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但对长期投资者来说,如此美好的经济景象却糟糕透顶。尽管两种情况在1954年11月时的市场水平相同,但股票持有者的收益却相差悬殊。如图10-1所示,若假设大萧条从未发生,则在市场顶峰时期投资的1000美元在1954年1月仅变为2720美元,这比实际发生经济危机时投资者的累计收益低了60%。为什么会这样?股利从1929年的峰值跌到1933年的谷底,虽然股利铁幅高达55%,但股票价格下跌更多,所以股票的实际股利收益率提高了,而股利收益率对投资者总收益十分关键。对短期投资者来说,大萧条令1929~1949年的日子确实不好过,而且20年并不算短,但是对坚持下来的投资者而言,当股价最终恢复时,他们在熊市期间所购的额外股份会使其收益飞涨。
在大萧条时期,长期投资者获得收益是以一些投资者被迫出售股票为代价的,后者由于举债购买股票而不得不出售股票,或是更加普遍的一种情况:投资者在恐慌中贱卖股票,并认为从投资中收回部分资金总比一分不剩强,这些抛售股票的投资者最终成为大输家。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到一个重要启示,尽管市场周期令投资者殚精竭虑,却能为股票长期持有者创造财富。这种收益不是通过把握市场实际得到的,而是通过再投资股利获取的。
熊市不仅是投资者忍受痛苦的一段时期,还是投资者通过投资股利获得极高回报的主要原因,股票收益率不仅取决于盈利和股利,还取决于投资者为这些现金流支付的价格。当股票持有者对市场悲观时,那些持有支付股利最票的投资者便成为大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