药、医疗器械与医疗服务

三大病药企(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医疗服务(大型三甲医院、专科医院、康复医院、体检中心)、医美(整容、玻尿酸、皮肤的保养)、基因诊断与治疗、保健品、医疗器械(家用医疗器械)、创新药企、医疗数据化(远程门诊、诊断信息化、医院信息化)、养老机构、中医药与养生。

在书中林园说过自己的警言:“我对大多数行业都悲观,乐观地只看到医疗行业,大多数行业特别是竞争行业,都是悲观的。”

这一行业是随着生活改善、消费升级与人口老龄化,老百姓有了余钱又被动又主动的开始追求健康了。一方面是对于疾病的重视,愿意选择就医并且规范用药,且老龄化加剧的同时,慢性病人口也同步激增。另一方面,是对健康与品质生活的追求,现在一些稍微富裕的老年人,不爱手机、不爱美食,就爱保健品和补品。另外林园对“三大病”尤其看好,并坦白的告诉投资者如果不想麻烦的选股并且愿意相信他,就投这“三大病”(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药企,绝对错不了。

对于三大病,我之前有个疑问,就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医药技术的发展,在未来五到十年以后,这些慢性病会不会可逆转,从而不具备成瘾性的特点。后来我自己查阅资料了解到,这些病被彻底治愈的可能性很低,小部分可以治愈的是这些病的小类别,占的比重不大。目前查阅的资料来看,这些病的进展集中在“更安全”、“长效药”、“更有效”、“副作用低”这些方向上。所以中短期来讲并不用担心治愈性,当然我更期望这些慢性疾病可以治愈。而且不管怎么样,想要治疗或者治愈肯定需要花费一定经济成本的。

另外我认为“骨、眼、牙”相关概念也值得关注。

对于最近一些股民认为国家宏观政策太强势,一会儿限制教育,一会儿又是点名白酒医药的,中国股市lj没法赚钱了。对此看法,我不认同!其他行业还有大是大非就不在这里说了。就医药而言,医药集采短期来看对药企利空,没啥钱可赚了,甚至有股民大言不惭的反对,各种发泄与不满。其实我国药企大多数都是做仿制药的,没太大技术含量,但是血赚,又加上喝酒吃药行情的吹捧,可谓是牛鬼蛇神,妖风阵阵。医药集采,在我看来利国利民。而且从长期来看,可以说是间接性帮我们排雷了。因为集采追求的是价格和品质,往往被集采的这些企业科研能力和综合实力,具有一定的优势,在以后企业的发展中更容易脱颖而出,可以说是加快了医药行业的淘汰。同时也促进药企加强创新药的研制与开发,大家不要忘了,一些疾病的药物疗法已经多久没有更新了?如果不逼他们一逼,怎么能会当凌绝顶呢?国家对药企只是画了一个线,并不是盖上了一块铁板。线的两侧,一面是公民的基本保障与政府的承受能力,一面是高效创新药的自我选择。

第二,成瘾性产品

我对成瘾性产品的概括为:具有多次反复性消费的特点。如果反复性的周期越短、不可替代性越强、利润率越高,越优质!(例如贵州茅台

第三,消费产品

消费产品我把他分为三大类:成瘾性消费、必选消费、不必选消费

必选消费与不必选消费如果形成依赖并具有多次反复消费的特点,就是成瘾性消费,同时所消费的产品成为“成瘾性产品”。消费产品具有品牌效应,品牌效应越大,相对来说盈利能力越强。

第四,投资未来 

中长期来看,具有一定颠覆性的企业,或者在政策上具有确定性、社会需求上具有确定性。

$$$@$中短期未体现其价值与社会必需性,但会在某个节点爆发!(爆发也分为持续性爆发和短期性爆发)。或者存在一定的低估,但中后期必须有反转逻辑!

最后一种可能是,虽然中长期逻辑不清晰,但是短期存在一定的错杀,或者低估,而且曾经是优质资产,这类股票在实在没有投资标的情况下,或者自己有充足的逻辑下可以少量持有。

$贵州茅台(SH600519)$ $国际医学(SZ000516)$ $广誉远(SH600771)$

点个关注给个赞👍让我有更新的动力,也可以多发评论交流。

全部讨论

2021-08-06 10:54

学习了,多谢解读!

2021-08-07 08:01

林园还是厉害,都是最干的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