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缩量后,要变盘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j近期市场的交易量比较少,沪深2市的成交额大概在7000亿左右,相比之前的每日八九千亿成交额有所减少。有部分读者表示,没有量能,对行情没什么太大的期望

其实这个大盘缩量的事情,我很多年前有做过研究,大致的结论就是缩量其实是好事情。今天有时间正好给大家重新做了一次,太复杂的数据统计过程就不展示了,就展示一些简单的、好理解的结论。

针对上证指数2016年1月到今日的数据做的分析,那怎么定义“缩量”呢?

当天的成交额小于过去20个交易日成交额均值85%、80%、75%,就定义了这3个区间。然后计算未来5、10日上证指数的收益率。

正常情况下,上证指数5日和10日平均收益率分别为0.05%、0.1%,胜率在52.7%和54.3%左右。

那如果出现缩量的情况呢?直接就看下表吧

缩量的收益率都开始增加了不少,缩量85%的5日收益率为0.29%,10日收益率为0.21%,最高时75%缩量的5日收益率达到了0.88%;

并且越是缩量,未来的收益率越高,胜率也越高,单调性还是很好的;

缩量对于5日的影响更大,对于10日的影响小一点。

所以,如果你看不懂上面的数据,大概可以记住一个结论,大盘缩量,未来反而上涨的概率大一点

今天市场的热点集中在绊倒体板块,昨天直播有人问我,基哥,这大基金三期的3440亿对于半导体的影响怎么没了?(怎么不继续涨?)

嗯,这我也没办法预测。很多人把利好认为,只要利好出现就一定会连续上涨,这个理解是有误的。

市场短期是投票器,长期是称重机。短期内怎么走,都是别人的情绪投票投出来的,大家依据自己的观察和判断,用钱进行交易、投票。所以短期的走势很难预测。如果出现一个利好,就能连续上涨,这投资倒是变的简单了。

可惜大部分的利好新闻,突发的时候追涨赶不上,等涨完了,利好新闻用来解释刚刚发生了什么事。从这个角度看,大部分的新闻对于未来投资的直接意义都不大。这也是我很少写:突发、重磅、沸腾之类的原因,投资市场里哪可能天天都是沸腾、重磅的信息,当A股是热血青年嘛?有价值的东西都是需要时间沉淀研究的。

网格交易:

今日场外的证券$南方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联接C$触发了下限,买入一网,上个月月底卖出一网。

去看了一下证券行业的市净率估值1.05,基本是近10年的最低值附近。市场给予的市值和证券行业自己有的钱,只高出了5%。我还是觉的下方空间有限,这个位置继续做网格交易,等证券的风口来。

快写完的时候,美国那边公布了一季度GDP的修正值,环比增加1.3%,低于此前的1.6%,也就经济增速没有那么好。PCE核心物价指数年化修正环比升3.6%,预期3.7%,归结为一句话:美国经济没有之前预期的好,通胀没有之前预期的那么高,结论:加息的概率减少,降息的预期增大,新闻出来后,美元指数下跌:

#缩量反弹下的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