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者,到底需要“懂”什么

发布于: Android转发:3回复:9喜欢:13

网页链接

价值投资者,到底需要“懂”什么

价值投资有句话很重要,我们经常挂在嘴边,估计进入股市三年以上的人,没人不知道的。那就是不懂不做。

段永平和巴菲特共进晚餐时,他问巴菲特在投资中不可以做的事情是什么?巴菲特说:不做空,不借钱,最重要的是不要做不懂的东西

段永平说,这些年,我在投资里亏掉的美金数以亿计,每一笔都是违背老巴教导的情况下亏的,而赚到的大钱也都是在自己真正懂的地方赚的

但是说实在话,我是2023年看了散户乙老师的发言后,才慢慢理解、真正理解、醍醐灌顶的理解不懂不做的真正内涵,颠覆了我原来以为的认知。

作为价值投资者,如果没有实业经历,没有特殊才能,只是一个坐而论道的键盘侠,究竟需要懂什么?怎么才算懂?

一、价值投资者的“懂”,不仅仅是看懂企业的财报

巴菲特在办公室的工作,主要是看财务报表,他作为价值投资的泰斗,足以说明懂财务很重要。

但话又说过来,一个专业会计并不会成为投资高手。如果懂财会就会投资,那么会计师就是最吃香的职业,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实践证明,价值投资融合多方面的综合能力。除了基本的财务知识,主要看是否理解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这决定了你在买什么公司,以什么价格买入后、能否正确面对企业的业绩波动和市场价格波动,并长期持有。

在散户乙的发言中,提到一个词叫“呆会计”。

什么叫呆会计?就是纸上谈兵,抱着财务报表敲打计算器,完全脱离企业经营实际,毫无战略思维和眼光的数据分析师。

这样的人做做会计、审计等工作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仅仅依照数字做投资决策,就是避重就轻,容易误入歧途,害人也害己。

实际上,能看懂财报也很好。尽管段永平说自己很少看财报。但别忘记了,他还说过,他是不看财报,但是感兴趣的公司他会安排其他人看。我们能安排谁?

散户乙说,他学习读财报的目的也很简单,它是投资的辅助工具,必须有所了解才行,绕不过去。但是,散户乙在读财报时,只在意投资中涉及企业的几个关键数据,能看懂并理解其内涵意思就行了。不耽误他赚大钱。

巴菲特每天在看财报,看财报说白了就是“定量”,如果他看到一个有吸引力的财报,就会让助手送上这家公司历年的财报,他会仔细研究。

能看懂财报关键信息是必要的,但是这不是决定性的,最重要的是对生意的理解。

二、价值投资者的“懂”,主要是懂公司的长期生存时间

价投讲复利,复利随着时间的延长才能体现核威力,所以要长持。没有了时间,就无法计算回报率。

巴菲特接受采访时,有人问他,对比尔·盖茨评价这么高,又很信任他,为什么没买微软的股票?

巴菲特说了一下大致意思的话:我看不懂微软的股票,我对高科技也比较陌生,而价值投资最重要的是不懂不做,所以我就没买。

言外之意是,他不投微软,是因为看不懂。

巴菲特最后的这话,你就需要仔细品味了。

比尔盖兹是微软的创始人,这世界上没人比他更懂微软。巴菲特是比尔盖兹最好的朋友,他两个人经常一起做私人飞机和游艇旅游,周游世界,一起参加活动,一起玩耍,两人又经常促膝谈心,他俩是世界上绝顶聪明的人,又极具表达力和说服力。

巴菲特作为一个投资家,盖兹作为一个企业家,我不信他们不交流微软的生产经营,怎么巴菲特就会不懂,巴菲特不懂,其他人想弄懂就更没有条件。

显然,这个“懂”并不是大多数人理解的“懂”。相反,可以确定的是,巴菲特正是与比尔盖兹深入交流,彻底搞懂了微软后,才知道自己不能长期投资微软。巴菲特有特别懂盖茨,所以才把几百亿资金,交给他做慈善。

这里边蕴含着另一层意思:不懂不做≠懂了就做。

巴菲特为什么说不懂呢?你认真看他的讲话,最终明白他不懂的是:微软的存活时间。

比尔·盖茨说:无论微软将来变成多大,他距离死亡都只有18个月。这里边有个摩尔定律在里边。

巴菲特不知微软能活多久,在价值投资者的收益公式中,没了时间,复利就不知道该给多少次方。

散户乙说,“价值投资者口中所谓的看不懂,其实就是无法给投资标的定量”。时间,是定量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虽然微软是个大牛股,但巴菲特至今说他不后悔,因为他看不懂微软。

巴菲特岂止错过了微软一个,他错过了太多太多牛股,但一点没耽误他成为投资领域的最伟大人物。而那些把握了很多伟大公司的投资者,最多就是巴菲特的陪衬,没一个回报率能赶上他。

巴菲特说,“我们没有任何办法击倒泰森。我是一个非常现实的人,我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而且我喜欢我的工作。也许成为一个职业棒球大联盟的球星非常不错,但这是不现实的。”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他那看似僵化的投资原则,让他错过了无数的牛股,却成就了他这个最伟大的投资家。

投资不是竞技游戏,你只要安全跨过“一尺栏”就能赢。

三、价值投资者的“懂”,是懂投资标的的长期最低回报率

有人问段永平,什么叫懂企业,什么是真正的懂?

段永平:其实没人懂所有的企业,所以没有懂企业的说法,但可以有懂某个或某几个企业的说法。不懂企业的人是很难懂企业的,不懂这句话的人也很难懂这句话。但要懂这句话可能需要很多年的理解,而且很多年也未必就一定懂。不过,如果把企业看成一个在出租的房子或商铺,也许能对理解有点帮助?

段永平老师的话,你要仔细品,话中有话。他想表达的是不懂不做,是有底线收益率的,就像租房子,一年租金多少,你不会不知道吧。

散户乙的投资理念,是宁可一鸟在手的。他介入研究公司时,要看历史数据,包括若干年前的净利率、毛利率、负债率、股东回报率。他对净资产收益率和股息率,根据企业历史算出一个平均数预估一下最低回报,这个平均数包含了历史上的好年景和差年景。就像租房子一样。

这个回报率是否满意,我们自己心中也有个锚。如果满意,就可以推测一下这个企业在未来若干年是会更好?还是更差?

这个就涉及生意模式,如果是好的生意,判断是否能持续赚钱,是相对容易的事。

比如2014年的时候,高端白酒前十年的回报率我们满意。那下一个十年,居民收入会更高还是更差?消费是否会升级?这个是相对好判断的。如果判断是更好,价格合适就可以买入了。

受个人能力制约,一个人懂的符合投资条件的企业非常稀少。幸运的是,我们不需要懂很多企业,三年一个好主意就可以了。关键是一旦发现,绝不手软。

段永平也说,其实我知道的东西少的可怜。我就知道巴菲特这条路很好,肯定可以到罗马,可老是有一堆朋友问我索罗斯那条怎么样,还不许我说我不知道。我是真的不知道。总的来讲,看准了出手就要狠。似懂非懂很难下手狠。耐心等待总是有机会的。

段永平说:一个押5%的人和一个押身家的人,功力差了20年。

对懂的公司,除去必要的日常开支外,敢于把身家投资在自己看好的股票上,如果成功,一轮下来,你的身家有一个改变。

当然,投资什么股票,能否成功,是对一个人综合投资能力的检验。押上身家,自然要严肃、认真、慎重地对待投资对象。

但股市就专治各种不服,如果不懂就做,亿万身家很可能几个回合下来就腰斩。

巴菲特说过,他一生当中有很多次很集中,甚至达到100%。碰上一个是一个,反正赚钱也不需要有很多目标。

我们不要这山看着那山高,不要盯着天天涨停板的股票,不要纠结懂的太少,只要有几个企业足够简单你懂了,它的几个关键的参数又符合你预期的投资回报率,就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全部讨论

06-16 11:15

生意模式、企业文化、合理价格

06-15 10:13

宁可错过,也不做错。一直相信巴菲特来a股一样可以取得好的成绩,只是不可能达到在美国的那种成就,但也绝对傲视群雄

段永平也说,其实我知道的东西少的可怜。我就知道巴菲特这条路很好,肯定可以到罗马!

菜鸟也有菜鸟的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