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到底有没有未来?我带领你走进食品饮料的世界里。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食品饮料细分赛道预制菜#$食品饮料ETF(SH515170)$现在有很多网文在讨论“预制菜”,有的说“预制菜”是伪命题,有的说“预制菜”是趋势。餐饮老板看了云里雾里,有的嗤之以鼻,有的跃跃欲试。本文来说说这个话题,我不想谈什么产业趋势、国家政策,就来说说“预制菜”与普通餐饮企业,究竟有多大关系?

做任何一个企业,“增收增利,降本提效”是永恒不变的主题,对于服务业更是如此,对于2022年的餐饮业更更更是如此。所谓餐饮业的自救,无外乎就是寻找更直接,见效更快的方法来更好地达到这八个字。

2022年是疫情最严重的一年,对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影响是不同的。制造业的核心是“货”,服务业的核心是“人”。疫情首先隔离的是人,所以服务业首当其冲就成了重灾区。如果想要实现“增收增利,降本提效”,则首先就是“多来客(顾客),少用人(员工)”。我们今天说的“预制菜”就属于追求“多来客”。

想要“多来客”,不能仅仅靠营销手段,“营销”是在某一个渠道上开源,例如堂食营销做的就是堂食的文章,外卖营销做的就是外卖的营销。但在疫情之下,不停地有旧的渠道被关闭,需要开辟更多的渠道。因此,2020年“餐饮新零售、直播带货”就火起来了,到了2022年,他们的“续集”来了,那就是“预制菜”。

什么是“预制菜”?

我从来不想把定义弄得复杂而高大上。简而言之,专门卖给消费者的半成品就是“预制菜”。从这个角度来说,小包装净菜、复合调味包、火锅底料,甚至自热火锅、自热米饭,都属于预制菜的范畴。

“预制菜”有没有未来?

对于这个问题,城主不想墨迹,直接给你一个确切的答案:“预制菜”肯定有未来。

预制菜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对于连锁企业更是如此。中央厨房做出来的半成品,不就都是预制菜吗?只不过,中央厨房的半成品,规格比较大,也没有漂亮的包装。

为什么这么说呢?先不说那些大趋势大道理,就看现在最新的家庭装修理念。过去,家庭装修是围绕以客厅为核心,而现在的装修已经不再将大客厅作为核心(钱多的除外)。更多小户型,重视厨房、餐厅,并且总想弄个书房出来。

看看现在年轻人装修的厨房,十个里面有七八个都首选开放式厨房,一些年轻人也选择了岛式餐桌。这说明什么呢?首先,重油烟烹饪未来满满不会是主流,否则开放式厨房可想而知。那么也就意味着,“厨艺精湛”的年轻人会越来越少,简单烹饪、机械化自动化烹饪,未来是厨房主流。岛式餐桌意味着收纳空间的提升,也意味着餐厅与厨房彼此联系更加紧密,而岛式餐桌旁边一般都有一个硕大无比的双开门冰箱,这也意味着收纳空间是厨房刚需。

开放式厨房、小台面、岛式餐桌、双开门大冰箱,意味着简单烹饪、少油烟、口味好、不依赖厨艺、机械化、易储藏、可选择性多……如果年轻人对厨房的选择是这样的趋势,那么“预制菜”怎能不成为趋势呢?

那是不是谁都适合做预制菜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做预制菜首先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你的菜品适合做预制菜吗?

有的菜品天然适合做预制菜,例如火锅、烧烤、冷冻包子饺子等。但不是任何一种菜品都适合做预制菜,很多菜品从工艺上来说就不适合,尤其是那些注重烹饪技巧的菜肴,例如北京烤鸭。

再有就是,你的菜品是否足够有特色?如果你做的是火锅,现在卖火锅底料的太多了,你的特色在哪里?如果你做的是中餐,各种净菜半成品,甚至自热米饭也有很多,你的差异化在哪里?如果没有差异化,顾客凭什么买你的预制菜?

判断一种菜品是否适合做预制菜,首先是你得有特色,要么地区风味、要么极致品质、要么价格够低、要么营销包装,总之要有那种让顾客眼前一亮的“一招鲜,吃遍天”,你的预制菜才更容易生存下来。

但是否适合做预制菜的“硬条件”则是要衡量,在消费者有限的烹饪能力、烹饪设备情况下,是否能够足够简单的复原菜品品质,并且不能太麻烦,不能太难学。否则,你的菜品就不适合做预制菜。

2、你有能力做预制菜吗?

门店卖的是菜品,预制菜是一种商品。因此,门店考验的是烹饪和服务,预制菜考验的则是工业能力,主要包括工艺、设备、专业人员。

如果你经营餐馆过去缺乏对标准化自制半成品,在门店都是采购毛料,各种粗加工和热炒都是在门店完成,你就缺乏制作预制菜的工艺。厨师在厨房里做菜,和生产预制菜完全是两个概念。预制菜要将一道菜的制作过程,中间拦腰斩断,这个斩断的节点究竟设置在哪里?是鸡腿切块?还是完成上浆?这又涉及到是否适合保鲜?是否易于复原?这些问题没有答案,就是不具备制作预制菜的工艺设计。你会发现,预制菜并不是考验厨艺,而是考验食品工艺,你不再是餐饮企业,而是食品公司。

既然是食品公司,就要拥有相应的设备和专业的人员。预制菜不是每次生产一份,而是批量生产,谁来给你生产?你有工厂吗?如果是外包开发,你有资源吗?有懂行的人帮你把关吗?

简而言之,缺乏标准化的企业、过分依赖门店后厨的企业、单店企业,很难具备能力做预制菜。具备预制菜的能力,首先要具备标准化能力,其次是工业生产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说,只有那些供应链标准化程度较高的连锁企业才具备这个能力。他们要做的,更多是将产品份量做小,包装精美,用户烹饪体验更好。

3、你有渠道能够销售预制菜吗?

如果你的菜品适合做预制菜,你也有能力做预制菜,接下来就要考虑一下,你要从哪里销售预制菜?摆在门店的橱窗里吗?当然不行,如果你能从门店卖出预制菜,就不愁门店的上座率了。疫情一来,堂食停业,预制菜也会卖不出去。

显然,预制菜的销售必须依靠线上渠道。线上都有哪些渠道?粗略来说,一个是自营渠道,一个是平台渠道。

平台渠道,又可以分为外卖平台和电商平台。这些平台都可以销售预制菜,并且依靠平台流量获得顾客流量。但问题是,平台抽成很高,预制菜的毛利比堂食要低,经不住更大力度地促销让利。平台虽然流量大,但同质化竞争也很激烈,但很多老板想得很美,以为一旦放到天猫,销量就蹭蹭的。但现实很骨感,即便是好的产品,也需要好的运营,需要多平台共同发力,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除了平台渠道,餐饮企业更应该重视自营渠道,毕竟自营渠道成本低。但是,自营渠道就会引出下面一个问题。

4、你有潜在顾客去买你的预制菜吗?

可以肯定地说,购买你的预制菜的顾客,必然是你的会员,你的会员就是你的“私域流量”。如果你没有足够多的会员撑起你的私域流量,即便你的产品再好、上的渠道再多,也没有人买。

私域流量从哪里来?对于餐饮行业来说,私域流量最重要的转化渠道就是堂食顾客。因为餐饮行业是所有行业中最不缺线下流量的,你要做的就是不断将线下流量向线上转化,让他们出了餐厅的门,依然在网上找得到你,这就是私域流量的建设。

对私域流量的建设,直至积累到足够的潜在顾客去购买预制菜,要做到以下几点:


1、想尽一切办法,将堂食顾客转化为线上顾客,让他们在线上下外卖单,培养他们的消费习惯。线下到线上的目标转化率以60%为目标,其中自营外卖10%,平台外卖50%。

2、想尽一切办法,从平台向私域流量引流,比如在外卖包装中夹带小程序码。平台到私域的转化率以20%为目标。

3、想尽一切办法,从外卖到商城引流,比如将商城入口与外卖入口合并为同一个小程序。外卖到商城的转化率以30%为目标。

私域流量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并且,私域流量积累的难度,与品牌知名度相辅相成。品牌越强,私域流量建设难度越低。私域流量越大,则品牌越强。所以,妄图今天上线商城,明天就蹭蹭起来营业额,是不可能的。

以下我们来算一笔账,这是假定你的私域流量建设达到了“优秀”的状态,能够得出来的数据。

假如你的门店日均营业额15000,人均消费80元,则门店日均来客数就是188人,其中桌均3人,随客转化率为20%,则总共可转化顾客为188÷3+188÷3×2×20%=88人。

按照上面的比例,(10%+50%×20%)×30%=6%,即每日美店有88×6%=5.28人会被转化到自营线上商城,如果你有30个店,则每日总共有158人会在自营线上商城消费。

如果预制菜客单价是60元,则每个月的自营商城将有158×60×30=284400元的销售额。如果自营商城占全渠道的60%,则全渠道的预制菜每月销售额就是758400元。

这个数据是比较理想的情况,如果你有一个中央厨房,通过产品改进,每个月能够获得76万的预制菜销售,这就已经很不错了。但现实往往达不到这个程度,这取决于你的随客转化率、线上转化率、商城转化率、自营销售占比、平台分佣,如果你有二级分销,则还要考虑渠道分佣、销售提成……

最后来总结一下:

1、预制菜一定是未来趋势,这是年轻人的厨房趋势所决定的。

2、预制菜并不是谁都能做的,需要标准化、工艺设备、专业人员。

3、预制菜的销售,依靠私域流量的积累,私域流量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

4、预制菜的转化率即便达到优秀,也只有6%,因此预制菜依靠规模经济,是食品工业逻辑,而非餐饮服务逻辑。

2019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约2445亿元。2021年中国预制菜行业规模预估为3459亿元,同比增长18.1%,预计未来中国预制菜市场保持20%左右的增长率高速增长,2023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5165亿元,未来6到7年我国预制菜行业有望实现3万亿元以上规模,$食品饮料ETF(SH515170)$将来会成为“下一个万亿餐饮市场”。@食品饮料ETFSH515170@今日话题 @雪球创作者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