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全面取消限购后又是最后一次卖出最佳的机会

发布于: iPhone转发:3回复:26喜欢:6

A、雪茄在2019年8月1日写过一篇预测房价下跌的文章,预测全部兑现,2019年底到2020年是中国房价的最高峰,如果你当时看了雪茄的卖房文章,那么四年前你在高峰时期卖出的房价,现在可以便宜30-40%的价格买回来,还可以赚这笔资金4-5年的利息,以1000万计算一来一去可以多获利500万,这就是看雪茄文章的价值。#今日话题# #港股内房股暴涨,世茂集团狂飙# #地产股继续反弹,万科A高开高走# $万科A(SZ000002)$ $保利发展(SH600048)$ $中交地产(SZ000736)$ @今日话题 @雪球创作者中心 @小秘书

【雪茄的这篇文章价值百万】[祝涨][祝涨][祝涨][祝涨][贴好运][贴好运][贴好运]


雪茄的解析:虽然现在全面取消限购,雪茄依然认为,现在是卖出多余房产的最后机会【当然刚需的除外】,理由很简单,房子已经卖不动啦,所以让我们来看看下面的一些数据和资讯。

一、杭州解除限购后,一天市场的二手房挂牌量激增91%,说明大家都在利用这个热度急不可待的想趁这个机会卖出,杭州贝壳数据显示今年四月份同比去年网签价格下降11%,数据告诉你,价格下降,卖出的人越来越多,而且一旦价格持续横盘,那么横久必跌,加上所有的利好牌出尽【降首付、降息、解除限购、给户口】,你应该知道后续会怎么样。


二、香港的数据显示,2月份政府撤辣(免交印花税)之后,3月份成交量同比去年下降16%,成交金额下降27%,说明降价很厉害,二手住宅成交量同比下降接近50%,成交金额下降58%。香港房地产整体都降这么多啦,那么深圳房价肯定还会继续下跌,为什么。原因很简单香港是实用面积计算,香港的租售比是3-5%。深圳房产的实用面积虚得很,且租售比是1%,那么如果作为投资者肯定选择香港,而非深圳。

B、现在全国各地都在出购房的各种利好政策,比如解除限购,零首付、一人购房、家庭多套、低利息、给户口、等等各种变相的利好政策,那么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如果房子好卖,需要出台这样重磅促销政策吗?

国房价在3-4年前已经达到高峰,这几年房价一直横盘下降,全国市场进入饱和状态,市场有价无市,房地产出来的资金已经慢慢开始流入股市,中国老百姓的投资渠道很少,以前还可以投房产,现在就剩下股市这个投资渠道啦,所以雪茄看好未来十年中国的股市。


C、看看中国A股的房地产上市公司很多股价都跌30-50%啦,这还是在国家持续不断出利好的消息下,否则这些地产公司股价依然趋势是向下的,看看这些头部龙头万科A保利发展招商蛇口华侨城A中交地产以及港股的碧桂园集团、雅居乐集团瑞安房地产融创中国龙湖集团股价都跌的惨不忍睹。

K、特别声明:博主解析的文章和分析的个股仅仅为雪茄个人的逻辑以及操盘跟踪记录,不作为任何买入和卖出等投资依据。

精彩讨论

雪茄老男人05-11 20:49

看好今年A股的结构性行情,以及未来的中国股市:十年前或二十年前你没有投资房产是错过资产增值的机会,十前年的房价就如现在A股的绩优上市公司一样便宜,现在买入持有好的a【业绩好的朝阳政策支持】的公司,将来的收益会和当初投资房产一样,三倍甚至十倍的收益;所以现在正是进入股市投资的最佳机会。这也是雪茄看好中国未来股市的理由。

全部讨论

那请问,房地产市值一直下跌,居民财富最集中的地方没钱了,也就是说居民没钱了,试问凭什么带动消费,带动公司业绩增长,市值翻倍?

05-11 20:49

看好今年A股的结构性行情,以及未来的中国股市:十年前或二十年前你没有投资房产是错过资产增值的机会,十前年的房价就如现在A股的绩优上市公司一样便宜,现在买入持有好的a【业绩好的朝阳政策支持】的公司,将来的收益会和当初投资房产一样,三倍甚至十倍的收益;所以现在正是进入股市投资的最佳机会。这也是雪茄看好中国未来股市的理由。

这个逻辑呢,也不太成立,既然都不扩大再生产或者生产就亏的企业为什么股价要涨呢?换句话说居民为什么非要投资?毕竟这么多年你要人家利息人家要你本金。

05-12 19:18

没早一点认识雪茄,少赚了100万

05-11 21:59

很多还在底部·

05-11 21:44

生物医药怎么样、

05-12 20:31

价值千万

05-12 08:05

国房价在3-4年前已经达到高峰,这几年房价一直横盘下降,全国市场进入饱和状态,市场有价无市,房地产出来的资金已经慢慢开始流入股市,中国老百姓的投资渠道很少,以前还可以投房产,现在就剩下股市这个投资渠道啦,所以雪茄看好未来十年中国的股市。

05-11 21:08

政府债券严重拖累,-984亿,难怪着急发债。
不过债券发行的关键问题在于,可能真的没什么好项目。瞎编项目是不行的,因为怕资金到位后,项目没整好,资金是要接受审计的。
除了地方债以外,非标融资这块也弱,-4254亿。
估计是地产信用风险的外溢影响,都不敢买非标,然后不拿地和新开工项目紧缩,融资需求也下来了。
企业债券融资只有493亿,同比少增2447亿元,这项也非常弱,二级市场抢债热潮没有反哺到一级,城投新增监管卡得太死了。
贷款数据也不好,企业新增8600亿元,看上去同比多增了。
但实际上,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分别新增-4100和4100亿元,都比去年同期明显偏弱。
只有票据融资8381亿元是大幅新增,这说明实际的融资需求有限,得靠票据融资完成额度。
居民贷款新增-5166亿元,短期居民信贷和中长期都是负的,说明买房杠杆,是真加不起来了。
限购放开+以旧换新也不一定带得动,因为没有人会在收入不确定的环境下去背债务,不用加杠杆的土豪,中长期预期也并不稳定。
4月新增存款-39200亿元,直接导致M2增速跌到了7.2%,这可能是因为手工补息不让搞了,都去买了理财
但更重要的是,M1竟然陷入到了负增长,-1.4%。
M1增速下来,反映出的信息至少有三:
1、居民存款向企业存款转化不畅,新房卖不动;
2、存款结构高度定期化,企业预期不好,不愿意生存投资,都去买理财;
3、定期存款增长更快,银行净息差压力大。
要稳住净息差,要防止都把存款存成定期,不消费、不投资,这说明降息还是必要的。
如果国债对应的项目要投得出去,融资成本压低是必要的,这说明后面密集发国债的时候,降准也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