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问答(2024年5月)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4喜欢:7

1. 我们曾经用过杠杆吗?

胡鲁滨:掘金1号和掘金5号在2016-2020年阶段性地运用了30%左右的杠杆,把杠杆平掉后再也没有使用过杠杆了。

2. 大禾会不会关注传统行业多于新兴行业?

胡鲁滨:如果大家有留意我们的公众号,会发现我们在市场普遍关注之前,已经发布了关于AI的一些研究报告,那时候我们大部分研究员已经开始关注AI了。我们了解了大型模型的参数数量、训练大模型需要的浮点运算量、所需的GPU数量等问题。

现阶段我们没有投新兴行业,不代表我们不关注和不重视它们,事实上我们始终保持着对这些领域的密切关注。新技术对传统行业的杀伤力非常大。好像在战场上,用传统思维建造碉堡意义已经不大了,因为碉堡在现代科技面前毫无招架之力。

在新技术的挑战下,投资传统行业充满挑战。即便在我们传统行业中寻求机会,也必须站在科技的最前沿,不要简单地认为传统行业就没有高科技。比如在车险这个传统行业,早在20年前就有公司通过在用户车上安装一种设备来判断顾客的驾驶习惯,从而计算保费。不要觉得投了传统行业就没有面子,在传统行业里面赚一块钱,和在高科技行业里面赚一块钱是等价的。

做投资区分价值和成长,保守和进取这些概念意义不大。投资没有固定的章法、模式和公式。我们要做的是热爱生活,深入探究经济社会生活的具体细节,关注不同企业在做些什么事情,做的事情有什么影响,并判断是否存在投资机会。我们要让自己变得更有经验,如果将来有一天我们做不到这一点,我们会把资金交给比我们优秀的人来管理。

3. 胡总最近经常强调“务实”和“实事求是”,可以详细展开讲讲?

胡鲁滨:哪些是不务实的观点和想法呢?我在这里举个例子,说说我觉得不务实的地方。有人认为老年人口增加了,医药需要会增加,所以应该投资医药股。我们不是认为医药股没有好的标的,而是单纯从“老年人口增加”到“医药需求增加”再到“医药股是好标的”的推导缺乏严谨的证据和逻辑支撑,容易导致投资决策失误。

另外,很多事物是不确定的,实事求是的做法是承认自己不知道,并学会在复杂的世界里面寻找“确定性”。“确定性”的背后,是大量的工作。学习和研究过程可以很复杂,但决策一定要简单。如果决策需要经过多个高难度的判断,那么这样的决策很可能是危险的。胡总现在还做宏观研究吗?胡鲁滨:我从2007年就开始做宏观研究了,这就是我的本行。我脑海里面储存了大量的表格和基础数据,包括中国的金融机构信贷收支平衡表、美国的Z1表、日本央行的报表等等,这些数据反映了各国的经济状况。我对中美的GDP及其构成、整体收支情况、储蓄率、企业利润情况及重要企业的影响力等等有一定的了解,这些数据对投资决策而言也有价值。客观地讲,我们做宏观研究也是严谨的,建立在大量客观的数据上。宏观研究不是讲故事,它是很专业的工程学。很多看似抽象的概念,其实可以通过很精确的方式加以表达。

宏观研究对股票投资的主要作用体现在对“波动”的理解。宏观经济波动对具体行业的影响是带有杠杆的,不同行业的影响程度不同,对周期性行业的影响较为显著,从而大幅影响相关公司的利润。比如跟投资密切相关的工程机械的波动远远超过GDP本身的波动。

我们都知道1929-1933年发生了大萧条,然而得益于美国弗里德曼等经济学家的货币理论,此后全球范围内并未再发生很严重的经济危机。尽管我们也曾遭遇如次贷危机、亚洲金融风暴等的经济危机,但这些危机很快就过去了。现在中国乃至全球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控水平都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准。近年来,国家经济平稳运行,即便在疫情期间,美国依靠货币扩张,中国依靠积极的财政政策,也成功减轻了疫情对经济的影响。

所以我认为,人类在应对经济波动方面已经有很多办法,利用经济周期波动进行投资已经很难了。这就是我们没有那么高频地进行宏观研究的重要原因之一。

时代是在进步的,某个知识可能只会在某个阶段为我们服务。我们被迫去学习很多新的知识,解锁新的技能去适应市场。

4. 会考虑空仓吗?

胡鲁滨:找不到机会的话我们会考虑空仓的。

5.会考虑产品分红吗?

胡鲁滨:每个客户对资金的需求不是同步的,分红很难满足大部分客户对资金的不同需求。客户如果需要现金的话,可以选择赎回或者部分赎回。

6. 最近几年能力圈有扩大吗?可投标的是否有所增加?

胡鲁滨:一方面,我们的能力圈有所扩大。现在我们在制造业的一些细分领域,研究得更加深入,理解也更加深刻。另一方面,我们也发现原本认为在能力圈范围内的领域,也有未真正理解的地方,比如说电商。发现自己不知道,也是需要努力的。总的来说,可投标的没有增加很多。

7. 大禾成立的初心是什么?

胡鲁滨:我的初心就一条,赚钱。帮客户赚钱,同时改善同事和自己的生活。

8. 有什么推荐的书?

胡鲁滨:推荐《科学之路》,这本书获得了图灵奖,作者杨立昆是卷积神经网络的奠基人之一,费曼的《物理学讲义》我也较推荐。我建议多看看物理学、计算机、生物学、医学等科学类书籍,看完之后或许会发现自己看世界的视角不一样了。比如“脾气不好”,或许可以从科学的角度进行解读。许多事业上有追求的人,体内激素分泌旺盛,激素有助于消除疲劳感,使他们精力充沛,但也往往让他们难以保持平和的脾气。他们看到别人磨磨蹭蹭时,容易感到焦躁,表现形式可能就是破口大骂。而一些人性情温和,容易感到满足,包容性也强。他们可能会觉得既然世界已经如此美好,就没必要奋斗了。这种心态与《道德经》中的“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很像。这种超凡脱俗的人是存在的,但可能大家不会把钱交给他们,因为可能少了点拼搏精神。

我觉得“价值投资”这四个字没有实践意义。价值投资的本质是“以便宜的价格买入高价值的东西”,如说深圳后海的房子降到2万一平,大家都知道可以买。但“价值投资”没有说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好机会,怎样才能找到这种好机会。尽管读书非常有用,但也是不够的,也需要个人的领悟与琢磨,不能局限于读书。

9. 现在怎么看待低估值高分红的标的?

胡鲁滨:大家可以给我举一个低估值、高分红的标的的例子吗?反正我认为不容易找到。以分红率是6%的标的为例,在股价不跌的前提下,需要长达16年的时间才能完全回收投资成本。更何况,我们无法保证该标的能否保持经营的持续性。

想象一下,假如一个100万的生意放在面前,但需要16年才能回本,而且存在16年后面临无法继续经营的风险,大家愿意参与投资吗?这是一个好的投资机会吗?其实道理很简单。所以这个生意既不是低估值,也不是高分红。

怎样才能称之为高分红?我认为在5-10年内能够回本才算。

很多人对分红率不重视,其实他们一直在赌博,只是自己没有意识到。

10. 但是股票流动性比线下的生意好,更好交易,是不是对分红率没那么苛刻的要求?成长性更好的公司,对分红率的要求是不是也可以降低一些?

胡鲁滨:股票流动性更好,不能改变投资的本质。认为股票流动性更好可以降低分红率的要求,这就是典型的击鼓传花的思维,认为哪怕买贵了,也会有下家接盘。但这不一定的。

对于公司的长期成长性,我们也需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当我们回顾A股市场的公司表现时,不难发现真正具备长期成长性的公司其实相当稀少。某些地产公司曾经成长性和分红都很好。

11. 核心资产从高位跌了很多,现在有投资价值吗?很多优秀的股票比如亚马逊英伟达现在也不分红,它们将来也可能也有不错的分红,你怎么看?

胡鲁滨:判断这些核心资产是否有投资价值,我们还是用“多少年之后能依靠分红回本”这个简单、朴素的思路。

理论上依靠未来分红来判断投资机会是可以的,但是要洞察未来10年、20年的事物发展极具挑战。神通广大如孙悟空,尚且不能预判自己会被压在五指山下。各行各业的巨头每天都在展开激烈竞争,很难判断最终谁胜谁负。

现在投资市值10万亿的英伟达真的是对的吗?有多少人真的看懂亚马逊和英伟达,真的了解云计算和芯片?有多少人知道GPU跟通用CPU有什么区别?难不难做?能不能真的做出来?

12. 过去几年的市场是不是不好做?

第一,我们的市场体量很大,除非我们需要管理成千上万亿的资产,否则无需过度考虑市场体量和环境的问题。过去的几年里,许多企业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功,如字节跳动和拼多多

第二,没把握住机会,更多是因为我们个体的不足。过去几年我们和煤炭擦肩而过,是因为自己的智慧还不够。同样,现在市场上也会有一些股票,未来我们可能也会意识到是我们未能及时把握。

我们处在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很多机会其实就摆在我们面前,最后还是要看个体的把握和应对。

【风险提示】本内容仅为帮助投资者了解大禾投资使用,不构成对产品的任何宣传推介材料或者法律文件。内容中如涉及对市场、行业、公司和产品的展望性陈述,均为本公司基于现行估计及预测而做出。虽然本公司相信这些展望性陈述所反映的期望是合理的,但本公司不能保证这些期望被实现或将会证实为正确,故不构成本公司的实质承诺,投资者不应对其过分依赖并应注意投资风险。

全部讨论

05-12 10:58

投真正成长的公司,改变世界的公司,投资也是要有一点情怀的,当然也要注意风险。

05-10 20:25

很精彩啊

多谢分享

05-10 22:0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