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邸对话傅厚民(André Fu) | 用设计「讲故事」的人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1

来源: 凤凰网房产杭州站

在「设计」这条漫长又奇妙的旅途里,傅厚民(André Fu)时刻充满着探索欲。

天赋和赤诚让他蜚声于行业,「文化穿梭者」的经历又令他的作品跨越了东、西方之间的审美疆域。

从André Fu Studio(AFSO)到André Fu Living(AFL),傅厚民既有自我突破的勇气,也永远抱着质朴的初心。

「厚」待生活,傅厚民用设计与世界对话。

作为中国大陆第一家André Fu Living(AFL)精品店落位之处,福邸国际是此次傅厚民来杭的第一站。

在场布精致的AFL福邸展厅里,我们对话了这位设计界的天之骄子。

他生于香港,14岁前往伦敦,25岁从剑桥大学建筑系毕业,同年成立自己的设计公司——André Fu Studio(AFSO)。

他操刀了多个全球的奢华空间项目,并在2016年先后获得Maison&Objet Asia「年度最佳设计师」和Wallpaper「室内设计师20强」……

闪耀的履历,让全世界的委托方都以邀请到傅厚民为荣。而周旋于名利场多年,他却未染一丝骄矜和世故。

发型、衣着整齐妥帖,谈吐礼貌而真诚。一笑起来,大眼睛里泛着柔光,嘴角浅扬起一个弧度。成人的沉稳和少年的清澈,竟毫不违和地出现在同一幅面孔上。

◇傅厚民在André Fu Living福邸展厅

但温润的外表下,某些深藏于内心的信念却坚如磐石。

他拒绝被特定的风格固化,不被潮流裹挟;拒绝自我复制,坚持为每个作品写一段独立的「叙事诗」;亦拒绝停留在舒适圈,创造了生活品牌André Fu Living(AFL),向更多人分享生活哲学。

01

用设计「讲故事」

尽管拥有着东、西方两种文化背景,但傅厚民并不想被某一种风格定义。他希望以自己的方式,为每一个作品创作不同的故事。

在这个快餐文化盛行的时代,傅厚民式的考究无疑会慢上几拍,而他始终不疾不徐地穿梭在历史和当下。

作为京都三井酒店的设计师,傅厚民5年内去了京都12-15次,一边沉浸在当地的风土人情里,一边和工匠、艺术家交流,试图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

◇京都三井酒店—Design By André Fu

「我很想知道他们如何看待我的作品,以及我们对当地文化的理解是否相同。」傅厚民享受着这种有趣的探索。

正因如此,傅厚民的每个作品都有一首专属的「叙事诗」,甚至一个空间里能融入他的多种感悟。

比如,在他为伦敦传奇酒店Claridge’s设计的顶层复式套房里,旋转楼梯借鉴了1930s电影女郎摇曳的裙摆,这是他对于时代腔调的回应;镂空青铜屏风灵感来源于东方园林的漏窗,分隔空间的同时又带来东方的隐奢;英伦老钱独爱的Art Deco线条贯穿流转在地毯、天棚和吧台浮雕间,这是对Claridge’s两百余年的历史的致敬。

◇Claridge’s酒店顶层套房—Design By André Fu

哪怕在同一座城市,傅厚民也极力避免着讲趋同的故事。在香港瑞吉酒店,他从王家卫《花样年华》电影里抽象出港岛1960s独有的「漫游」氛围,使之像维港一样,变成香港的文化地标。

◇香港瑞吉酒店—Design By André Fu

而在香港奕居酒店顶层的Salisterra餐厅,傅厚民用赤陶橙、泥土酒红、矿物蓝、灰绿松等鲜明的色彩,营造了5个不同空间。他把自己对于地中海邻里小酒馆的回忆,融入到Salisterra中,以此捕捉维港富饶背后的脉脉温情。

◇香港奕居酒店Salisterra—Design By André Fu

空间成了傅厚民与城市、人互动的媒介,也让他登上了《ELLE Decoration》、《Wallpaper》等知名杂志,获得的无数大奖。

仅是这样就可以了?傅厚民热衷于通过设计向人们分享自己的故事和美学观,但酒店、餐厅空间与人之间的互动往往是间接、模糊、难以拓展边界的,他希望通过更直接的方式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对话。

由此,2019年,傅厚民的首个生活品牌,继AFSO之后的第二个个人品牌André Fu Living(AFL)诞生了。

◇André Fu Living福邸展厅(部分)

02

创造「生活方式」的人

在设计圈里,傅厚民并不是第一批从空间跨圈到家居的人,但他却是最想创造「生活方式」的设计师。

「大家都在说生活方式,但怎么去创造它?其实很简单,就是在家中要做什么。」傅厚民把日常的生活拆分成了不同的生活场景,用餐、休憩、休闲、工作……

每个场景都由不同「物件」架构起来,因此ALF的款式虽然不是最多的,但却包罗万象。大到一张床、一面柜子、一扇屏风,小到一套餐具、一条织物、一盏水晶灯。

◇André Fu Living福邸展厅(部分)

正如他顺风顺水的前半生,傅厚民的这一次跨圈似乎没遇到什么阻碍。两三年前,AFL的设计展在多地巡回落地,有的Fans像跟随偶像巡演般辗转在不同城市间,傅厚民也有更多机会与内地的同行交流。

当设计成为连接内心与外界的桥梁,傅厚民乐于接受这种认知边界的扩展。但问世时间仅5-6年,AFL始终无法在「历史底蕴」层面与那些来自欧洲的百年老店抗衡。

◇André Fu Living福邸展厅(部分)

AFL真正与内地产生羁绊,还是缘于福邸国际。这家由福先生和福J共同创办的整体家居服务品牌,代理了超过50个国际一线大牌,在国内整体设计及进口软装界拥有极大的号召力。

但引入一个非国际化的个人设计师品牌,对于福邸国际和AFL而言都是第一次。

作为东西方之间的「文化穿梭者」,傅厚民的作品包含了西式的简洁和东方的禅意,却从不刻意强化某一种符号,与福邸国际倡导的「东方情怀,意式生活」产生了灵魂共鸣。正是这种共鸣,让他们成了相互奔赴的知己。

◇André Fu Living福邸展厅(部分)

他的作品也和空间设计一样,饱含着对生活的热爱和体察。

傅厚民曾以「慢活」的节奏观察自然,创造了2022年度主题——TRACES OF NATURE系列。

他把橡木、真皮调和为稻田的曲线,制成了CONTOUR CHAIR;又从茶花中汲取灵感,设计出了THE CAMELLIA便携式LED灯;餐具由精致的 Limoges 瓷器制成,优雅的镀金线条犹如起伏的山峦。

◇CONTOUR CHAIR

◇AFL TRACES OF NATURE系列

可以自由出行的2023年,傅厚民又着手设计了SKYLINE COLLAGE系列,天际线一般手绘线条和色块,柔软的镀金边,是他在旅途中观察到的某个城市剪影的定格。

◇AFL SKYLINE COLLAGE系列(摄于福邸展厅)

他的设计像一个怀着珍宝的盲盒,无法参透路数,却永远充满惊喜。

03

流量与隽永

傅厚民在大多数时间里都是松弛而坦荡的。

他大方介绍着香港家中的私藏,以及他最看重的作品——一把年少时设计的椅子,现在就摆在他的卧室里。

如今看来,那把椅子算不上一个好作品,但可以时刻提醒他跳出舒适圈。

◇卧室中的椅子—Design By André Fu

尽管早已普世价值里的「成功」,但他对于作品传递的思想能否被更多人认知,并没有强烈的执念。

每逢展览,他操刀设计的上海贝浩登画廊里都会挤满拍照的年轻人,他们忙着用镜头装下空间和展品,相当一部分不了解「Who is André Fu?」。

◇上海贝登浩画廊—Design By André Fu

对此,有人把它看做一个「时代难题」,一次流量与艺术的博弈。唏嘘的是,前者似乎一直占据上风。

不过,傅厚民似乎并不纠结于能否让外界感知到作品的内核。更重要的是,「产品与用户的生活息息相关地绑定为一体。」

尤其在科技时代,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下,给客户带来便捷才是最重要的。他随手拿起一款手提灯,「这就是科技和生活的结合,因为手提灯不需要收电线约束,所以它有不同的摆放场景。」

有人会当成夜灯,有人会带到户外,为露营点亮一丝氛围感,有人会纯粹把它当成一个漂亮的摆件。

◇AFL夜灯(拍摄于福邸展厅)

都说他的设计是奢华与舒适的结合,而这些被科技加持的设计会给他想传递的生活方式增加更多层次和内涵。

他不强求他人能否了解物品的内核,哪怕与初衷相去甚远。比如,他设计了一套3只装的糖盒,质地温润的陶瓷上,用线条勾勒出写意图案,但有客户买去后当成涮火锅时放小葱、蒜末的作料盒。说到这儿,他爽朗地大笑起来。

◇AFL糖盒(拍摄于福邸展厅)

他也不以功利的态度去对待产品。福邸国际创始人福J说,「合作4年来,André不会对销售额有明确的要求,甚至从未追问过AFL的销量。」比起销量,他更愿意倾听客户们的使用感受和需求,并立即反馈。

前段时间,福J建议他在AFL单品中增加一款书桌,既符合当代菁英客群的需求,又契合东方文化的传统。他详细询问尺寸和功能需求后立刻着手设计,目前已推进到打样生产阶段。

不久后我们就可以在AFL的福邸展厅里看到那款儒雅又实用的书桌了。

同样的,他也不刻意强求作品能否隽永。以他设计最多的酒店作品为例,每一个项目从勾出第一笔线稿到开门迎客,起码要5年,甚至10年的时间。

设计师不是预言家,谁都无法捕捉未来的流行风向,傅厚民能做的,唯有赋予作品底蕴和「独一无二」的故事。

「唯有经典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光彩。」

04

「想做一个public park」

把对生活的感悟写入设计,诚然是一份独属傅厚民的浪漫。但略稍显遗憾,许多设计在定稿的那一刻已近乎定格。

在问到他最想涉足,却未能实现的设计类型时,他毫不犹豫地给出了答案「public park」。

建筑或器物很难在物理形态上生长,public park不同,设计师可以研究水土和植被的关系,预设树木生长的状态,看着作品在时间里自发地再创造。

对于傅厚民而言,这何尝不是另一种对话世界的方式?

◇凤凰网房产在福邸对话André Fu

但现实是,随着AFSO和ALF名声大噪,傅厚民依然要在原定的轨迹上马不停蹄。今年他将在内地落下更多作品,被更多人注视、揣摩、期待。

这种瞩目已贯穿他的设计生涯中,从煊赫的名门之后,到独闯伦敦的天之骄子,再到横跨空间与生活的设计大师。纵有难以掩盖的光环和天赋,傅厚民都能以最平和质朴的姿态与生活对话。

未来,还有更多「好故事」,由他娓娓道来。

全部讨论

05-14 14:44

亏成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