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千里“结亲”东乡“特产”走出“深闺”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2喜欢:0

来源: 凤凰网房产兰州站

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农副产品销售渠道单一,使得甘肃省东乡县当地的特色产品“出不去”,进而影响到当地乡亲们的收入。

从2018年开始,碧桂园集团乡村振兴帮扶组深入甘肃省东乡县,和当地村民结对子组伙伴,通过党建帮扶、产业帮扶、教育帮扶和就业帮扶(合称“4 X”帮扶),不仅让羊肉、土豆和刺绣制品等东乡特产通过线上线下销售到国内外,更重要的是让乡亲们的产业更旺了、手艺更精了、眼界更宽了、信心更足了、钱袋子更鼓了……

产业小队——兜里有羊粪

2018年,张韬与东乡结缘,成为一名当地的驻村扶贫人。他带领的团队也从开始的6个人,发展成最多时有26人的规模。邱堃、范晨阳、李锴佩、张维平、闵小伟就是其中奋战一线,倾力扶贫的中坚力量。

张韬给农户讲解种植“陇薯7号”的注意事项 王冰 摄

“也许是贫穷让他们不再轻易信任外人,买卖东乡羊时,农户都只相信熟人进行现金交易。土豆的管护过程为防治病害,需要打药,可农户却坚称祖祖辈辈不打药一样收获……”在一开始的扶贫中,张韬遇到了很多的不理解和困难,由于东乡当地群众文化水平低,观念保守,因此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过程很慢,有时甚至出现抵触的情绪。

在张韬和团队一次次的上门拜访,一次次的耐心讲解下,农户们才慢慢的接受了科学化的种养殖技术,马忠华是村里出了名的养羊大户。“以前总为销路犯愁,现在不担心了,碧桂园统一收羊,价格比市场价还高,我们只管放心的养好羊”他今年准备增加厂房,扩大规模。像马忠华一样的养羊户在东乡随处可见,他们在碧桂园的帮扶下,日子过的更加幸福安稳。

“羊是东乡人最熟悉的产业,也是碧桂园在东乡主要的产业扶贫方式之一。”张韬介绍,为打通东乡羊产销供应链,碧桂园集团与当地政府决定在供应端建立“生产规模化、养殖标准化、品质稳定化和质量安全化”的“四化”机制,以提升东乡羊好品质的硬实力,提升东乡羊品牌,助力当地农户增收致富。

土豆升级——“一网情深”惠民生

“简易的土木房子、光着脚玩的小孩、一个大坑的旱厕及一不小心就会掉入悬崖的道路。”这是范晨阳初到东乡的印象,去年3月东乡县启动土豆科学种植动员工作,他成为了土豆产业的负责人。

范晨阳(中间)慰问困难家庭 资料图

“当地百姓思想的固化,很难接受科学化种植方式,这样来来回回动员了半个月,总算是有80%的人愿意尝试。”范晨阳说,团队通过带领十位土豆种植带头人,去甘肃省农科院渭源育种基地实地考察调研后,当他们亲眼看到科学先进的种植方式后,这才打消掉心里的顾虑。

“还是你们的办法好,没想到种了一辈子的土豆还有这么多学问。”临近国庆节,正是土豆丰收的季节,老百姓望着高科技伴随下收成不错的土豆连连称赞。

“帮扶土豆实现丰收不是碧桂园在东乡的终级目标,要让农户真正拿到实惠才是。”张韬说,碧桂园集团、国强公益基金旗下的碧乡公司收购东乡的土豆作为原材料,加工研制出土豆饼等特色的休闲小食,打造产品品牌、引导培育做大特色产业,真正意义上让优质的扶贫产品走出来,走进寻常百姓家。

入户走访——和百姓打交道要“将心比心”

李锴佩作为碧桂园扶贫小组的一员,负责的工作是入户走访,期间他们遇到过很多有责任心的村干部,其中有一位年轻人让他印象深刻。

碧桂园在东乡开展消费扶贫活动,李锴佩正在向消费者介绍产品 资料图

21岁的白达吾德,是东乡县锁南镇乔文村康沙社社长,八年前父亲因病去世,年少的他早早就扛起了家中的重担,他的身体也不太好,近期刚做完结肠肿瘤手术,现在还在康复阶段。但作为一名基层村干部,白达吾德克服病痛积极配合团队的工作,带领扶贫小组入户走访。“他战斗在扶贫最前线,对贫困户负责任的态度深深地感动了我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李锴佩感慨道。

从2018年8月第一次踏上东乡后,李锴佩的扶贫之路就此开始。慰问村民、开展扶贫活动等,常常加班到深夜,他身上反映出的正是每位扶贫人坚守在第一线的缩影。

传统手工——“绣”出美好生活

负责东乡刺绣产业发展负责人的邱堃说,初次接触刺绣产业,从开始的“一窍不通”到现在对东乡刺绣产品工艺链 “心中有数”,其中的不易只有邱堃自己知道。

邱堃正在联系刺绣坊,进行日常的工作对接。王冰 摄

“照顾子女和公婆、操持家务,喂养牛羊、下地种田……她们是家中最辛劳,但话语权最弱的人。”邱堃说,在当地人的传统观念里,女人抛头露面打工,常被乡邻们视为异类,这无形中加大了扶贫工作的难度,想要致富,先得扭转当地人固守的思想。

东乡刺绣非遗的历史已有几百年,东乡族妇女从小学习刺绣,她们以针线代笔,勾勒出新颖独特的绣花,大胆的配色、形成东乡人专属的艺术表达形式。为了让当地的特色刺绣能更加专业化的走向市场,碧桂园两年多来已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了20余期刺绣培训班,累计培训绣娘一千多人。截至目前,碧桂园已采购、帮销近10万件东乡刺绣产品,总价近170万元。

教育深入村落 ——受助者爱心延续

“从受助者变成助人者,能够帮助别人,回馈社会,可能就是我工作最大的意义。”闵小伟以碧桂园扶贫教育组成员的身份,奔赴在家乡东乡县的村村落落,让每一位孩子踏上求学之路,是他对工作持之以恒的目标。

闵小伟正在记录日常工作笔记 王冰 摄

在工作中,闵小伟坚守着公益初心,用自己的力量温暖着身边的人们。一次家访,有个小女孩受家庭条件限制和传统观念影响,其家人坚决反对小女孩继续上学。

看到小女孩处境和渴望读书的眼神,闵小伟的心中五味杂陈,他不厌其烦的深入小女孩家中,给她父母做工作,同时,将这一事件及时反馈给所在公司。最后,在当地政府和碧桂园集团的协同相助下,小女孩重返校园。

“心生畏忌”——一路艰辛仍一路坚持

路面积雪,导致差点翻车、车辆和人瞬间被埋进满载沙子的大货车旁……回想起这一幕幕的场景,让负责东乡就业扶贫的张维平至今都心生畏忌。扶贫路上的艰辛和危险实实在在的发生在身边。

碧桂园协助开展招聘会,张维平给东乡县委党组成员马自东县长介绍本次招聘的亮点及工作 资料图

张维平行驶的车辆被埋 资料图

让张维平印象深刻的是,刺绣培训是就业扶贫的其中一项,当时,碧桂园邀请到苏州的苏绣老师来授课,当时有好多绣娘想来学习,但受到家中公公婆婆和丈夫的阻挠,导致大量想来学习手艺的绣娘面对机会“望而却步”,张维平三番五次的跑去家中动员,这才让绣娘们实现了精进手艺的机会。扶贫路上面对诸多困难挑战,收获可谓来之不易。

东乡三宝终于走出大山

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张韬和团队的努力下,东乡三宝终于走出大山,在全国各地打响了东乡的品牌,同时,受益最多的还是当地的百姓。

29岁的仓房村妇联主席马俩哈麦就是东乡刺绣就业带头人之一,“依靠自己的手艺去挣钱,总好过一分钱收入都没有。”在她的动员下,仓房村及锁南镇城南社区150多名本村和周边村庄的绣娘,一起承接碧桂园提供的刺绣订单。

像马忠华、马俩哈麦这样的普通东乡人,在碧桂园的帮扶下,日子有了奔头,他们在脚下的土地上,也发挥着自身的价值。

据了解,2018年,碧桂园集团启动乡村振兴行动,与东乡县达成结对帮扶协议,主动承担该县贫困人口的脱贫工作,并且在东乡县成立了碧桂园东乡县精准扶贫乡村振兴部。截至2021年4月底,碧桂园集团累计投入资金超4亿元,在东乡县共实施近30个帮扶项目,助力近6000户脱贫。

全部讨论

2021-05-19 13:36

东乡其实不错的,还没发展起来而已

2021-05-19 13:31

东乡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希望能帮助更多贫困地区

2021-05-19 13:26

坚持是最难的,但是碧桂园做到了!

2021-05-19 13:22

我去过东乡真的变化好大

2021-05-19 13:16

扶贫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要长期的

2021-05-19 13:12

扶贫道路上确实不容易

2021-05-19 13:06

希望国家的贫困人民在2021年真的能过上比现在好好多的日子吧

2021-05-19 13:01

社会上就是需要多年这样子的企业站出来

2021-05-19 12:56

手抓羊肉是啥,应该挺有销路的吧

2021-05-19 12:51

甘肃那边确实是挺贫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