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伦药业浅析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58回复:57喜欢:153
----------------------------------------------7月31排版更新-----------------------------
        雪球的编辑器排版太差了,我从笔记里面拷贝出来后,表格出不来,排版换行全部挤在了一起,难为昨天还有哪么多人看,我想如果不整理一下,对大家不负责任。
今天把排版再断一下,表格的地方使用截图代替,应该容易看多了。 就这样子。
---------------------------------------------结束---------------------------------------------
      科伦是我的重仓股,相当的熟悉了,当然下面的文字也会屁股决定脑袋,看者慎重。不过既然分析企业,就应该从最熟悉的入手。拍子也在新书企业分析案例中也列举了科伦药业。目前的估值也是非常的诱人,不过我想借此文分析一下企业分析的模板合框架。以后分析企业都按照这个样式来。
     下面内容多是摘录拍子新书的内容,大部分并非个人原创。说明一下。
 下面这个是摘录于书中的框架重要具体分析项目简要说明


一。基本情况及生意特征
1. 基本情况:
       主要经营:大输液和抗生素制剂、抗生素中间体业务。公司是中国输液行业中品种最为齐全、包装形式最为完备的医药制造企业,亦是目前国内产业链最为完善的大型医药集团之一。
   业务结构:截止2014年未,公司90%以上的利润来自输液类
   上下游及销售模式:  区域总代理模式,  上游是PP等化工材料
   实际控制人:    董事长刘革新,持有26.12%,今年7月股灾时有增持
   机构持股比例:
     近年分红增发情况:11-13年每年分红占当年净利润的比例在11-12%之间,属于低分红类别
2. 基本生意特性

     每个人看财务报表的角度不同,   看的问题也不一样。反正我分析报表时真不会把这几项放在一起分析。事实证明还是分析企业的关注点不一样,水平不到啊。
      收入的增幅,毛利率,三项费用,净利润增幅等这几项放在一起,企业的成长性,成长的良好性,利润的增长度,一看便明白。关注的重点是企业增长。
     点评:    公司营收过去4年保持正增长,但净利润增幅都远远小于收入增长,说明其业绩在成本,费用,营业外损益等方面存在持续的负面因素,后期研究要专注于这些负面因素是否可解除。
     公司毛利率保持稳定,但是14年中期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产品结构中塑瓶产品竞争激烈价格下降所导致的。连续来看,公司毛利率处于近年来的最低点,研究需要关注其未来的趋势。
      与毛利率相反。公司的费用率在过去几年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而且提升涉及三项费用。:其原因是管理费用提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公司希望转型仿制药研发企业,因此在过去2年极大的提升了研发投入力度;财务费用与过去几年建设伊利川宁抗生素蹭体项目需要大量资金有关。
     公司负债率较高,且净运营资本极高(其中60%左右都是应收账款),因为14年半年报有43亿的应付债券。结合财务费用的飙升,可以感受公司的资金压力不小,公司属于典型的重资产类生意,折旧值得关注,川宁项目耗资40亿,成败尤其关键。
     应收账款占收入比重在增长,但幅度在正常范围。经营性现金流在近2年有所改善。
      净资产收益率始终不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净利润率持续下降,同时总资产周转率一直不高。这基本反映了过去几年科伦药业面临的尴尬局面:主营的大输液业务遭遇外部环境的负面影响增长放缓,向着抗生素蹭件和仿创药转型的大额投资又未到回收期。也因此,科伦的分析也就聚集在了这2个主要问题上。
     分析财务报表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而不是发现问题,就提出疑问,妄加推测。上面的分析每个疑问都对应有了合理的解释和原因。这才是分析财务报表应该有的方法和态度。
二。核心投资逻辑及业务分析
1.市场空间及潜力
    科伦当前主业“大输液”,就短期的弹性和长期的增长潜力都没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公司的整体战略规划去看,有不少看点。这里要说公司的三发战略:第一台指现在的输液业务,强化龙头地位;第二台是构建中间体、原料药到制剂的抗生素全产业链竞争优势,最终掌握全球的抗生素话语权;第三是通过技术创新切入高价值的仿制药市场,并将仿制药研发创新作为驱动公司的长期力量。
      大输液
      2012年“限抗令”出台后,并且变成一种常态,行业增长率不再,哪么市场占用率是否还可以提升呢?从美国的例子来看,百特一家就垄断了全美80%的输液市场,欧洲也是被几家大公司占领。日本则是一家占据50%的市场份额。科伦药业在2012年已经占据市场50%的份额,科伦也有望成为与国际巨头比肩的水平,哪么其成长空间还是存在的。另外,输液产品在营养和治疗领域的渗透,也是大输液业务增长的潜在空间和长期逻辑。
   2.    抗生素产业链     抗生素中间体是一次豪赌,四年磨一剑,已经到了将要亮牌的关键时刻。7月22日,82家机构集中调研。应该是项目最大的环保问题已经被解决,一期项目已经满产。情势非常喜人
。  3.   药品研发     抗生素中间体是科伦未来2年业绩弹性的拉动力。新药研发才真正代表了科伦对自己长远未来的定位和终极的产业抱负。无论是大输液还是抗生素,都有浓浓的制造业和大宗商品属性。与真正的药企还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市场也对于科伦有明显的折价处理。科伦显然想改变这种宿命。
     药品研发的空间根本无法测量,成功率和转为市场收入的能力、进程无法测量,风险未知。好在是目前股价并没有对这一块过分溢价,相当于白送一个不确定性。
4. 竞争格局及优势
     1)成本优势和规模化运营能力
      科伦非常关于运用低价策略占领市场,相比双鹤药业,公司单价低但毛利率高。哪么这种能力是如何做到的。过去9年多的时间内科伦进行了13收购,每次在半年内就能扭亏为盈,并且实现产能扩张。这种经营绩效的巨大反差只能说是运营效率和整合市场及销售体系上的差别了。这种关于大兵团作战的企业和团队能力,其实才是低价策略的根本保证。     抗生素中间体所在的川宁项目有资源优势,带来巨大的成本优势,这点雪球上面已经有讨论。
     2)一定的产品创新能力
     大输液领域的产品创新主要是输液包装材质等方面的张翰,比如产品类别从玻瓶到塑瓶,再到软袋和可立袋的进化。
     3)全产业链布局
     抗生素中间体在今年投产后,科伦还建立了四个抗生素生产基地。由此,通过四大抗生素基地对外销售抗生素制剂,通过川宁项目又可以获得制剂的成本优势,又通过大输液渠道打通了销售抗生素制剂的市场。这个战略打的确让人感叹其格局魄力非凡。从国外经验来看,这样也更符合产业发展规律,赢面非常大。
     4)研发起点和投入较高
     近年来,公司管理费用呈现趋势性的上涨,目前研发投入已经位居国内药企的前五名,可与最大的西药研发类龙头恒瑞比肩。投入大,起点也高,成功请到了王晶翼。可以看出公司决心和魄力都很大。有不成功便成仁的意思。至少从投入的硬件和软件资源来看,已经可以跻身国内研发型药企的一流梯队内。
总的来说,大输液和抗生素中间件业务,其核心都是成本要素和基于规模效益下的价格优势,是科伦擅长的领域。而药品研发在能力的要求上有很大的差异,不仅仅是技术,还有新药的销售模式和输液差异巨大。
5.成长驱动及态势
 1)市场及供需端 大输液
 这块市场总体供过于求,不过有些结构化的差异。公司规模优势更加明显,占有率依然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大输液就是看新品推出和产品结构升级的逻辑,短期2015年主要看医保能否密集招标。抗生素中间体环保压力下,部分产能将被迫关闭,会出现两个现象:一是整体产能下降,但需求基本是稳定的。供过于求的格局可能会变成略微的供小于求;二是供需格局变化影响下,产品价格出现上涨。如果这个格局出现,对科伦来说就是量和价的双击了。其对市场预期的扭转和股价的推动也是明显的。药品研发这块不做预测,财务的做贡献乐观预期也要从2017年开始,研发是科伦未来转型的方向,但在财务上可以不做推测。另外,科伦的药品研发和储备项目众多,而且是跨病种的广泛分布,从常识和案例来看,专注于特定领域的研发型公司更容易出成绩,如此大的规模,其能力和精力让人担心。
2)成本费用端
        销售费用未来不可能大幅下降,药品研发时间漫长,管理费用也不可能。但是项目建设成本后,财务费用倒可以降低,目前1个点可以用节省8000万左右。另外,PP价格降低了原材料,油价下跌降低的运输成本。
3)销售费用
      还是看油价,预计可以提升输液业务净利润10%的增长。6.产能及外延端主要观测川宁项目了。

三。主要风险
        川宁项目能否顺利按时达产
        公司治理和诚信风险
        到目前7月份,川宁项目风险已经解除大半,剩下关于诚信方面,科伦屡次发生的诚信问题,的确值得好好斟酌一下,至少从仓位上面予以控制。另外像摊子捕的太大,药品研发进程可能比预期慢等属于一般性经营风险。
 其它重要问题
    管理层与董事长之子的大手笔的增持。以及今年7月再次增持。
     哈沙克斯坦KAZ输液项目与国际化。虽然对业绩贡献有限,但国际化进程和规划仍然值得注意。
2014年业绩来看,净利润的下滑,很大程度上是非输液业务导致的。主要是川宁项目的拖累,扣除这些,14年的净利润相比13年是正增长的。但是目前业绩的拖累,却又是决定科伦未来所必须的投入。未来值得期待。

四。初步价值评估
1.投资的逻辑支点
   1)川宁项目的建成投产,其业务的覆盖面和业绩的弹性都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2)新环保法的执行,将对抗生素产品价格刺激。进入上升区间。
     3)输液产品市场占用率提升、包材结构升级、产品类别扩张、国际化市场等四个方面有一定的增长潜力,公司的包材升级加速。油价低迷和包材本地化供应,有望大幅降低运输费。
     4)抗生素全闭环产业链即将成形,长期来看将强化竞争优势。
     5)新药研发投入大,起点高。如果有重磅药的获批,市场预期会有重大变化。
2.高价值符合度评估。



上表中,
其中R特征指:净资产收益率水平还有较大提升幅度,当公司进入均衡期后其ROE绝对水平较高
N特征指:无论是业务的可持续发展空间还是竞争优势的牢靠都能维持较长的时间
G特征指:净资产还有广阔的增长空间。

3。估值评估


最后
不要纠结于细节,多问自己5个问题
 1. 它处于哪个经营周期?是已经接近成熟期了还是处于发展的初中期阶段?
  2. 它是否具有牢靠的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到底是基于本质上的差异化?还是基于高效经营的量变到质变?
  3. 它人中长期投资逻辑支点上否清晰?是否与社会发展的大势相符?
  4.它在短中期经营上的主要变量因素是什么?这些变量因为是否容易衡量?
  5. 管理层是否让你有信心?

全部讨论

2017-02-10 13:53

学习

2015-08-26 23:53

科伦

2015-08-18 23:14

2015-08-17 17:05

mark

2015-08-14 22:15

四。初步价值评估
1.投资的逻辑支点
   1)川宁项目的建成投产,其业务的覆盖面和业绩的弹性都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2)新环保法的执行,将对抗生素产品价格刺激。进入上升区间。
     3)输液产品市场占用率提升、包材结构升级、产品类别扩张、国际化市场等四个方面有一定的增长潜力,公司的包材升级加速。油价低迷和包材本地化供应,有望大幅降低运输费。
     4)抗生素全闭环产业链即将成形,长期来看将强化竞争优势。
     5)新药研发投入大,起点高。如果有重磅药的获批,市场预期会有重大变化。
2.高价值符合度评估。

2015-08-12 23:56

Mark

2015-08-12 15:30

这一篇82家机构的调研纪实,我读了好多遍,相信好多朋友都没有读完,里面有详细解释川宁项目异味为何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水及异味的治理只有川宁才能这样做,其它公司做不到,因为电成本等,这就是核心竞争力)及川宁项目生产成本比同行低多少个亿?我们不谈别的,就谈这个,川宁项目都能再造一个科伦了,研发相当白送(国际权威机构汤森路透说的,科伦研发处于国内第一梯队,一年投资四个亿研发费用,是很卖力的,这四个亿从净利润那白白被当费用冲走了,其实科伦现在的净利润不是十个亿,而十多个亿,因为别的医药企业研发费用极少,那你就算一下PE,接下来川宁项目,大家都较关注(好朋友@快乐股手 参加股大会,他有定纪实,他也坚定持有科伦,不做T 四、介绍川宁的满产后盈利预期约为6.3亿,并强调这个预期是在2014年抗生素价格在低位时得出的,按照目前抗生素的价格,利润应该在8-9亿的区间,如按未来的价格趋势,甚至更高。),而像券商等机构却忽略了邛崃项目,广西科伦,新迪,哈项目这些我个人预计能产生十个亿以上的净利润,现在也进入收获期了),而恒瑞900多亿市值了。科伦的环保是业内的典范,川宁投资环保这么大占总投资四分之一十多亿,环保设施占地这么大300多亩,也占项目面积的四分之一,如果川宁不行的话,没有一个企业能行。
大家最关心的异味,文中有详细的说明,避免大家还是没耐心细看,我摘录如下,至于成本节约好几个亿,大家自己看了,详细加一下,就知道好几个亿呢

(异味)国内处理环保成本是高于我们的成本的。国内处理环保成本国内高于川宁成本。因为我们做减法,他们做加法。国内环保难在发酵完成以后本来要使发酵成功要单一菌种,青霉素就是青霉素。硫红就是硫红。进入环保系统后要放入杂菌。本来无污染的蛋白质变成多种蛋白质,从而有臭气。我们的做法是菌渣出来,高温保温,一个是避免杂菌污染,第二是破坏活性,然后进入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水和菌渣分离,菌渣里没有水分,菌就灭活了。抗生素残留为零。然而传统的一套做下来之后越多越多。所以我们的处理成本是远远低于国内处理成本。我们的投资肯定超越内地投资,但我们可以放心大规模连续生产。处理成本低,对冲了投资成本。为什么别人不能投?通过我们的热电车间,电在涨价,改革八年电上涨了30%,在我产业所在地这里综合用电成本贵的0.87,最低的0.65,而我们本厂电力成本0.12,只有我们本厂的电力才可能使用喷雾干燥,这两样都是电老虎。这就是当地优质资源的创新转化。所以最终我们的环保处理成本一定要合格,再大的代价要付出,第二才是经济性。必要和经济川宁已经都完全具备。

黎明前的第一声炮响!!银河医药李平祝团队科伦药业调研纪要

银河医药李平祝团队科伦药业调研纪要20150716张金洋18001315838出席:董事长、总经理、董秘等核心高管PS:有部分内容记录不一定完善,不代表公司官方观点,仅供大家参考使用。
1、关于川宁的现状 上个月在股东大会上提到,川宁将在8月底,实现满产。那么我们通过我们的努力,现在整个一期项目满产将在8月初,现在整个川宁项目已经运行到80%的产能。这是I期,II期的批复我们本周就能拿到,在8月份我们将会启动II期项目。 下面我再说一下川宁为什么在上半年会亏损,上半年整个的产能释放不到30%。所以这是导致我们亏损的主要原因。上半年为什么我们只有30%的产能?因为我们有环保理念,想把川宁打造成抗生素行业的环保标杆企业,所以我们在环保方面做了极大的努力。 1)排水方面:三个瓶子是川宁生物在环保上做的重大改变。(我们的水基本上是无色透明的偏蒸馏水了,而行业内做的比较好的仍是颜色偏黄的废水)整个我们水的指标,比工业水的指标要好了很多。所以现在川宁处理废水全部回流到生产线,水已经无需对外排。这是重大举措。 2)菌渣处理:以前发黑,发臭。现在的菌渣没有任何味道,颜色和绿豆粉黄豆粉接近。蛋白含量35-40%之间,是非常好的有机肥原料。用我们的肥料产出10%-20%,接下来我们会做循环经济。 邓总今年28岁,我今天请他粉墨登场,他24岁天津大学硕士毕业参加川宁建设。川宁一线领导人工作时间16小时以上,一天等于两天。从来不休假。4年的磨练等于生活了8年,已经具备了作为总经理的威望和能力。他介绍的比较专业。 这个是硫红的菌渣(发黑),目前内地任何一个生产抗生素中间体排出的菌渣我们今天与会的嘉宾都是见过的,都是这个样子的,就是这个水平。这是川宁去年的水平(颜色与黄豆粉接近),但不是川宁的标准,也不是中国环保的标准。我们下决心要提高,这是我们现在的水平,这是目前科伦和内地的差距,这样形成循环经济的第一步,完全消除恶臭。 第二是水,目前中国做抗生素处于中下游水直接排放是这个颜色(发黑),做的最好的也是我们去年以来做的接近合格的可以排放的水平(发黄),如果不合格就在里面加自来水稀释。而这瓶是我们处理的水平,完全和矿泉水一样。所以将来我们要成为中国制造业环保的标杆和典范。这么大的差距,我们用了6个月。已经硕果累累完全成功。 我再继续介绍川宁其他情况。现在川宁现场在水和菌渣处理已经完全没有问题。现在川宁通过最先进的尾气处理技术,对我们所有的尾气进行分离处理,现在川宁现场异味是闻不出来的,得到了控制。接下来我们8月份实现满产,川宁将实现扭亏盈利,8月后将实现持续不断的盈利。
2、川宁核心竞争力 第一,原料的差价。川宁满产之后将有40万顿的玉米,玉米价格和内地有4毛钱以上的差距,40万吨玉米,4毛钱差距这也就是1.6亿。第二是我们用的棉籽油,川宁项目通过我们的优化,现在川宁项目的油大部分可以用棉籽油,棉籽油的价格在新疆本地是4千块钱一吨,那么内地企业都用转基因黄豆油,到厂价大概是6千块钱,差2000块钱。川宁满产之后我们一年用的油在5万吨,那么差价就是1个亿。最明显的优势就是川宁的煤炭资源。我们煤矿到厂价是135一吨,内地至少在400以上,差200块钱一吨。川宁满产之后一年用煤量120万吨,这就差了将近3个亿。这三个原材料的差价就在4-5亿。这是我们的核心优势,对资源的创新性连续的整合。 第二个核心竞争力是川宁使用的全球最大的发酵罐。川宁三个品种使用的发酵罐都是目前为止全球使用的最大的发酵罐,500立方的发酵罐。我们建设初期,500立方的发酵罐,行业专家和高校都认为川宁500立方的发酵罐会失败,从现在来看,无论是一期硫红还是二期头孢,我们的工艺突破已经全部成功,这就预示着我们500立方的发酵罐已经打破了大家的担忧。而且500立方的发酵罐所有的生产水平与国内275立方的发酵罐在同一个水平。 正如同大家所知7ACA是川宁核心产品之一,市场好,价格在每公斤620-630之间,现货价格。这有一个深刻的数据,现在全国生产7ACA主要的六个厂家当中,7ACA的发酵大罐最大的165立方。他只相当于我们第三级发酵罐的容量,还不够。就是我们第三级总罐都是175立方,现在最大的7ACA发酵罐只有165。行业认为500立方是不可能成功的。我们认为,500立方不行我可以放到400立方,400不行我可以放到300,这是最坏的打算。但是我们500立方一定会成功的。无论是从搅拌力学,空气力学来看我们都有相当充分的验证。这是科伦最厉害的事情。 我们刚刚说的500立方发酵罐的优势。传统156立方,搅拌电力是560千瓦,川宁500立方的发酵罐搅拌的配置是800千瓦。从这个单罐产出和节能来说,川宁节能40%以上。也就是每公斤7ACA的动力消耗,要比内地节约40%,这个40%还不计算我本身电已经很便宜了,而是直接节约40%的电。从试验情况来看,500立方发酵罐在同样的生产水平情况下,能耗远远低于其他发酵罐。我们的产出非常高。川宁未来的产出单罐4.5-5吨,一罐产值在3百万元以上,这个产值非常巨大。 第三个核心竞争力是川宁的环保优势。所有抗生素品种价格都在飙升,飙升的原因就在于环保标准的实施导致很多的中小企业已经没有能力满足最严格的环保标准。这是川宁最大的核心竞争力,将在下一轮抗生素产业的洗牌当中我们有最强竞争力。 最后我通报一下川宁按现在市场价格的盈利预期。如果按现在所有的出场价格,7ACA—600元,青霉素90元的价格,6APA—170元的价格,硫氰酸红霉素320元的价格(其实我们已经卖到340了),按这个价格,川宁I II期全部满产的盈利预期是10个亿。那么如果是产品上市后,规模大可能会有短时间的价格战,即便按照价格战7ACA 500块钱,青霉素80块钱,硫红300块钱,按价格战,川宁满产后利润也有6个亿以上。 我最后再从科伦财报上讨论重要数据,凡是对实业有经验的人,第一看利润,更重要的数据是经营性的净现金流,我们今年上半年利润表现是不尽如人意的,但是我们现在还没有公布上半年经营性净现金流。去年1-6月,科伦药业经营性净现金流6.3亿。去年同期6.3亿,今年预计是在7亿以上,利润下滑15%-20%,但是经营性净现金流增加10%。这就说明我们尽管还在提高环保水平,但是百亿企业折旧投资已经开始这个前提下,我们净现金流开始增加。所以未来全面扭亏为盈的时候,我们两大利好将会叠加。一个是折旧的净现金流,另一个是增加的利润。所以未来川宁的业绩预计确定性很强。
3、输液板块情况介绍 首先我想介绍产业结构和各个产品系列在产业中的占比。整个输液板块,50%是塑料瓶,35%是可立袋,剩下15%是玻璃瓶、软袋和输液袋分担。所以最大的一块是塑料瓶。随着一轮一轮招标,价格逐渐走低。上半年主要考虑到综合业绩出发。第一我的市场要保护住,第二在川宁完全形成利润之前我们不主动发起价格战。下半年因为川宁的情况已经非常明确,拐点已经出现,有业绩转折,川宁转折我们传统的一、二产业会发起攻势。接下来我们会达到三个目的。第一、在现有市场份额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第二、由于我的份额增大,竞争厂家份额减少,竞争厂家数量减少。第三就是我想通过占领市场,我再通过高附加值产品,治疗性产品,营养性产品,对传统低附加值产品进行平行替代。 为什么科伦能做? 优势一:规模优势。全国有十几家大输液生产基地,年产能40亿瓶袋以上。小厂家想发动全国价格竞争进而带来产业格局的变化,产能不足以做这个事情。但是我们可以。而且我规模越大,分摊成本越低。我们通过新版GMP认证同时,还对生产基地进行调整,产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还有10-20%的提升。这一块实际没有利用起来,因为我的价格是高价区,进程逐步推动。 优势二:多包材优势。科伦最全,从传统玻璃瓶,到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可立袋,从低端中端到高端我们形成全覆盖。沿海需要高附加值安全可靠的产品,我可以提供可立袋,双管软袋、双腔袋。而对于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地区,我有玻璃瓶塑料瓶,同样可以满足需求。在这一点上其他厂家不能做得到,或只能在一些区域做到。这两点是我们的优势。 对竞争厂家来说,价格战有两个难处,要跟随我们的策略他会亏损,若不应战既有市场就丢了,未来发展我会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并带来市场调整的机会。因为接下来的招标情况大家很清楚,国家的7号文,包括卫计委的70号文,国家整体的框架结构非常清晰,有些产品招标,有些产品挂网。我们接下来的策略是所有产品所有省区每标必争,每个产品系列必争,每个单产品必争。更进一步,高附加值产品高科技产品要争取高层次和低层次的区分。保证高价值区不丢失份额。塑料瓶在唯低价是取的招标政策之下,价格从2块多降到了现在的7毛多,市场实际供应价在0.65-0.68之间,那么接下来我们还会有3个点左右的弹性在里面。其他厂家难以承受。我们通过这样的策略我们在标外市场覆盖,标内市场我们通过争来排除其他对手,使其他对手逐步不是生产,停产,倒闭。达到目的,再通过价值回复到2块钱这个科学合理的水平。改善整个板块。
4、海外投资情况介绍 第一,在哈萨克投资的企业去年7月建成投产。但是在去年没有实现销售,因为错过了招投标时间。因为普通招投标是每年1-3月,所以今年1-3月完成招标,开始销售。目前销售规模是每月200万瓶销售,还在扩大中,通过下半年努力,销售规模还会扩大。未来将会做到每月300万瓶的销售规模。这是在哈萨克。同时我们还会扩大在其他中亚国家及俄罗斯的销售。我们目前在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两个地方注册已经完成,产品进行销售,在俄罗斯也在进行之中,进展顺利。预计今年下半年完成在俄罗斯的注册。明年可以开始销售,其他还有塔吉克,白俄罗斯,注册也在进行当中,我们预计今年年底完成注册,明年全部展开销售。明年我们预计可以完成全年6000万瓶的产能消化。 第二,我们明年将启动治疗性输液的销售。治疗性输液我们有6个品种在今年4月已经在哈萨克斯坦获得注册,今年10月招标,我们中标没有悬念。因为哈萨克斯坦的政策是如果国内有生产,那么进口的企业没有资格招标,支持本土企业。这些明年可以销售。价格来讲,3-5元一瓶,左氧氟氟康唑20元一瓶,利润空间比较大。治疗性输液在俄罗斯等国注册也在进行中,明年预计也可以进行销售。这是治疗性输液。规模几百万瓶,规模不大但是利润较高。 第三,我们有两个抗肿瘤药物紫杉醇和多西他赛,这两个品种在哈萨克的注册正在进行中。如果不出意外,在今年9月前可拿到生产批文,可以参加10月治疗性产品的招标,可以在明年开始销售。这两个品种的价格,在哈萨克目前零售价300美元一支,我们出厂价在200美元一支,成本一支不会超过10美元。这两个品种上市之后利润就更大了。整个哈萨克盈利没有悬念。 总结一下哈萨克项目。哈萨克斯坦的核心市场枢纽作用在于和中亚五国以及俄罗斯、白俄罗斯关系巨大。1+1+1,哈萨克斯坦本身,中亚五国,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加到一起是将近3亿人的市场。有医生觉得哈萨克斯坦是穷国,其实哈萨克斯坦在3年钱人均GDP27000美元,相当于中等以上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是资源大国。所以民众很富裕。再说医药产业政策,但凡哈萨克斯坦国内能生产的绝对不会进口,真正的计划经济。哈萨克斯坦鼓励创新。两个抗癌药是中国报批在前在哈萨克报批在后,哈萨克已经批了,国内还没有批。哈萨克批了俄罗斯白俄罗斯是自由贸易区,所以这两个药自然而然会进入俄罗斯和白俄罗斯,所以哈萨克斯坦作为一带一路题材,未来不可限量。
5、公司研发进展 公司的三发驱动战略的第一发-输液板块,第二发-抗生素全产业链打造以及我们在海外投资,第三发研发。 第三发驱动,创新驱动。科伦研发体系翻天覆地变化。除了内部产品已经上报,行业对科伦的研发能力也进行了评价。国内制药企业医药研发产品线的评价方面,科伦已经进入了第一梯队。研究院目前状况而言,我们已经立项研发274项产品。其中97项报到了国家药监局。97个产品形成了产品线已经让科伦跻身第一梯队。在研177项。之前的97项以品牌仿制药为主,如6类,3类,而有科技含量的产品如新型给药系统,小分子,生物技术药物这三个板块是体现研发实力的产品。目前还没有报到药监局。研究院有五大方向。品牌仿制药(走的快,与第一梯队速度一样,热点产品都有科伦)、新兴给药系统(17个产品,下半年有两个重要产品上报,预计明年上报6个。目前是全球热点领域,我们已经构建了4个核心技术平台。纳米粒、微球、脂质体和纳米微晶,都是热点难点。科伦能够做起来也是因为引进了一批科学家)、创新小分子(已立项20项,科伦的第一个项目会在明年一季度上报,是有历史意义的抗肿瘤产品。2014年年初才组建团队,目前已超过70人,2016年开始创新小分子项目产品可以看到产品,是企业未来)、生物技术药物(2013年组建团队,目前团队有五六十个科学家,第一个药物5月已经上报国家局,抗肿瘤生物仿制药,是中国独家的输液剂型。产品获批后可形成独家产品。上市招标后是独家产品。已立项11个产品,6个仿制药5个创新药。目前瞄准全球研发的热点前沿领域。全球销售排名前十的产品有6个是生物技术药物。我们正在构建核心优势。虽然进入的晚,但我们有后发优势。技术进步快,老的企业采用的是落后技术,我们采用的是领先技术。)、国际仿制药(已立项3个项目,美国东海岸新泽西的仿制药研究公司已经运营,有11位科学家到位,已经开展研究)。 提问环节
提问一:整个川宁的环保要求非常高,包括水处理和菌渣。菌渣是做了中干燥,整个处理中环保费用是否比内地企业要高?这一块的占比有多大?算上环保费用,整体的毛利和净利在这几个品种上大概有多少优势? 不同质的东西不能在量上进行比较。首先不能问环保付了多少钱。而是应该问环保是否能够通过最严格的环保法律。包括空气、水、和废渣。然后再说投入,川宁的投入是巨大的,也是必须的。川宁从环保设施所在面积来讲,是占1/4整个厂区面积,所耗用投资来讲。也是1/4。国内还没有哪个企业能够把环保投资作为全厂固定资产投资的1/4。当然这在中国医药制造行业来讲前无古人也可能后无来者。具体投了多少,63亿的1/4也就是10亿以上。但是我们的产出是1.4万吨以上的抗生素。所以巨大的投入被更大的分子效应一除,他的单位效应折旧一公斤24块钱。一公斤24块钱我刚才还说了有三大产出,蒸馏水,回收2万吨蒸馏水进入蒸馏水系统,水节省;无害化研究,不留任何抗生素残留,完全可以进入非食物系统如森林、草原、沙漠,可以改善环境,我们有国家级土壤研究部门;环保其实是减法,只有用最简单的方式产生最低的污染,国内几级截留呢?无氧氧化,有氧酵解,机械过滤加硫酸亚铁加双氧水或者是次氯酸钠,越加越多。国内处理环保成本是高于我们的成本的。国内处理环保成本国内高于川宁成本。因为我们做减法,他们做加法。国内环保难在发酵完成以后本来要使发酵成功要单一菌种,青霉素就是青霉素。硫红就是硫红。进入环保系统后要放入杂菌。本来无污染的蛋白质变成多种蛋白质,从而有臭气。我们的做法是菌渣出来,高温保温,一个是避免杂菌污染,第二是破坏活性,然后进入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水和菌渣分离,菌渣里没有水分,菌就灭活了。抗生素残留为零。然而传统的一套做下来之后越多越多。所以我们的处理成本是远远低于国内处理成本。我们的投资肯定超越内地投资,但我们可以放心大规模连续生产。处理成本低,对冲了投资成本。为什么别人不能投?通过我们的热电车间,电在涨价,改革八年电上涨了30%,在我产业所在地这里综合用电成本贵的0.87,最低的0.65,而我们本厂电力成本0.12,只有我们本厂的电力才可能使用喷雾干燥,这两样都是电老虎。这就是当地优质资源的创新转化。所以最终我们的环保处理成本一定要合格,再大的代价要付出,第二才是经济性。必要和经济川宁已经都完全具备。 从国家战略的高度。中国经济发展的困境瓶颈和不可持续其中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环境的制约和过去长期的粗旷发展造成的问题。这对我们实业家来讲,未来3-10年,中国什么样的企业能生存能发展?一定是重视环保的企业。现在已经初见端倪,国家一个是关,一个是奖励、引导鼓励。现在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清洁生产,环保生产。给大家举例子。国家十三五规划中,以后对尾气排放是要进行严格的收费的,收费是排放越多,价格会越高。国家未来在污染防治方面是允许排但是要严格收费。我们现在尾气方面,处理之后的尾气,是在PPM水平,即百万分之一的水平,国家排放标准是200PPM,我们川宁现在已经处理到1个PPM以下。100-200是一个收费,50-100是一个收费,20-50收费,20以下进行奖励。所以清洁的程度可以卖钱。 提问二:关于大输液的问题,卫生部有招标文件说大输液以后直接挂网,不知道价格战如何进行。另外就是这两年很多公司批了类似可立袋的软袋,不知道会不会对我们可立袋的价格产生影响。 7号文指导下,一部分产品进行招标,像大输液产品,急救用产品,短缺药都作为挂网,但是挂网和招标对于大输液来说并没有本质区别。为什么呢?挂网实际上是把门槛放开,厂家一定会进来,挂网是二次议价。医院选择不选择取决于,厂家规模、质量体系保障、以及什么样的价格。如果规模好,质量好,价格优势,医院一定会选择我们的产品。 其他厂家的聚丙烯输液袋,这个情况是属实的。我们的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是全球首创,专利数量是最健全的,更核心的是今年1月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在输液行业里是第一家,可能也是唯一一家。我们利用奖项本着质量优先价格合理的招标原则,我们和普通产品可以进行质量区分。我可以进入更高质量层次,其他产品在较低质量层次。我的产品是唯一获奖的独家产品,挂网或招标我都不存在竞争对手。我的挂网价是3块,给医院的可能2.9,2.8,而其他厂家竞争有十几个厂家竞争,给到医院的价格最后可能也就1块多,我有相对优势和绝对优势。
补充提问可立袋区分质量层次的可能性有多大? 没有明确政策规定但是全国已经有一半的省市在已有的招标文件中进行了区分。在接下来我们有信心在还没招标的省份区分质量层次。国家级文件明确规定,新型直接接触药品的输液包装视为新药,视为新药。既然我们创新型产品视为新药,则跟传统产品就是有质量差异。 提问三:邛崃原料药,新迪化工,广西科伦他们所处的行业竞争状况是什么样的,以及这三个层次利润释放的时间点是怎么样的? 广西科伦是生产头孢原料药为主,同时也生产头孢原料药制剂。我们现在有13个头孢原料批文,目前生产的有三种,头孢噻肟钠,头孢曲松钠,还有头孢吡唑钠。三个品种经过去年一年到今年上半年的不断调试和改进,三个原料药生产已经完全正常。头孢原料药制剂去年生产已经完全满产。现在广西科伦上半年还处于亏损状态。原因有两个。第一原料7ACA涨价,传导到制剂。制剂价格招标价格下调。所以广西科伦亏损。这个情况今年下半年改善。原因是川宁7ACA产品出来以后,7ACA价格下调,从630调到600,广西科伦就可以盈利,同时传导到制剂,制剂也可以盈利。下半年即可好转,明年盈利没有问题。这是广西科伦。广西科伦13个批文,3个品种,另外10个品种也在进行攻关。 新迪化工主要生产医药中间体和原料药配套。目前投产的品种有两个,一个是4A中间体,一个是GC21中间体。这两个中间体也是从去年开始到今年上半年通过不断改进,生产正常。今年下半年开始可以满产。目前规模不大,但是GC21有增产计划,正在进行。这是新迪化工。新迪化工还生产和目前原料药配套的其他中间体。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的原料和其他中间体。今年下半年也会生产。 邛崃分公司。主要生产配套III类新药的原料药。有几个品种已经通过认证。其他品种正在进行批文的转移。同时配合III类新药,好几十个品种都在邛崃申报。 科伦、新迪、邛崃整体未来都能形成盈利。 川宁的环保批复在7月下旬,8月II期开始生产。在此之前,我们II期的青霉素头孢进行带料验证,看500立方的罐子行不行,在此过程中我们已经有了青霉素工业盐也有了高质量高水平的7ACA,所以无论现在青霉素多贵,7ACA多贵,都对我们没有威胁。试生产即将开始。**满足内部需要。三发驱动的第二发驱动,抗生素的全产业链覆盖就可以完成。
提问四:关于专科药方面。因为现在专科药的研发处于投入期。专科药研发投入大。短期公司出的大部分是6类药。专科药这方面短期投入产出,以及3-4年后3.1类和1.1类要出来后继续的投入产出愿景规划怎样? 我们在人事上保证创新会进行有力调整。创新成本大,成功概率小,失败**高于成功。创新应该有人才、项目、资金。人才,我们搞5大研究院,在5个研究方向齐头并进。我们有具有企业家能力的科学家。国内我们正向仿制,国外反补,项目合理,齐头并进,产品线丰满。但是需要钱的投入。创新不能形成商品就会在黎明前倒下。真正要走到底要有产业利润做保证。我们的第一发输液板块,第二发抗生素全产业链是来支持我们的创新。科伦创新完全是线性思维进行量化的,我们唯一不能判断的是药监局改革什么时候进行,改革的力度和效果如何把握。作为两届全国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改革流程,加快审评效率,改变文件堆积如山的情况,已经有了40个立案提案建议。只要我们和国外有生物等效性,并满足一下两个条件之一,一个是进入国家重大新药立项专项,二是卫计委出具产品替代进口临床急需,国外太贵或孤儿药,这些是可以进入绿色通道的。综合以上利好,科伦的抗生素全产业链会在2016也就是明年全部构成,2017年开始创新驱动开始见到效果,2018年3.1类产品开始问世,2019年全面创新驱动表现出来,批量产品开始对进口产品进行替代。那时候科伦将会进入真正创新驱动的阶段。 提问五:2018年3.1类会一报一批,这是国家局未来的预期?因为现在感觉应该会是两报两批? 3.1类的概念是国外已经有生产有销售市场成熟,作为国人来讲没有专利障碍的,国内开始申报。国内是1.1国外没有,国外有卖的叫做3.1,3.1里面又分为两类,一是注射剂一是固体制剂。固体制剂是要两报两批做生物等效性,但注射剂不需要做生物等效性。所以3.1类里面既有两报两批也有一报一批。 提问六:之前没有看到科伦小分子方面的进展,关注的较少。这边提到有20项,请问大概主要集中在什么样的靶点,进度如何?新型小分子国内扎堆还是比较严重的。不知道公司在这方面是什么样的策略和想法。
第二就是给药系统,感觉比之前预期的要快,下半年两个明年六个,想知道大概是什么品种? 创新型小分子这块,如果大家对国内药品研发有所了解,现在再仿制这块扎堆严重。在历史上科伦做新药研发以6类为主,那时候6类竞争激烈。那时候3.1类热门,是新名词。但是现在3.1类仿制的竞争力度已经非常大了。作为国内领先的企业,研发应往哪里走?创新小分子、新型给药系统、生物技术药物都是突破点。从科伦的方向,形成研发差异化,以创新小分子、新型给药系统、生物技术药物来体现科伦真正的创新差异。创新小分子目前有竞争,但每家企业的路不一样,能力不一样,科学家水平不一样。这块可以形成差异。科伦立项立足于国内重大疾病领域,与品牌仿制药立项领域没有特别重大的差异。基本上覆盖肿瘤及辅助用药,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糖尿病人50%知道自己有病,其中只有50%得到正规治疗,体现糖尿病市场潜力巨大),抗感染类疾病(病毒感染,乙肝,丙肝,人群巨大)我们有布局,还有麻醉、抗生素领域也有小分子立项。 提问七:肿瘤很热,靶点也多,但是扎堆的还是很多。未来应该同质化严重,不可能批那么多,这块科伦主要集中在什么靶点,做的是不是国外比较前沿的?还是和之前老的靶点在竞争。还是说我们有别的策略? 就创新而言,原创性创新、全新靶点在中国企业是没有人能做得到的。中国和发达国家差异巨大,一表现在基础医学的研究,现在很多新靶点都是靠基础医学发现的。美国很多大的制药公司,在这一块都没有办法了,手段是制药公司和NIH合作,由NIH组织机构发现靶点,然后企业再筛选。中国不具备寻找全新靶点全新作用机制的基本能力。二表现在投入不够,中国没有哪个企业能像国际大型制药企业公司一样一个全新靶点新药投入几十亿美金。没有投资能力。三表现在市场准入机制。国外只要是全新靶点,只要活得突破性药物,保险机构愿意付费。中国全新药物医保不愿意付费,不愿意使用。还有就是国家的审批,全新的东西国家审批不知道要多久。由于以上因素,中国全新靶点研究不太可能。 我们可以做的是me too, best in class。我们的me too是建立在品牌仿制药的基础之上做一些me too的改造。因为很多产品原研厂家的专利也许要到2030年到期,我们立项仿制之后要到专利过期之后才能上市,如此长的时间我不如去做一些创新,在成熟靶点上的创新。这种创新风险比较小。原研创新5%的成功率,我们这种创新会有60%以上成功率。投入少,风险小,市场回报仍然可以预期。中国依然是全球最大的市场。我们未来可以给中国民众谋福利。因为原研产品售价无比高。替尼类产品都几万元一盒,我们仿制以后,可以便宜很多钱。民众也有福利。Me better也是方向,如果我筛出了产品,还要国际化。所以在美国我们也建立了团队。这是未来创新的目标。 提问八:新型给药系统,下半年有两个产品,明年有六个,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 新型给药系统集中的领域以肿瘤为主。中国肿瘤市场非常大,肿瘤病人的临床需求到目前为止仍然无法被满足。新型给药系统主要集中在细胞毒类药物的使用。细胞毒类药物让病人痛不欲生,在这个领域采用新型给药系统可以提高疗效,明显降低药品副反应,提高生存质量。这个领域中我们布局的产品多一些。 另外就是在精神类疾病,精神病人用药顺应性差,不能每天定时服药,采用新型给药系统后可以让给药时间延长很多,一个月给药一次,三个月给药一次,对患者,对医院,对家属都是很好的事情。我们产品的进展会比较快。 提问九:
我们在研发这块是有五大板块,投入力度是否有侧重?
生物制药,发酵等等主要类型为重组蛋白和单抗类药物,在单抗这块国内做的最多的是TNF-a,国内已经有很多在做了,在这些领域,公司也是后来才建立的,国内已经有很多领先企业。公司有无可以超越的东西?
公司注重研发,对细胞治疗CAR-T,以及以后的CRISPR-CAS9技术用于基因治疗非常有前途,公司在这些方面有没有布局考虑? 关于生物技术药物:我们两个领域一个仿制一个创新,我们立项的11个产品中有6个是生物仿制药,有5个是创新的。创新就是为了体现科伦的差异化。目前我们立项的品种以基因工程的抗体类药物为主。 关于CAR-T等全球最热的肿瘤免疫疗法的项目产品,科伦一直在关注。也有立项产品在开展研发如PD-1的产品。从未来来讲,肿瘤免疫治疗是划时代意义的新方法。我们在这个领域中在做系统调研,全球最大的研发公司,科技公司在这个领域中有什么进展,有什么靶点突破我们都在关注。在符合科伦立项原则的基础上我们都会做。但是这是早期的领域。我们在关注。 提问十:关于塑料安剖瓶,不知道公司对这个行业怎么看,目前有哪些瓶颈?因为感觉国内替代并不是很快。 国内替代的不是很快,国内希望替代的很快但是由于我们国家局的种种客观原因,造成企业没有办法替代的很快。塑料和玻璃的对比数据国外是很清楚的。塑料在很多的产品上只要能用塑料就已经替代了玻璃。中国呢,塑料安剖在整个产品里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只占到3%-4%的份额。目前启动的比较早的是日本的大冢,包括科伦是国内的第一家。目前市场情况是这样的。 下一步我们认为市场还是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且产品的附加值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还是会有比较高的价值体现。从目前了解的情况,自身来说我们是1条生产线,一年3000万支的产能。后来我们补充了2条生产线,现在全年大概有2.5亿支产能。目前产品饱和率接近100%。从理论来说接近100%,实际情况达不到100%,因为有几个产品,要调节生产所以达不到100%。 产品市场情况反映非常好,有兴趣可以去医院了解一下,尤其是护理部,护士在操作传统玻璃安剖时有抗拒。第一是容易造成伤害,第二就是玻璃瓶内压不是特别好容易爆炸。我们推产品时得到了认可。 我们现在做的主要是大规格的塑料小针。因为大冢做的是大规格的,国家局亦步亦趋,别人有的我们才仿。但我们本身储备的塑料小针批件非常多。就是2ml,1ml的非常多,这就是我们相对大冢的优势。目前我们可以把小规格的玻璃小针增加包材,增加塑料包装。目前我们在做的有预期的一个是NaCl的20ml的产品,还有一个利巴韦林2ml的,尤其是利巴韦林这个产品一年国内用量20亿支以上,临床销售价格0.3元左右。这是什么概念呢?我以我们已有产品举例,KCl,KCl的玻璃针,招标中标价是0.3元,塑料的在1.4-1.8之间,这还是大规格的。可以判断小规格产品,尤其是治疗型的,这些方面会比一般性体液补充产品有更大的差距。未来产品发展领域非常远大。对于科伦来说我们有比较完整的产品储备,我们有先发优势,我们在市场方面推广团队也非常成熟。在未来,中国,科伦会引导这个产品的发展。 提问十一:我们的塑料安剖瓶跟大冢的定价策略,以及塑料安剖瓶比玻璃高那么多的价格,价格趋势后面会不会下降? 若干年后一定会下降,但是中间会经历漫长的过程。塑料小针对玻璃小针的替代趋势与塑料瓶替代玻璃瓶是一个趋势,但是中间的成长期和成熟期会更长一些,我们会把握市场机会。

以上只是个人观点,自己去做功课,注意投资风险。

2015-08-11 14:19

能说说诚信问题的事例吗 谢谢

2015-08-09 22:32

书我也买了,您是一个一个字打出来?

2015-08-09 22:13

不错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