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美茅台”华熙生物风光不再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4回复:10喜欢:0

2023年8月30日,医美龙头华熙生物发布了其2023半年报,引起了广泛关注。半年报显示,华熙生物的录得营收30.76亿元,同比增长4.77%,但增收不增利。

公司的归母净利润为4.25亿元,同比下降了10.27%。这是自2019年上市以来,华熙生物首次出现净利润负增长的情况。同时净利润率进一步下跌14.33%,为13.81%。

与其他医美原材料竞品相比,华熙生物的表现更加不如人意。爱美客昊海生科锦波生物巨子生物等均实现了营收与净利润双增长。例如,同期爱美客实现营收14.59亿元,同比增长64.93%;净利润为9.64亿元,同比增长64.66%。昊海生科的增长情况也不容小觑,其营收达到13.13亿元,同比增长35.66%;净利润更是同比增长了188.94%。

作为医美行业的龙头,华熙生物为何却在竞争中踟蹰不前?

回到半年报,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即华熙生物四大护肤产品条线:夸迪,BM肌活,润百颜,米蓓尔)是华熙生物的主要营收来源,占比达63.92%。然而,2023上半年,该业务板块的收入下降了7.56%,达到19.66亿元,毛利率也降低了4.25个百分点,仅为74.49%。四个品牌的营收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BM肌活跌幅最大,达到了29.62%。近期品牌授权的淘宝渠道商店铺不断清仓促销米蓓尔全系列产品,从业人员透露该品牌团队大换血,原团队人马纷纷出走。米蓓尔前半年营收2.17亿人民币,同比下滑16.81%。

华熙生物将自己目前所处的困境归咎到了整体消费疲软,消费者购买意愿趋于保守,品类高速增长的红利期已过。把时间倒回四年前,2019年11月,华熙生物在科创板上市。依托医美护肤消费狂潮与全球最大的玻尿酸生产企业之一的身份,一度成为科创板市值前十的热门股票。

医美行业一直以高利润而闻名,原材料亦是如此。以玻尿酸为例,中国玻尿酸供应量曾占全球总量的85%左右,仅华熙生物一家就占据全球玻尿酸原料的44%。玻尿酸的暴利也备受关注,国产玻尿酸的价格大约在1000-2000元,而成本仅为20元,高额的利润为其日后的腰斩埋下隐忧。

华熙生物是否真正拥有核心技术?

从2019年到2022年,华熙生物的研发费用占收入比重4.98% - 6.1%。虽然研发费用占收入比例逐渐上升,但仍然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这在护肤品行业并不罕见,欧莱雅研发投入也仅为3%,又例如今年上市的医美敷料大厂敷尔佳研发费用不足1%也曾惹起争议。但与研发费用相比,华熙生物销售费用占比居高不下,甚至远高于横向竞品。

华熙生物的成功故事起源于玻尿酸原料,但随着原料市场饱和和玻尿酸下游市场的竞争加剧,公司不得不转向功能性护肤品和口服玻尿酸食品如玻尿酸饮用水及“黑零”等。这种内部战略调整的失误,加上外部监管趋严,使得华熙生物深陷泥潭。

遥想2021年,华熙生物业绩井喷,股价一度飙升至313.48元/股,市值近1500亿。然而目前华熙生物股价已跌至每股90元,较高点下跌了70%以上,市值抹去近千亿。华熙生物急需一个新故事新支点,重新定位自己,重新入场时殊事异的医美新格局。

全部讨论

2023-09-15 16:24

2023-09-15 16:21

👍👍👍

2023-11-05 06:28

该公司主营业务杂乱,到处投资扩大规模,心气比天大,理想比天高。

2023-09-19 22:37

急需一个新故事新支点

2023-09-16 13:01

支持!!

2023-09-15 23:10

2023-09-15 16:47

2023-09-15 16:46

2023-09-15 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