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医药 | 行业周报】集采扩面提速预期抬头 优势赛道估值溢价强化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重要提示:通过本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建投”)客户中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参考。因本订阅号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中信建投客户中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您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摘要

市场焦点:国家医保局召开生物制品及中成药集采座谈会

国家医疗保障局官方网站17日发布消息称:7月15-16日,国家医疗保障局有关司室召开座谈会,就生物制品(含胰岛素)和中成药集中采购工作听取专家意见和建议,研究完善相关领域采购政策,推进采购方式改革。

国家层面释放集采扩面信号,但落地不易

本次出现非过评品种在国家层面集采方案的讨论,背后体现的是国家希望加快集采扩面的信号。但是非过评品种的集采,最大障碍来自于质量标准的确定及评价,我们认为从探讨到落地的时间会比较长。今年医保局的重点工作仍然在第三批化药集采和冠脉支架的集采,对于非过评品种的集采方案形成不会那么快。比较现实的做法,也是多方讨论、谨慎推进及地方先行。

结合产业实际,预计集采领域重点会聚焦:胰岛素、生物类似药及非独家中成药

综合考虑供应保障能力等多个方面的因素,我们认为目前较为实际的生物制品及中成药集采范围比较有限,预计集采领域重点会聚焦:胰岛素、生物类似药及非独家中成药。而血制品、疫苗及中成药独家品种暂时不适合进行集采。

对板块影响:短期波动正常,长期看强化优势赛道估值溢价

前期医药板块涨幅较大,短期受情绪影响有所波动比较正常。从化药集采结果看,中长期带来的是创新药品种的快速放量和格局分化加剧。集采扩面带来的影响也一定是继续强化优势赛道的估值溢价。我们继续看好创新药、创新器械、CXO、医疗信息化、疫苗、连锁药店及医疗服务赛道的投资机会。

疫情跟踪:全球新增确诊持续走高,北京下调应急响应级别

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数据,目前全球确诊患者达到1429万,7月19日新增23.3万例,6月以来每日新增患者数量持续走高。目前美国、巴西、印度、南非等国新增患者人数不断新高。7月19日,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陈蓓宣布,自7月20日0时起,北京市应急响应级别由二级调至三级,各类休闲娱乐场所将逐步放开。我们认为未来国内仍需要关注输入性风险,新患完全“零增长”的可能性很小。

风险提示

政策进度不确定。疫情进展超出预期;集采、医保控费政策比预期严格;新药研发进展不及预期;企业业绩不及预期。

本周重点讨论:如何看待生物制品及中成药集采对行业的影响

本周市场关注的焦点在国家医保局召开的生物制品及中成药集采座谈会。国家医疗保障局官方网站17日发布消息称:7月15-16日,国家医疗保障局有关司室召开座谈会,就生物制品(含胰岛素)和中成药集中采购工作听取专家意见和建议,研究完善相关领域采购政策,推进采购方式改革。

国家层面释放集采扩面信号,但落地不易。此前已经公布的集采政策中,主要基调为“过评品种由国家负责集采,非过评品种鼓励各地创新招采方式”。这次出现非过评品种的集采方案的讨论,背后体现的是国家希望加快集采扩面的信号。但是非过评品种的集采,最大障碍来自于质量标准的确定及评价,业界和专家的争议都会很大,我们认为从探讨到落地的时间会比较长。今年医保局的重点工作仍然在第三批化药集采和冠脉支架的集采,对于非过评品种的集采方案形成不会那么快。我们认为比较现实的做法,也是多方讨论、谨慎推进及地方先行。

结合产业实际,预计集采领域重点会聚焦:胰岛素、生物类似药及非独家中成药。综合考虑供应保障能力等多个方面的因素,我们认为目前较为实际的生物制品及中成药集采范围比较有限,预计集采领域重点会聚焦:胰岛素、生物类似药及非独家中成药。而血制品、疫苗及中成药独家品种暂时不适合进行集采。

国内医院端胰岛素竞争格局以跨国公司为主,集采有利于国产厂家。医院端来看,国内胰岛素市场以跨国公司为主;二代胰岛素如果考虑基层市场,国产厂家份额会有提升。但三代仍以跨国公司为主,甘李药业在三代产品上是国产厂商最为领先的一家,通化东宝在去年底获批甘精胰岛素、预计今年底获批门冬胰岛素。胰岛素集采我们预计国产几家龙头在产能上有一定保障,但难点仍在质量标准评价上。

目前符合集采要求的生物类似药数量极其有限。就目前上市数量看,生物类似药符合集采要求的主要是三个品种:阿达木单抗、贝伐珠单抗及依那西普。利妥昔单抗类似物上市仅一个厂家,短期看还不符合集采要求。

对板块影响几何?前期医药板块涨幅较大,短期受情绪影响有所波动比较正常。从化药集采结果看,中长期带来的是创新药品种的快速放量和格局分化加剧。集采扩面带来的影响也一定是继续强化优势赛道的估值溢价。我们继续看好创新药、创新器械、CXO、医疗信息化、疫苗、连锁药店及医疗服务赛道的投资机会。

未来3-5年的时间维度看,我们继续推荐互联网医疗产业链的公司。作为唯一深度持续覆盖医疗信息化的医药卖方,我们继续坚定长期看好这一赛道。为什么我们从去年开始持续深度研究这个行业?主要基于几个方面的考虑:①自上而下的政策红利:疫情成为重要催化,后疫情时代政策红利仍将持续;②在医保控费和新技术的推动下,医院必将更加关注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运营效率的提升,而信息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工具;③预计Q2行业整体订单环比将有明显恢复,互联网+及医保订单是亮点,我们预计二者将分别带来200亿及100亿以上的潜在市场空间;④近年来,互联网或保险巨头纷纷参股或控股医疗信息化头部公司,亦说明其重要的产业价值。

下半年投资策略:医药投资的新常态---寻找防疫与增长的平衡

医药投资的新常态:寻找防疫与增长的平衡。全球新增确诊人数持续走高---美国回升,南半球不断创新高,国内输入性风险高企。5月底以来,全球每日新患数量维持在10万人以上,且有持续走高趋势,考虑到全球人口流动及新冠病毒传播特性,我们认为未来国内新患完全“零增长”的可能性很小。未来不排除多次出现类似北京疫情的情况。“早诊早隔离”的精准防控政策,可能是较为实际的选择。

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医药投资的变与不变。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医药投资的长期变化主要体现在:精准防控利器------检测试剂的持续需求、疫情暴露出的医疗新基建投资需求、疫苗及相关药物研发的需求、互联网医疗的兴起。而不变的仍然在于刚性的需求及永恒的创新。

二级市场的中美对比:头部公司存空间,细分赛道待挖掘。2020上半年医药行业表现优异,跑赢大盘32.87个百分点,美股医药股亦跑赢市场。中美对比看,A股上市公司数量和头部公司集中度还有提升空间。从美股经验看,创新仍是医药行业的长期投资主线。受益于国家对于创新药研发的鼓励以及Biotech公司的兴起,A股市场对于创新药及其产业链投资的认可度正在逐步提高,后续创新器械等细分领域仍有大量潜力可挖。

我们维持近期的观点,目前应思考的核心问题是下半年行业景气度的演变。我们认为下半年,在疫情防控的同时、行业会进一步进入常态化发展。在此背景下,我们可能会陆续看到比上半年更加密集的产业政策重启,包括第三次药品集采方案、高值耗材国家集采试点及新一轮医保目录谈判等政策。所幸这些政策基本都在市场预期当中,因此对板块的冲击相对有限。拥抱高景气主线仍然是目前最好的应对策略之一,这些主线中的核心标的业绩兑现情况及长期成长逻辑较为乐观。我们继续看好创新药、CXO、仿制药产业链上游、疫苗、医疗器械、医疗信息化、连锁医疗及药房等赛道。

防疫与经济两难背景下:精准防控可能是最实际的选择

全球新增确诊人数持续走高,北京下调应急响应级别

全球新增确诊人数持续走高:美国、南半球不断创新高。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数据,目前全球确诊患者达到1429万,7月19日新增23.3万例,6月以来每日新增患者数量持续走高。增长患者人数较多的国家有:美国单日新增患者6.4万例,印度新增3.9万例,巴西新增2.9万例,南非新增1.3万例,俄罗斯新增6214例。目前美国、巴西、印度、南非等国新增患者人数不断新高。

难以平衡的两极: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受到国内经济发展和就业的压力,目前大部分国家都在逐步放松疫情管制。德国、意大利、英国等疫情高峰已经过去的国家解封进展较快;美国由于新冠病例及住院患者激增,6月25日多州暂停或推迟进一步重启经济的计划;巴西、印度等仍处于疫情高峰阶段的国家相对管制严格,但也在尝试逐步放松管制。

北京疫情基本结束,新疆出现新的疫情,国内仍需关注输入性风险。自7月7日起,全国已连续多日没有本土新增病例。7月19日,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陈蓓宣布,自7月20日0时起,北京市应急响应级别由二级调至三级,各类休闲娱乐场所将逐步放开。乌鲁木齐在上周出现新的疫情,借鉴北京经验以及考虑西部地广人稀,我们预计此次影响将较小。5月底以来,全球每日新患数量维持在10万人以上,且有持续走高趋势,考虑到全球人口流动及新冠病毒传播特性,我们认为未来国内仍需要关注输入性风险,新患完全“零增长”的可能性很小。

“早诊早隔离”的精准防控政策,可能是较为实际的选择。此次疫情发现较早,依赖于政府强力介入、早诊早隔离政策的严格执行,北京疫情基本稳定。我们认为北京迅速加强防控措施,目前疫情基本稳定。未来,依据不同区域风险级别进行分类管理的精准防控可能是较为实际的选择。

本周行情:整体跑赢大盘,生物制药、CROCMO子行业表现较好

本周医药指数下跌1.65%,万得全A指数下跌4.51%,医药指数整体跑赢大盘2.85%,另外本周上证指数下跌5.00%,沪深300下跌4.39%。2020年以来,医药指数上涨49.03%,万得全A指数上涨16.34%,医药指数整体跑赢大盘32.69%。上证指数上涨5.38%,沪深300上涨10.94%。

在28个行业中,本周医药板块涨跌幅排在第7位,2020年涨跌幅排列在所有行业第2位。

截至2020年7月17日,医药板块估值为55.69倍,沪深300估值为13.72倍,万得全A指数的估值为21.17,剔除银行后全部A股的估值为25.55倍,医药板块估值整体处于历史中高位。估值溢价率方面,相对于剔除银行后全部A股的溢价率为117.99%,估值溢价率上升。

子行业方面,本周11个子行业有涨有跌。生物制药(+2.29%)、CROCMO(+1.01%)子行业涨幅较大,医药分销(-5.48%)、IVD(-8.13%)子行业涨幅较小。2020年以来,11个子行业全部上涨,其中IVD(+89.98%)涨幅最大,医药分销(+9.26%)涨幅最小。

个股方面,本周涨幅前5分别为金达威(+39.69%)、冠昊生物(+35.86%)、健康元(+21.86%)、创新医疗(+17.62%)、英科医疗(+16.89%);本周跌幅前5分别为赛升药业(-22.31%)、迈克生物(-21.87%)、中源协和(-21.73%)、振德医疗(-21.51%)、宝莱特(-20.35%)。

资金配置:Q1基金超配医药,资金避风港属性凸显

2020年一季度资金配置比重大幅提高。公募基金一季度整体医药持仓比例在14.46%,较前一季度提高3.54个百分点,剔除医药基金以后的持股比例约为10.95%,较前一季度提高3.18个百分点。拉长来看,目前基金持仓比例为2015年以来的高位,但低于2013-2014年的峰值。Q1基金超配医药,资金避风港属性凸显。

从持有的个股看,公募基金仍然偏好细分市场龙头。目前持有基金数前五名分别为:创新药龙头恒瑞医药(864),医药消费龙头长春高新(489),医疗器械龙头迈瑞医疗(445),医药外包龙头药明康德(257),疫苗龙头康泰生物(185);持股市值前五名分别为恒瑞医药(303.8亿)、迈瑞医疗(208.7亿)、长春高新(186.9亿)、康泰生物(90.0亿)、眼科连锁龙头爱尔眼科(76.7亿);持有流通股比例较高的前五名分别是大参林(25.9%)、祥生医疗(23.0%)、天宇股份(21.8%)、康泰生物(21.6%)、健帆生物(21.3%)。

从持股变化来看,一季度公募基金在创新药、疫苗、器械、原料药以及抗疫获益公司上加仓较多。持股基金数增加的前五名分别为迈瑞医疗(+242)、恒瑞医药(+160)、长春高新(+130)、智飞生物(+113)、康泰生物(+106);持股市值增加的前五名分别是迈瑞医疗(+122.2亿)、恒瑞医药(+64.7亿)、康泰生物(+43.2亿)、长春高新(+34.7亿)、华兰生物(+33.3亿);持有流通股比例增加的前五名分别是:英科医疗(+20.7%)、天宇股份(+19.6%)、祥生医疗(+18.4%)、一品红(+9.7%)、普洛药业(+9.1%)。

中信建投医药近期报告及盈利预测表

【如需全文请联系对口销售经理或研究员】

风险分析

疫情进展超出预期,影响企业经营;集采、医保控费政策比预期严格;细分行业竞争激烈程度高于预期;新药研发进展不及预期;企业业绩不及预期。

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行业周报:集采扩面提速预期抬头,优势赛道估值溢价强化》

对外发布时间:2020年7月19日

报告发布机构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贺菊颖,执业证书编号:S1440517050001,香港证监会牌照中央编号:ASZ591

研究助理:阳明春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菊颖医药观察)为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建投”)研究发展部医药行业研究团队运营的唯一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中信建投不因任何订阅或接收本订阅号内容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建投的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中信建投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于中信建投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订阅者若使用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而对其中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误解。提请订阅者参阅中信建投已发布的完整证券研究报告,仔细阅读其所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

中信建投对本订阅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订阅号中资料、意见等仅代表来源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研究观点可依据中信建投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布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中信建投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订阅号中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观点。

本订阅号发布的内容并非投资决策服务,在任何情形下都不构成对接收本订阅号内容受众的任何投资建议。订阅者应当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订阅者根据本订阅号内容做出的任何决策与中信建投或相关作者无关。

本订阅号发布的内容仅为中信建投所有。未经中信建投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发布或引用本订阅号发布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亦不得从未经中信建投书面授权的任何机构、个人或其运营的媒体平台接收、翻版、复制或引用本订阅号发布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版权所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