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纪要】欣旺达H1业绩说明会议纪要

发布于: 雪球转发:4回复:6喜欢:13

【更多纪要关注:赛道掘金】

要点总结

事件:23年7月14日,欣旺达公告拟将其控股子公司“欣旺达动力”分拆至“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使用第三套标准。公司2022年末合并报表中按权益享有的欣旺达动力净资产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的比重为28.92%,未超过30%。

#融资规模区间10-15%:目前还没有完全敲定,普通上市要融25%,但我们珍惜控股权,区间在10-15%,最低10%的融资比例,估值要发行阶段才明确。

#突出主业,增强独立性。欣旺达动力尚处于投入阶段连续多年净利润为负,2020-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7.07、-10.53、-10.94亿元。在扣除按权益享有的欣旺达动力的净利润后,欣旺达的净利润会达到分别15.09、18.53、16.11亿元,更好体现欣旺达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细分来看,锂威的电芯对应ATL的销售规模,现在是它的10%,从50亿看到未来300亿;18650电芯到26年有400-500亿需求,公司占到30%即约百亿的规模;产品的BMS工艺带动了国内高端产品的规模,未来也有40-50亿;储能系统做运营,包括给工厂做零碳。

#给予动力业务合理估值。23年来看,动力营收乐观400亿,中性300亿,悲观200亿,市销率对应市值730亿,公司占35%,上市公司加权可得200亿,所以上市公司至少有500亿的市值,而这部分并没有在市值中体现。公司储能业务分为电芯和系统,其中电芯和动力类似,放在动力板块;而储能系统将来会做成运营维护放在上市公司,下半年可能会有几GWh的零碳园区建设。

本次分拆有利于资本市场对公司不同业务进行合理估值,使公司优质资产价值得以在资本市场充分体现,从而提高公司整体市值。

公司介绍

本次的电话会核心的是今天下午的公告。核心的点在于启动了欣旺达动力电池分拆工作,这件事是符合市场预期的,公司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公告。接下来跟大家简单介绍分拆的情况。

分拆符合相关要求,上市公司已满三年,三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近三年上市公司扣除分拆子公司的营业利润不低于6亿。在第一次披露的表中,扣除核心报表里面按权益比例的动力电池的影响之后,非动力板块也就是消费电池的净利润收入情况为20年 15个亿、21年18个亿、22年16个亿,最近三年合计有38个亿。接下来就是动力板块的亏损,达到净资产的28.92%小于30%。也符合其他一些合规性的条件。在上市公司中,除了两个王总持有4.02%股份以外,其他高管和董事都不持有股份。

同时,上市公司不涉及存在不得分开的情况。整个分拆的情况大概是这样。分拆之后动力电池的董事长、总经理由王明旺总担任,从分拆以来一心负责动力电池方向,王威董事长负责总公司。

接下来是一个时间表,时间表写的是8.8号股东大会上会对相关议案的审议,股东大会通过后会尽快向证监局申请备案,之后会申请圳交所的创业板上市,由于前几年都在亏损,所以会选第三套准则进行上市申报。

结合行业来看公司市值,母公司市值整体的估值在没有包括动力电池时,在同行业的两家业务相似的公司的对比下,2022年在销售方面在330亿左右的规模,市值分别为100亿与230亿,本公司市值较低。但公司的经营情况来看,我们公司去年的消费类电池的销售与德赛电池珠海冠宇两家公司总的规模相当。

从利润方面上来看,我们去年的归母净利润为10个亿,动力电池亏了5个亿,将其归还总体,去年的利润一共为16亿,两家公司与我们还是有较大差距。综合来看,从业绩增长、利润方向上都是有合理性的。

从市场对消费类电池的盈利上来看,中国在二级市场上消费类电池的市盈率在25倍,按照最低标准20倍来看,我们公司的市值按照去年的对应估值也在320亿。

再来看看动力电池对应的基本情况。在2024年,从三个维度来看动力电池的情况,乐观一点能做到400亿的营收规模,中性一点能有300亿, 悲观有250亿销售规模。按照市销率来看,从宁德时代比亚迪、孚能这几家公司总体的市销率来看,有2.4倍的规模 ,按照中性看待本公司的市销率,约有730亿的市值。综合以上,分拆之后上市公司的股权比例还占着35%,从730亿当中对应回到上市公司有200亿。上面的两个数值相加,公司至少有500亿的市值规模,从这一点看,再次确认了分拆有重大意义。

从公司的发展、财务、管理和激励手段上来看都有很大帮助,去年分拆动力电池融资有100多亿规模,一年多时间实现了三轮融资,目前就时间、效益和周期上来看远远不够。从行业上来看,市场的增长情况包括对人才的需求,对员工的激励来看,可以从动力电池中单独作为员工的激励手段。长期财务角度来看,支撑力度上来看,财务费用方面逐步减少对于总财务的依赖。动力电池上市以后融资也可以提高资产收益率,负债率从65%大幅降低,节约了2亿多财务费用,资产收益率来看以2022年测算,从5.2%到9.33%上升了一倍。

未来母公司从剥离以后都有更好的发展,在人才聚焦方面有利。

在消费类电池行业,ATL公司测算2020年到2022年平添的规模500亿,我司不到50亿,与之相比,我们还有十倍的上升空间,锂威通过近几年的努力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包括手机、笔记本、智能硬件一些业务得到了在全球头部企业的认同。预计未来3-5年做到ATL一半的规模,也能拥有将近300亿营收。从毛利率的测算来看,这两年毛利率的贡献大幅提升,平均在15%以上,ATL也都超过15%,这也是我们在方面可以努力的方向。在分拆之后,在消费类电池的成长空间,光锂威电芯足够给大家带来的增长动力是由足够大的空间。

第二块是锂威电芯最近也在投 18650,18650这两年受到经济压力下行增长有乏力,但是长期来看,我们预测在2026年之后消费类电芯在家用智能设备包括电动智能工具,需求会超过4、500个亿,我们哪怕做到30%都还有100多个亿的成长空间。在这两块,当锂威电芯、消费类电芯加18650电芯,总共加起来都会超过300个亿,我认为在短期内对公司的成长空间也是足够的。

6月底公司公告材料回收锂电池业务,也是一个大市场,在将来回收做到市场的10%也有几百亿的营收。

第三,在储能系统方面,去年储能增长达到了100%,今年到六月份来超过8gw的量,从2023-2026年可以达到将近30gw的需求。长期的绿色运营也是很好的增长点。

公司作为一个并表的对象,现在是50%的占比、上市之后30%的占比,还是控股公司。如果不拆分,损伤的更多。由于不断的融资,包括行业增长需求都是比较大的。股价方面分析,刚刚提到的分拆对财务风险的担当,还是对短息利息摊薄都是有利。总体上讲了拆分的意义、作用和成长性,对动力电池是一个机会和挑战。近年动力电池增长的情况没有那么客观,与去年的预测来看有减少和差距,但是本司有足够的对应的客户、扩张、产品的安排,长期稳定发展没有问题,只不过或没有市场预期的那么高。每个产业都有自己的周期,动力电池还是有前景的,我们会抓住机遇更好的发展。在消费类当中既做好母公司的发展,又注重动力电池的发展。对股东而言,短期动力电池有一定的需求,长期相信动力电池有更好的机遇。

问答环节

1.之前的储能业务会放在哪个公司,对储能的展望?

储能分为电芯和系统,电芯和动力类似,放在动力板块。储能系统将来会做成运营维护,现在有客户、政府邀请我们去做,归到上市公司。

2.今年对消费端的复苏的看法?

看客户给的计划都比较积极。

3.动力未来市占率和盈利的目标?

长期希望全球做到10%以上的市占率,这两年要想怎么活下来。

客户端(汽车)也在洗牌,和客户的绑定可能会影响公司,这两年不是说要抢占份额,二是看和谁合作;第二是开发新技术,要有新一代技术;第三要经营出效益,优化在前两年快速扩张没做到的方面。海外建厂:现阶段国外客户强烈要求建厂,大众、雷诺、沃尔沃都有在海外建厂的需求,现在和欧洲的政府对接,进展较好,可以多留意公司的公告。

4.23、24年产能出货、客户的情况?

23年在新势力中有比较好的进展,特别是理想,在小鹏个别车型上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东风系吉利、雷诺、上汽,沃尔沃、大众都有很好的定点,这是我们未来2-3年上量的基础。23年产能利用率Q1差一点,Q2有回升,Q3\4更好,Q4到峰值。24年产能利用率70-80%。23年底60GWh,二季度末40GWh。24年的规划还没出来,正常的话增加20-30GWh,如果客户增速放缓,我们可能会拉长投资周期,目前来看客户情况还好。

5.这次上市融资规模,摊薄有没有限制?

融资规模对上市公司持股比例的稀释现在还没有完全敲定,普通上市要融25%,但我们珍惜控股权,区间在10-15%,最低10%的融资比例,估值要发行阶段才明确。我们自己测算也有大几百亿的水平。

6.消费未来展望?

第一,锂威的电芯,对应ATL的销售规模,现在是它的10%,从50亿看18650电芯到26年有需求,占到10%有百亿的规模;第二,产品的BMS工艺带动了国内高端产品的规模,未来也有40-50亿;第三,储能系统,包括给工厂做零碳。

7.哪一块最近增长比较快?

锂威比较快,18650还在建设期。储能系统的增长也会比较快。

8.对新技术的看法(钠电、快充)

现在钠电产品进展在行业中属于领先阶段。我们发布快充算早的,去年发布了800V高压,今年有应用到客户产品上,也有产品在开发中。

9.今年储能出货目标,后面的战略重点是哪个方向?

更注重零碳园区和运营,现在这个模式已经走通了,已经和政府成立合资公司

储能pack的封装规模依照园区的规划来做,下半年可能会有几GWh的零碳园区建设。

10.上游布局情况,现在上游资源布局是上市公司为主体还是动力是主体

目前所有资源的布局都是通过上市公司来做,动力的资金更多放在研发和产能

产业链上游对消费电池也有共性的帮助。目前和川恒的磷酸铁的进展情况比较顺利,从时间表看比刚开始投资的慢了,主要原因是锂矿打孔中地质复杂性超出预期,在施工上有延迟。目前正常推进,一旦产线建设完后降本比较明显。盐湖锂在海外,进展没有那么快,很多的矿还在勘探过程中,由金圆股份实施运营。

$欣旺达(SZ300207)$ $亿纬锂能(SZ300014)$ $国轩高科(SZ002074)$

全部讨论

2023-10-11 14:54

分拆就是错的,这个不符合做强做大精神,都是间谍搞得垃圾制度。
一边喊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一边又支持分拆上市 ,真是不理解。
公司要回报股东 ,社会,国家,必然是装新东西淘汰旧东西而不是留着旧东西在边,新东西又搞一个上市公司,这就是变相杀股民。

2023-08-05 11:28

感觉公司对市值评估好专业

2023-07-15 23:09

都是没有依据的瞎估计。前几年还在吹动力多乐观,现在变成要先活下去了。确定消费电池能有自己想的那么乐观?

2023-07-15 20:09

给自己动力板块估值700亿。。。也真是敢做梦

2023-07-15 18:17

怕跌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