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1喜欢:4

2022年中外血液制品市场对比分析 国内血制品行业放量调结构是未来趋势。

前瞻网 12-15 12:30

语音播报 (预计播放6分钟)
原标题:2022年中外血液制品市场对比分析 国内血制品行业放量调结构是未来趋势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上市公司主要有天坛生物(600161)、华兰生物(002007)、博晖创新(300318)、派林生物(000403)、卫光生物(002880)、博雅生物(300294)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外血液制品企业血浆站数量对比、血液制品代表企业血制品种类对比、中外血液制品消费量对比
血浆站数量来看,我国企业较国外血制品巨头企业仍有很大差距
结合国内国外主要血制品企业血浆站数量来看,我国企业较国外血制品巨头企业仍有很大差距,国内拥有血浆站最多的是天坛生物,共55家,而CSL等海外血制品企业拥有血浆站数量均在100家以上。
品种数量来看,国内企业对血浆的综合利用不佳
在品种数量上,国外已经上市或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血浆蛋白产品有近30种,国际一流厂商均可以分离和生产20种以上的血浆组分产品。相较之下,国内企业对血浆的综合利用不佳,最多只能生产11种血浆组分产品。在血液制品的成本构成中,血浆成本高达55%-60%,技术水平和产品种类的落后将直接导致血浆利用效率和单位血浆产值低下,影响企业的利润表现。
消费端来看,国内外血制品消费结构差异明显
从消费端来看,根据中国医疗发文,中国人均白蛋白使用量仅为美国的1/5,人均免疫球蛋白使用量为美国的1/15,人均凝血因子类产品使用量仅为美国的1/17水平,增长空间十分巨大。
据MRB(世界血浆蛋白治疗协会PPTA旗下)数据,2016年全球血制品消费排名前三分别为静丙41%、凝血因子18%、白蛋白15%,而2020年国内血制品消费排名前三分别为白蛋白59%、静丙21%、凝血因子7%。欧美发达国家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类产品的平均消费量远远高于我国。
总体来看,中外血制品行业比较,放量调结构是未来趋势。相比发达国家,国内血液制品人均用量低、品种结构少,行业集中度低。从这个比较趋势来看,目前国内血制品行业已经到了关键转折点。随着政策推动量的增长,以企业层面并购集中度提升,预计未来品种结构的调整趋势也将段逐步开始。
$天坛生物(SH600161)$ $上海莱士(SZ002252)$ $博雅生物(SZ300294)$

全部讨论

2021-12-15 22:24

没卵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