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凌鹏的《过去十年投资心得》

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3喜欢:8

互联网时代每天都能被动接收到很多文章和信息,这些信息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看过、哈哈一笑、很快也就忘了;第二种是看的时候觉得不错,过后回想起来还有再看看的冲动。这篇文章属于第二种,是曹山石公众号上的文章,作者凌鹏也算是投资界一个比较厉害的人物。

自己非专业人士,只是爱好者,大部头的专业书籍看不懂也没兴趣看,只能通过看看这种牛人的总结来吸取点有益的东西。我一般会对感兴趣的文章多读几遍,然后把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写下来,最后再汇总成1-2句话便于记忆和检索。

下边开始装X,实在没兴趣就看看红色字体部分,再懒一点就看看最后那个一句话的总结。

1、凌鹏是谁?

原申万证券策略研究部总监、首席分析师,2012年击败程定华的安信证券, 摘到了当年的行业第一,然后急流勇退,去了买方。能在汇集了众多顶级人才的行业里边摘得第一名,牛的无可争议。

这篇文章这篇文章专业性很强、知识量很大,能看懂的不足20% 。

2、Show Time和垃圾时间

通俗理解:show time肯定就是最刺激、最炫、最让人心跳的时刻,在股市中对应的是天天涨停(大牛市)、千股跌停(大熊市)的时候;

但为了这个时刻要准备好久,准备的时间就是垃圾时间,对应到股市中就是漫长而让人失去耐心的震荡市。

3、什么是股票市场的卖方or买方?

卖方是研究机构,负责制定买股策略、颉写行业和个股的分析报告;

买方是持币机构,购买分析报告,来进行仓位配置;一句话就是买方干是投资,大家熟知的巴菲特索罗斯对应的就是买方。

4、什么是牛市、熊市、震荡市?

单边牛市:重仓做多,每次下跌都是买入机会;选股追求想象力空间大的个股;

单边熊市:空仓等待,每次上涨都是卖出机会;选股追求安全边际高;

震荡模式:最重要的是精选个股(酒/药/重组等熊市玩法)

个人感悟:花荣对各市场阶段操作方法有更经典的总结;单边熊市时一切个股都不安全,基金公司有仓位底线,所以必须选择个股买入;而散户没有这个要求,最好就是空仓;(陈宇曾说过散户在熊市必须空仓)

5、什么是上游,中游、下游?

上游(原料):煤炭有色

中游(加工品):钢铁、水泥、电力、化工、交运、金融银行、农林牧渔

下游(二次加工品):消费品。

必需消费品: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商业贸易、服装、餐饮类似;

可选消费品:地产开发、乘用车、家用电器、旅游和航空;

上游关注价格、中游关注量价和毛利、下游把握需求;

个人感悟:这是纯知识点,有利于理清股市整体框架

6、关于板块轮动

可选消费品牛市中超配,熊市中低配;

必需消费品牛市中低配,熊市中超配;

这能解释为什么2014.6-2015.6大牛市中白酒板块涨幅慢,而2015.6-2016.6熊市中点位腰斩而白酒板块创新高;

煤飞色舞往往发生在流动性改善、经济复苏尚存争议之时;

电子、信息在市场乱炒的时候特别突出;

农林牧渔、高端消费在通胀上行中特别受益;

化工品在过热中疯狂;

钢铁股是最后的涅槃;

个人感悟:掌握好板块轮动并不容易,尤其是国内牛短熊长的背景下,但是这是个人财富增加的必由之路。

7、他经历的股市总结

2003年之前, A股“庄股横行”,几乎到了“无股不庄”的阶段;

2003年-2005年,价值投资崛起,公募基金做为机构投资者登上历史舞台

2005年-2011年,是宏观驱动的年代,当时,所有的研究员都是宏观策略研究员,聚焦经济波动和投资时钟

2012年,似乎重回2004,是选股的时代,除了最后一个月,市场全年整体波动不大,但出现一批不断走高的牛股

2013年-2016年,是非典型牛市,互联网化导致产业基础变更,银行理财大类配置、杠杆使用,导致资金来源剧烈波动,改革预期引发市场躁动

趋势的形成在2012.12—2013.4,2012年12月,“三根阳线”改变理念,周期搭台,成长唱戏,创业板牛市就此启动;

趋势的强化在2013.4—2014.2,创业板权重股大涨,但上证和中小盘涨幅不大;

趋势的扩散在2014.3—2014.12,全年创业板基本不动,十月之前,中小盘暴涨,消灭低市值;十月之后,主板暴涨,消灭低估值;

趋势的爆发在2015.1—2015.6,创业板迎来修正后的最猛烈一波上涨

趋势的逆转在2015.6—至今。从全球历史看,大牛市以后必然伴随大熊市,大势比较简单,不容易改变,但往往被人忽视

个人感悟:从庄股、到价值投资、再到各种题材,股市每隔几年就换一种玩法,必须学习。

8、趋势为王

1995—2000年美国纳斯达克大牛市,不同的投资者采取了不同的方法,最终的结果都不一样:巴菲特旁观态度 结果错过;米勒顺应趋势 大幅盈利;罗伯逊 对抗趋势,结果破产;

趋势面前,不要轻易上下车,牛市的后面会加速,泡沫化,时间更短,幅度更大,不能在当年上证3800和创业板2500的时候卖出。

趋势如何变坏,警惕第一根大阴线。第二根大阴线一定要离场;

个人感悟:自己写过一篇专门的公众号《理解趋势的力量》,趋势最大,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9、凌鹏个人操盘总结:

2014.1.8—2015.2.10,任职东吴进取策略基金经理期间,收益为18.9%,市场排名为89/128。

1.2—2.25:错过“春季躁动”,春季躁动,延续2013年的风格,创业板大涨,但抱了一堆的“白马价值”;

2.26—7.24:奋力追赶,把握住结构性机会,海西、畜禽等概念股逆势上涨;

7.25—11.14:偏执于固有框架,背离了“证伪”的框架,偏执于经济基本面和信贷等数据,在市场蓄势上涨的阶段,保持低仓位;

11.15—2.10:过早放弃,未能把握住最后两个月的行情。最后两个月“风格切换”,全年的行业涨跌幅排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负责绝对收益产品睿众15号,凌鹏得以修正过去一年的错误。

2015.8.15—2016.5.23: 睿众15号, -8.1%,跑赢同期上证和创业板指数21%和16%。

8.15—9.2:出于汇率问题的敏感,在产品成立之初,没有仓促建仓,完全躲过股灾2.0,一开始就建立了巨大的相对优势。

9.3—9.30:磨底过程消耗太大。股灾2.0之后,预判创业板会有一波巨大的反弹,开始布局参与,但指数横盘窄幅波动了33个交易日,由于机械的止损,净值损耗了近5%。

10.8—12.30:抓住反弹,但仓位过低。创业板果然出现大幅反弹,但由于之前损耗过大,无法大幅提高仓位,所以只能用30%左右的仓位参与,抓住了前面的BETA和后面的ALPHA,但净值只涨了 10%左右。

1.4—5.23:逃离火场,却又返回。12月28日发现不对劲,将仓位从90%降到5%,成功躲过年初的两次熔断;1/8赌熔断取消,在两次熔断后加仓30%强势股,后续一周强势股补跌,损失惨重。

个人感悟:再牛的人也会有栽跟头的时候,关键是要及时止损,不要赌上身家性命,而且要经常总结反思经验教训。

10、如何对待大势、中势、短势?

也就是长线、中线、短线.

大势也就是以年为单位,不要错过大势(抓住牛市、躲过熊市)

中势以月为单位,对于级别较大的中期逆势行情,尽量抓住;

短势以天为单位,根据个人能力判断,抓不住也无所谓,不能因小失大;

个人感悟:这个是心态的修炼,想抓住每次机会的人往往损失最惨重。

11、他自己总结的十条军规

用系统代替随意;(相信细水长流,不要相信毕其功于一役;)

不要什么钱都赚;

大熊市中再完美的做多战术也没用;

关键点的决策一定要判断对(关键点就是趋势的起点);

顺大势、逆小势;

不要轻易逃顶抄底(大部分的提前操作都是错误的);

不要因为错过20%,而坚持不上车最终错失200%;寻找替代品是错误的;

耐心等待,不要仓促出手;

多赚预期的钱,少赚兑现的钱;(说白了就是见光死)

个人感悟:上述说法里边没有新鲜的说法,无非就是趋势为王、仓位控制等老说法,这就像是武林高手可能招数不一致,但是提升内功的方法基本是相通的。

最后一句话总结:建立自己的操作系统,趋势为王。这些话都被说烂了,就像谁都知道要成为武林高手必须练好内功和招式一样,但怎么做才是关键。

全部讨论

2020-02-04 22:11

谢谢分享

2020-02-03 21:43

认真读完了,写的很实际

2020-02-03 21:32

能发来看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