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重磅发布!明确存量房去化思路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来源: 凤凰网房产

5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阐释了下阶段政策取向及重点,释放了积极信号。

《报告》在回顾今年以来政策成效、全面分析当前经济金融形势的基础上,回应了市场最关注的货币政策走向、信贷增长情况、长期国债收益率、金融稳定法、房地产等热点问题。

《报告》表示,因城施策精准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强化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保障,推动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对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问题,央行在《报告》中提出,将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提高系统性风险监测、评估与预警能力,丰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箱。持续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框架,夯实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监管,研究拟定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附加监管规定,发挥好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监管合力,巩固金融体系稳定的根基平稳有序推动重点区域、重点机构和重点领域风险处置和改革化险工作,稳妥有序做好存量风险处置项目收尾。继续做好硬约束早期纠正试点工作。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健全权责一致、激励约束相容的风险处置责任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金融风险处置成本分担机制。进一步发挥存款保险核心功能,扎实开展差别费率管理、风险监测预警、现场核查早期纠正、风险处置等工作。继续完善金融稳定法律制度体系,配合有关部门持续推进金融稳定法立法进程。

本次《报告》在专栏中用详实解答了“钱去哪,钱在哪”的问题和市场关于“为什么金融和经济数据走势会不一致”的疑问。

《报告》指出,从“钱去哪”角度看,贷款主要投向了企业和实体经济的供给端。分部门看,3月末我国企(事)业单位贷款、住户贷款分别达163万亿元、81万亿元,分别占全部贷款的66%、33%,企业仍是贷款的大头。也就是说,贷款投放主要用于支持企业扩大投资和生产、居民购房和消费。

分期限和行业看,目前我国中长期贷款占比超过三分之二,基建、房地产、制造业等重资产行业约占全部贷款的五成,而居民的非住房消费贷款占比不足10%。实体经济供给端和投资领域融资相对较多,而需求端尤其是消费仍有较大增长潜力。

《报告》指出,从“钱在哪”角度看,存款主要在居民部门。2024年3月末,在约296万亿元的存款总盘子中,居民、企业、政府各占49%、27%、14%。贷款主要投向了企业,通过各类支出会体现为居民存款,但由于居民消费有待恢复、总需求不足,存款主要留存在居民部门,没有进一步通过居民部门支出转化为企业存款。

据《报告》分析,经济循环恢复需要时间,一部分钱沉淀在居民部门。《报告》同时指出,只要银行还在资产扩张,钱一经创造就不会减少,只是在企业、居民、政府等部门间循环转移。

《报告》强调,下阶段,央行将引导信贷合理增长、均衡投放,盘活存量金融资源,保持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同时,支持发挥政策合力,有效调动经营主体的资金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