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的收益,不一样的心情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2喜欢:1

你有一只股票,今年每股收益和分红都提高了15%,但是股价跌掉了一半,你可能心情不太好。

你入股了亲戚朋友的一家小公司,今年公司盈利和分红都提高了15%,看着多分到的软妹币,你心里乐呵呵的,心想可以开开心心过个年了,完全忘记了去年几家PE来谈融资时报的估值,今年已经没有机构提了。

你有一套房子一直在出租,年初的时候中介报价320万,结果到了年底,中介说之前成交了一套差不多的房子只卖了260万。刚好3年租约也到期了,经济不景气,房租也不坚挺,不过经过几轮谈判,还是从3年前的4800元/月涨了100元到4900元/月。虽然每月多了100块钱,但你还是开心不起来,算一算自己的总资产,又少了几十万。

你有一个商铺出租给了一家奶茶店,最近奶茶行业开店如火如荼,铺面好几家都在抢,续约租金又涨了10%,把你给乐坏了。晚上回家看地产公司财报,自持的商业部分又减值了,真是服了!你心想,幸亏我没买这股票,天天减值,什么时候是个头啊!至于自己的商铺是涨了还是跌了,哎呀,你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

可见,不同的资产,当其带来的现金流(内在价值)增加,而市场价格降低时,人们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当人们购入一项资产是为了收租收息时,就会关注每年带来的现金流变化,而不去在意交易价格的变动,这其实就是投资的思维,也就是股票是生意的一部分。反之,如果你发现自己购入一项资产后,总是忍不住关心它的交易价格,那你当初购入它时,心里一定想的是尽快高价把它卖出去,这其实是投机的思维。

做企业和做投资,都需要对商业深刻的理解,这个是基础。而不同的是,做企业需要知行合一,把这些理解贯彻执行下去,不断和外部的困难做斗争。做投资则需要不断和自己的内心做斗争,不受市场纷纷扰扰的交易价格干扰,坚持对内在价值的把握,严守安全边际,并利用市场先生的不理智为自己获得超额收益。

今天,很多资产的分红率都有6%-8%,有些公司并不需要额外太多的资本开支,并且利润还在增长,即便不考虑增长靠分红都能15年回本,算上增长可能10年分红都能回本了。如果一个35岁被从一线大厂毕业的中年人,拿着积攒的500万回老家找能投资的生意,那么一个第一年分红30万,后续逐年提高,10年回本、以后都是白赚的生意,应该让他满意了。但此时此刻,却被称作资本市场最冷的寒冬。

$绿城中国(03900)$ $绿城管理控股(09979)$ $新媒股份(SZ300770)$

全部讨论

01-17 15:42

寒冬里的温暖

01-16 23:27

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