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不仅是大道至简,投资还是一脉相承。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内容可能有点长,对投资真的感兴趣的朋友,欢迎耐心看完。
今天分享一下,资本对于投资的底层逻辑。资本为什么会热衷于投资某个赛道,又为什么会热衷于炒作某个行业,某支股票,吸引它们去做出投资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任何的投资,在没有产生任何实质性的东西之前,都叫做概念。从概念开始,先要做的一定叫做市场需求分析,分析这个事情,到底是不是成立,市场有多少需求,这才能知道这个事情能做多大。
这就好像有人说要造车,那很明显,车的赛道在国内是几十万亿的级别,在全球是百万亿,甚至千万亿的生意。市场的需求早就不需要去分析了,只要你的车能在品牌,性能,价格上有优势,那这个蛋糕就已经放在那边了。
那如果是之前市场不存在的行业,如何去分析呢?就比如以前没有外卖,没有快递,没有网约车,再往前十几年,都没有网购。那资本就会从潜在需求的数据挖掘做起。资本会先了解这个需求的可行性,先结合海外的更先进发达的国家情况,去做一些调查研究,然后会决定先投一笔钱,去做一定规模的测试。通过规模的增长速度,决定要不要继续投资。
网约车,就是从海外的uber开始,既然海外有这种需求,那国内应该也会有,当海外的Uber开始拓宽中国市场的时候,资本也开始烧钱做测试,生怕错过了大风口。当北上广深的网约车需求被挖掘后,更多的二线三线城市开始测试,一直推广到四五六线小城市,现如今都被网约车覆盖了。
预判市场逻辑,分析海外市场,进行局部测试,最终规模推广。
这四个步骤是绝大多数资本在风投的时候会去做的标准步骤。一级市场的投资,远比二级市场要残酷,九死一生的市场里,很多项目最终会被市场验证失败,最后偃旗息鼓。可以这么说,任何行业的资本投资逻辑,都离不开这四大步骤,这是从无到有的第一步。
那么所谓的第二步,其实就是从一级市场迈向二级市场的资本投资逻辑。
这时候已经有一家成熟的公司,并且成为上市公司了,那上市公司,公开市场的炒作逻辑又是什么,资本又是怎么判断一家公司的可投资价值的?
二级市场本身是没有任何的长线投资理念的,所谓长线投资,是一个结果,而不是一个过程,是一次次业绩验证后,资金长期持有带来的回报,叫做长线投资。
资金在当下,只会考虑一件事,就是买入股票能不能赚到钱,这个才是核心。而能不能赚到钱,取决于有没有其他资金愿意更高价买。资金做的是短期博弈,博弈的就是后续资金不断买入,推高价格,自己能够全身而退,取得盈利。
后续资金入场的动力在哪里,其实也是在于还有没有更后续的资金来买入,带来水涨船高的效应。这个时候,预期管理就很重要了。简单的说,资金之所以追捧某支股票,并不是因为它的业绩好,而是因为它的业绩预期好,因为好的预期会带来好的业绩,股价就有上涨的潜力和空间。
业绩预期不一定要有实质,而是讲的故事,能说服别人,能让他们认为这家上市公司会在未来赚到更多的钱,拥有更庞大的市值,资金并不会看实质,也没法看实质。我们要明白,未来发生的事情,是未知的,是可以做预测,但又无法准确预测的。即便是一家很拉胯的上市公司,也可能会因为自己的某一款产品、某一项能力,突然之间就爆火,产生估值的溢价空间,带来资金的疯狂炒作,从预期直接炒作到泡沫。
资本这个时候,并不会去认真的研究市场有多大,而是会给投资者画饼,这个市场的未来有多大,然后吸引资金来投资,替它抬轿,让它产生投资盈利,然后找到好的时机全身而退。阶段性的套利后,如果股票的上涨逻辑没变,业绩情况也没低于预期的话,就会再找低点入场,继续等待。
资本的一举一动,在二级市场是公开的,成交量就能说明一切,说明资本喜爱那些股票,又愿意在哪里去继续折腾。有钱才会这趟,所以成交量在哪里,机会也就在哪里。选赛道并不是越大越好,而是越活跃越好,百万亿级的赛道,可能同样会“无人问津”,资金自己会去做选择。
股票市场的本质,其实是热点市场,热点就是资金翻滚的地方,也是机会最多的地方。不要太复杂,符合市场大逻辑的情况下,选择最活跃的个股就行了,一定是盈多亏少的。
最后提一嘴,资本不是慈善家,资本入场的目的,就是高价离场,不管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都是如此,从前是这样,今后也会是这样。资本不会傻傻的搞长线投资,终究会有卸磨杀驴的一天,只不过可能当下还没到。即便是价值投资者,也很容易在巨大的涨跌幅面前恐惧,最终做出很多匪夷所思从操作来,很轻易就被骗上、骗下了车。
当你把所有行业的本质看透,业绩的趋势看透的时候,距离投资成功就已经不远了。

$中远海科(SZ002401)$ $中远海控(SH601919)$ $东方财富(SZ30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