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转宋子~今天我和大家分享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如何走出破产,管理着1500亿美元的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找到我们人生的“达克效应”模型,发现自己和企业的开悟之路。
在经济调整期当中,股市也会出现波动,叠加量化基金和海外做空势力,资本市场出现了非理性情况,对我影响也不小。 当时我不断告诫自己,要冷静,希望总在绝望中诞生。 在1980年,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桥水基金也经历过一个至暗时刻。 1982年8月,墨西哥债务违约,达利欧分析美国经济会出现信贷问题,类似2008年危机,经济崩溃可能性是75%。 他买入黄金和国债期货,还受邀出席美国国会对这场危机举行的听证会和电视采访。
但是,美国政府随后出台了多项刺激经济政策,黄金和国债期货出现大幅度下跌,桥水基金出现了大幅度亏损,只有辞退了所有员工和合伙人,只剩下达利欧一个人。 他的经济状况非常窘迫,为了养育俩个孩子,卖掉了第二辆车,甚至不得不向父亲借了4000美元。 那么,达利欧就此沉沦了下去吗? 看一个人的真正能力,不是看他顺风顺水的时候,重要是看他面对逆境的能力,也就是【逆商】。 逆商就是看你有没有在困境中看到机会,甚至进一步“化危为机”的能力。 我们的人生就是由一个接一个挑战构成的,就像我们的求学,工作,恋爱,婚姻,育儿,养老,哪一项是件容易的事呢?每一项都是挑战。 达利欧是怎么在逆境中拯救破产的桥水基金,重新迈向1500亿的巅峰?
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自我分析。 达利欧总结了自己三点错误:
第一、过度自信,放纵自己被情绪所控制。
无论我们知道多少东西,无论我们多么勤奋,我们都不能自信地做出绝对的断言。
达利欧反思自己在节目中说:“软着陆不会发生,我可以绝对肯定地这么说,因为我知道市场是怎么运作的。”
这种断言过于武断,并很有可能为了面子,被情绪左右,死不认错。 第二、领会到了研究历史的价值。
1982年发生的不过是“旧事重演”,其实在大萧条时期的1932年3月,各国央行为了刺激经济,也推出了债务重组计划。
1982年只不过是历史的又一次重演,达利欧反思自己没能意识到历史的教训。
所以,达利欧开始特别努力理解过去100年里,所有主要经济体与市场发生的经济活动,总结出经过仔细验证的“永恒和普适”的决策原则。 第三,把握市场的时机是多么困难。不要预测市场和时机,而是在变化中捕捉机会。 在三点反思后,达利欧开始接下来的行动:
1、为了避免决策过于主观,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不能有明确的意见,不急于下结论。
达利欧开始寻找与自己观点不同的聪明人,努力理解他们的推理。
类似巴菲特和芒格的搭档组合,尤其是芒格多元思维模型,从多个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2、逐步归纳永恒和普适的原则,进行测试,将它系统化。
达利欧每在市场上进行一笔交易,就会把决策的标准写下来,当结束一笔交易,再去回顾一下这些标准出现什么样的效果,是好,还是坏。
他逐渐把这些标准转化成计算机公式(“算法”)、投资原则,然后用这些公式在历史数据中检验,研发了桥水基金量化投资系统。 后来围绕着全球经济历史,投入上亿建立了一套投资分析系统,这套系统研究了过去500年9个大国的历史,包括荷兰、英国、美国、中国等等,纳入了上亿个数据和指标,重点考察18项国家兴衰的因素,包括教育、创新、技术、成本竞争力、军事等等。 用这套系统,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桥水基金成为为数不多获得巨额盈利的基金。
3、全身心的深入研究。
投资家巴鲁克说:如果你已经做好准备放弃一切东西,聚焦到投资标的上,像医科生研究解剖一样,仔细地研究市场的历史和背景,研究上市公司。如果你能做到上述的一切,同时你还拥有赌博者的镇定、洞察者的第六感和狮子的勇气,你才有可能抓住一丝机会。 达利欧的做法就是全身心投入对一家企业运营状况的研究,直到公司做出的策略,和假设“投资人亲自运营”这家企业所用的策略一样。 投资家和企业家看似不同,其实混然一体,巴菲特和芒格都多次亲自操盘企业,就像我在每篇文章开篇说的,“以投资人的格局看企业、从企业家的角度选投资。”
达利欧的经历,让我想起了2000年的“搞笑诺贝尔奖心理学奖”的达克效应。
也就是能力欠缺的人,会在自己欠缺考虑的基础上,得出错误结论,但不会认识到自身有什么错误,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 他们会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优势当中,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低估他人的能力。
达克效应分成四个阶段:
一、愚昧山峰。
处在这个阶段的人属于“无知者无畏”,不知天高地厚,不爱学习,同时自认为知识储备很充分,凭借经验可以干一辈子。
二、自信崩溃的绝望之谷。
等到残酷的现实给了当头一棒,很多人跌入谷底开始怀疑自己,彻底失去了面对困难、逆流而上的勇气,从此一蹶不振。
三、开悟之坡。
有的人从绝望中走了出来,开始认真学习,不断总结经验来改善自我。
这个阶段的人,最愿意接受新兴事物,渴望与他人交流互动,积极向他人取经。 类似乔布斯被赶出苹果公司后的修炼,王阳明的龙场顿悟。
四、持续的平稳高原。
在爬了很长很陡的坡,每一步都是自己一步一步,踏踏实实走出来之后,终于在某个领域有了一定的成就,这时候,人们往往知识技能和自信程度达到最高的时候,走到了平稳的高原。
这里不光说的是投资、经营,还包括我们企业家如何接纳多方意见的理性决策,如何把企业经营系统化,如何去考虑研发。
所谓:流水的挑战,铁打的人生。
无论是1982年濒临破产的达利欧、还是被赶出苹果公司的乔布斯、发射火箭多次失败的马斯克、被全国流放的苏东坡、屡败屡战的曾国藩。
我们的人生、企业都是由一个接一个挑战构成的,虽然我们正在经历经济和股市的低迷期,很多人走到了自信崩溃的绝望之谷,他们分为三类人:
放弃者(占人群的10%),选择在山峰给予的机遇前退出;
扎营者(占人群的75%~80%),选择在登峰过程中停下,躲开可能遇到的逆境;
攀登者(占人群的10%),选择终生努力攀登,不断自我成长和进步。
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和达利欧的研究,我自己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在去年四季度做了深入反思,悟时自度,找到属于自己的开悟之坡,对我的投资系统进行升级,把每个投资决策要素量化,避免感性决策,同时深入走访企业,像自己经营企业一样思考战略和经营策略,现在逐渐收到成效,希望大家一起在2024年成为10%的攀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