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户乙:如何选股篇(汇总)

发布于: 修改于:Android转发:10回复:11喜欢:115

散户乙:如何选股篇

网页链接

(1)2021.10我选股主要看以下几个指标

(2)2021.11我为什么没投资新兴行业?

(3)2022.02我选股,一开始就尽可能的立足于企业长期价值

(4)2022.04.04我选股的10个思维重点

(5)2023.02我选股看重它每年的股东权益回报率

(6)2023.03我选股的5个条件

(7)2023.04关于负债50%的标准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8)2023.05甲乙丙类股票。显性风险、隐性风险

(9)2023.06选股的负面清单和经验之谈

(10)2023.10我选股偏重定量,有很多备选股,还没买是当前股价不够便宜

(11)2023.10我不太愿意买夫妻店和私人大股东说了算的企业

(12)2023.11无论成长股还是收息股,最后都落实在回报率上

♣2021.10我选股主要看以下几个指标

1,净资产收益率。因为这是决定我长期投资回报的重要参数。

2,总资产收益率。两者越接近越好。这不单是检验净资产收益率成色,也决定了该股的净资产收益率是否适用作投资长期回报率的参数。

3,业绩长期的稳定性。也是保证净资产收益率能长期稳定。如果业绩波动大,就要看下历史最低会到多少。有了最坏打算垫底,其他就不在话下。

符合上述三条的公司,大多数

4.现金流都不错。

5.分红率也比较高。如果这两个不行,我也不要。这基本就把造假公司也排除了。

最后,符合我的条件了,就要看下6.股价比净资产高出了多少。这决定了我拿到的股息率,以及,我多久可以真正开始以净资产收益率来得到投资回报

以上就是我的笨办法。

你看,我这三个主要指标就排除了银行,地产,保险,以及高负债公司。除此之外,对其他,比如是什么行业,以及是民企国企就并没有什么区别对待。单看股票你会觉得白酒和煤炭不搭界。但我当初选老窖就是这么选的。如今的神华也是这么选的。标准没变。

♣2021.11我选股为什么没投资新兴行业?(2021.11.3)

新兴行业意味着新的巨大市场,新的方向,新的未来。

如果你看了我前面写的:我的选股笨办法。你就会明白,我选股是需要:

长期净资产收益率,

长期总资产负债率,

长期业绩下限是多少,

长期净现金流,

长期分红情况。

而这些数据,新兴行业都还没有,对我来说,也就失去了选择标准。对新兴行业的描述往往过于宏观:未来多少万亿的市场。

而投资是要具体到一个公司。宏观和具体,两者的区别巨大。比如回到几十年前,电脑就是个划时代的产业,未来市场巨大。但后来生产电脑并不是一个好生意,竞争也很残酷,利润微薄。回到百年前,飞机的出现让世界变小,也是巨大市场,如今几百家飞机生产商就剩两家主要的公司。如果你当初贸然投资飞机,能选中这两家也是需要运气。手机也是如此,经过了摩托罗拉时代和诺基亚时代。匆忙的选择,往往是选了前期的牺牲者。投资,还是要让子弹飞一会。别急!

♣2022.02我选股,一开始就尽可能的立足于企业长期价值

在不同的人眼里,风险是不同的。

更确切的说:买入时的态度,决定了你看风险的角度。

(一)如果选股时的标准是基于公司本身的长期价值,把买入股票当做是买入了公司的一部分。那么,凡是不影响公司长期价值的,都算不上风险。

再拓展一下,遇到影响公司短期业绩的突发事件,且造成股价大幅波动,就是买入的机会。

这种情况的风险如何规避?也就是如何避免自己选的公司会出现长期价值受损的事件发生?

其实是没有一种具体的方法来做到的。只能说:你对企业长期价值的理解能力,对所处行业前景的理解能力,决定了你控制风险的能力。

如何提高自己控制风险的能力?途径有两个:第一是,不断的学习,“正确”的思考,提高自己的选股能力。第二是,选简单、容易看得懂的企业和行业。

即使这样,也不可能完全控制风险,还必须保持现金流。最后,就看国运和个人的运气了。

(二)如果你选股的态度是基于未来股价的表现,那股价的波动就是风险。这里面还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选股完全基于股价的,股价涨了等于好股,股价跌了等于坏股。还有一种选股,是通过判断公司未来业绩来预测股价的涨跌。无论如何,只要买股时是基于未来股价的涨跌,股价的波动就是风险。

如果买入时考虑的重点是随后的股价涨跌,就会把股价的波动当做主要风险。

要规避这种风险就必须知道引起股价波动的主要原因,我想了下,大概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公司业绩波动。2,行业周期变化。3,市场热点转化。4,股市牛熊。5,公司暴雷。

要规避股价波动带来的风险,就要在上述几个方面下功夫。

比如,不停的根据相关数据测算公司短期业绩,根据各方面的蛛丝马迹判断行业周期拐点,注意政策导向找准风口买到赛道股,根据宏观环境、利息走向、美元趋势、地缘政治等判断股市牛熊,等等。

不怕各位笑话,我以前投资就是侧重这些方面的,那时的自己很忙,也很紧张,睁大眼睛,竖着耳朵,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这样做能否控制风险呢?回头看,有时似乎是躲过了一些下跌,但也错过了很多的上涨。由于股价和基本面并不完全同步,搞不好,还会左右挨耳光。

最主要的是,如果仅仅根据短期业绩等财务数据,而缺乏对行业和企业价值的深刻理解,就会选到类似突然少了几百亿的康美和盲目扩张的恒大这样的股票,如果仅凭市场的风口和热点,更会选到乐视网这样的股票。

换句话说,以短期股价的涨跌为导向选股,其实是一开始就放任或者忽略了主要风险。而随后的所谓控制风险,都是靠碰运气的后手。

比如雪球某知名人士曾买过乐视网,虽高位跑了赚到一笔。但运气这东西,不能依赖,更不能作为防范风险的手段。

如果一开始选股时就立足企业,即使选到了泸州老窖这样并不突出亮眼的公司,随后,即使你的运气差到极点,在2008年大牛市的最高点76块买入,又经历了2014年的大周期,又经历了丢钱的暴雷,也经过了新冠的社交停摆,依然不改企业的长期价值。

所以,我现在选股,一开始就尽可能的立足于企业长期价值,在这个角度上尽可能的把风险考虑的清楚全面一些。这时,股价的波动就显得没那么重要。我就可以悠闲一点过自己的生活。

最后说明一下:我和大家一样,既不是大V更不是权威。仅仅是一个正走在投资路上的散户,一切都还在摸索学习中。我的话仅仅是我个人认知下的一点感受,供你参考,千万别当成令箭!

♣2022.04.04我选股的10个思维重点

为什么对我来说:买股票就是买了公司的一部分。这句话最重要?因为这句话对我来说,意味着走到了另一条路上。我的所有思考将发生改变。把目光从聚焦市场改为聚焦公司。

我买了公司的一部分,就是真正的股东,这时我的思维重点就是:公司长期能给我带来多少回报。

第一:公司所在行业长期会如何?

第二,公司长期会如何?(很多公司与行业不同步甚至反向哦)

第三,公司长期股东权益回报率是多少?

第四,目前股价买入(唯一与市场有关的因素)何时可以低于净资产?

第五,公司负债率多少?毛利率多少?公司是以净资产赚钱还是靠负债赚钱?公司的盈利能力是否脆弱。

第六,很多人担心小股东没决策权,赚了钱你又没分配权,把自己当股东不现实。所以我很看重分红率。

第七,既然以公司盈利为自己回报。那你持有一年,就得到一次,持有两年就得到两次,持有N年就得到N次。当然是持有越久得到回报越多。

第八,上述这些都看懂了后,得出的回报率比你目前目所能及的其他投资回报率高,就买入。看不懂的,也就有了:不懂不做。这一重要原则。

第九,现价你觉得很划算,可以买入了。然后再出现大跌,就有了另一条重要原则:别人恐惧我贪婪。

第十,当你看到每年公司都在按照你的预期盈利,保证了你当初投资公司的回报率,也就有了另一个重要的原则:股价波动不是风险。

总之,你所能说出的价投所有重要原则,都由此派生出来的。

♣2023.02我选股看重它每年的股东权益回报率

看似差不多的动作,背后的逻辑却不一定相同。

很多朋友对价投的评价是:有耐心,能熬。能熬到股价大涨时抛(卖)出。因此,仅从买入——持有——抛(卖)出这一系列操作看,价投比短线交易者在持有环节多了份“耐心”。比平常人更能耐得住寂寞,更能忍受股价波动的痛苦。

我以前也是这么认为的。

当后来我加入价投行列后,我才知道,我买入并持有的目的并不是:耐心等待可能出现的高股价。而是因为我看重它每年的股东权益回报率。这个回报率每年财报都会有,必须以年为单位长期持有,才会获得复利。持有期间即不寂寞,也不痛苦,更不用“熬”。

那为什么价投长期持有靠内生性增长的公司,经常会获得股价暴涨的机会呢?

因为可以靠内生性增长的公司,其股东权益回报率具有持续维持较高的特点。如果短期内大家不太注意,或者因突发事件蒙蔽而忽略,或者因上次暴涨后的消化期。

但时间一久,每年分红除权会导致股价降低,每年的留存利润又会导致股东权益提高,此消彼长,股东权益回报又可维持高位。市场就会出现投资者买入可以获得奇高收益的现象。

而股市里永远不缺第一层思维的人,当这种苗头刚一出现,股价就会遭到哄抢。只有股价涨到远高于股东权益的价格,才会降低回报率至市场平均水平。这就是股价上涨的本质。

而哄抢的人就和他们当初意识不到这个股的好一样,他们也意识不到股价暴涨会导致另一极端:收益率大幅降低到市场平均收益率以下。价投这时却可以经过评估,要么抛(卖)出,要么继续持有。

以己度人要不得。生活是如此,投资也是如此。

♣2023.03我选股的5个条件

这几年的分红看来要找新的投资目标了。希望大家踊跃荐股,我用我的标准筛选,我们资源共享,共同致富。刚把大家的荐股抄了一些,还有一些等会继续。

我的选股大致有以下几个条件:

1,负债率超过50%是个警戒线,要仔细看下是咋回事,如果是靠长期高负债经营的,一般就不要了。

2,经营历史太短的,没有历史参照的,就不要了,如果数据不错的,可以列入观察长期跟踪。

3,净资产收益率比较高的、一般能达到15%以上的要重点关注,收益略低、但股价接近净资产、且分红较高的也可关注。

4,我倾向于生意模式比较简单可以大概长期预期的公司,我一般不太分行业。

5.民营企业我一般又会特别慎重一点,最后真要下重手,心里总是有点忐忑。比如分众和嘉化这种还不错的公司。

符合以上四条的,我大致可以定量了,列入长期观察,等待回报率合适的机会。有些公司我会时不时的念叨念叨。

我目前不太奢望找一个当下很小、不起眼,未来能发展壮大的优秀公司。我没那个慧眼,也不是业内人士。

我最后的选择应该是各方面都比较稳妥,看似平庸,但长期收益尚可的公司。而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好公司,就只能心里阴暗的等他出黑天鹅的时候了。

♣2023.04关于负债50%的标准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我的选股条件都是泛泛的谈,只是个大原则。具体问题一定要具体分析。

比如,这两天在看到格力负债70%时心里一惊,中国建筑也是负债70%。但再细看,格力电器的财务费用是负的,也就是利息收入大于负债的利息支出。而中建的有息负债利息就200多亿,财务费用100多亿。

可见,债与债也是不同的。

有人把格力这种占用供货商货款、合同负债较高,销售返利等(看似负债庞大,其实是在无偿、甚至还有利息收入,利用别人的钱),看作是格力产品强势。

但在我眼里,这个还是不如直接低负债更好。因为低负债我可以理解为长期印钞机,而格力要长期判断它一直具有这个长期优势就较困难。比如近年有息负债的增加和应付票据的增加,是不是说明这种强势出现减弱?就并不好判断。

我财务知识比较水,有时我的理解是很土的,有财务好的朋友,欢迎使劲打脸。

董把质量看的高于一切,就凭这一条,她就一白遮十丑。消费者买空调,才不管老板的脾气性格怎么样,最关心的是质量。产品硬,消费者认可,就有销路,经销商就愿意卖,就愿意预付款,随着公司实力强,供货商就愿意给期,才有目前格力的这盘大棋。其实董的性格一直如此。为什么前些年大家都偏正面评价?因为格力一直高速增长。这几年为什么偏了负面?除了银龙汽车的事,最主要还是这几年格力的增速慢了。

如果客观的看,基本上是因为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导致的。比如市场从小到大到饱和。产业链从以往平衡的利益分配,到近年基础原材料大幅涨价零售却无法同步等等各种变化。如果简单把这一切归咎到董的个人性格上,就并不客观。如果换一个比董温和的,愿意听各方不同意见的,平易近人的,那他很可能也失去了董的优势,也许格力这盘大棋才真的维持不下去。早年长虹的倪润锋也是如此,以为长虹增速下降是他太霸道,一言堂。其后换了几个看似各方面综合素质很高的人,但现在的长虹连个声音都听不到了。

♣2023.05甲乙丙类股票。显性风险、隐性风险

比如2014年的老窖股价15.5~21.88。即使你在20块买入,加上今年的分红一共大概分红18块。即使不除权,当初20块的股价,今年4.2的分红,静态的看分红率也达到20%。

为什么会出现当初20块的股价?当初8块钱的净资产,为什么股价最低到15.5,而大家一致预期股价会跌破10块?因为当时出现了路人皆知的显性风险。

当这些风险被证伪时,前期大幅降低的股价会凸显出巨大的回报率。这时大家又会走向另一个极端,会认为没什么风险可以阻挡它的长期发展趋势了。股价就会迅速的升高,导致投资回报率迅速走低,向市场平均回报率回归。甚至巨大的惯性会导致回报率低于市场平均回报率,出现了隐性风险。

只有一层思维的投资者,分容易感受到显性风险,并避之唯恐不及。但他们无法感受到隐性风险。

老窖2008年76块,直到2020年才彻底告别这一价格(不除权)。

如果你2008年以230块的天价买入茅台后,就经过七八年的套牢和反复坐电梯。直到2017年才彻底摆脱并彻底告别了230块(不除权)。

这一切就来源于2008年的230块钱,其实已经大幅度的远远低于市场平均回报率。

1.甲类股票。好在茅台、老窖这种股,的确可以长期发展,最终都可以获得满意回报。如果把这类股票称为甲。

2.乙类股票。而大多数行业是无法做到的。那些当下看似具备长期发展的企业,往往不是。如果不注重当下真实回报率,只看到未来如何如何好,就会高价买入。几年后如果行业变成红海,这笔投资就会失败。把这类股票称为乙。

3.丙类股票。而很多股息率较高的股票,就刚好相反。他们当下具有显性的回报率。但是他们缺乏:长期持续的增长。股息率与投资回报率的不同是:后者是复利。这类股票称为丙。

那最好的投资标的是低价的甲,而随着甲股价的上涨,甲和丙需要权衡,然后是丙。投资要尽可能回避乙。硬要投资乙,也要耐心等它有经历足够长的经营时间,让我们能接近客观的评价它们,才能判断出未来我们的最低回报率。

投资是要讲长期投资回报率的,否则,在自己看得懂的股票里,怎么评价哪些是回报满意,哪些是回报一般,哪些是回报不满意呢?

又怎么评估之前回报满意的股,在价格涨了回报降低后,是卖出,还是持有,还是继续买入?又怎么知道,之前回报一般和回报不太满意的,在价格大幅下跌后,回报是否又很满意了呢?

当然,投资回报率只是根据历史数据再展望未来的匡算。

这基本就是我投资的大概思路和过程。

♣2023.06选股的负面清单和经验之谈

如果我们能买到长期持续赚钱的公司,其实就迈出了避免亏损的第一步。

俗话说的:不能买错。

抛开纯短线以及听别人说的投资者外,大多数自己研究股票的投资者,在买入公司的那一刻,都认为自己买的公司是:长期持续赚钱的。但真正长可长期赚钱的公司却并不多。

关于选公司,有没有一些宽泛的经验之谈和条条框框呢?

我谈谈个人体会。

首先,投资是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事,理论上每个公司在具有普遍性的同时都有其特殊性。所以才有选公司的第一条:不懂不投。

如果你真的懂一个企业,那什么选股经验和条条框框就都不重要,在真正的“懂”面前,它们都是教条主义,都是在冒傻气。

如果你和我一样,在投资上属于键盘侠,我们自己并没有什么特别擅长的领域,也没有比别人对某些企业有特别高的认知,又想价值投资以躺平状态长期获得满意收益,那我们面对几千只股票时,就要有一些经验之谈和条条框框做辅助。

(投资的负面清单)比如:

选公司的第一条:不懂不投。

1.长期靠高负债盈利的企业要慎重,

2.净资产收益率太低的不投,

3.行业毛利率很低,自由现金流紧紧巴巴的不要投,

4.新兴且热门的行业不要急着投,要等尘埃落定行业稳定或经历一轮高峰低谷后,能算出大概收益率时再投。

5.选择制造业一定要慎重,这一行受科技进步影响、产业转移影响的不要投,等等。

其他可以大家添加。

比如鲁泰在早年也是个不错的价值投资股,早年受惠于纺织面料刚转移到我们国家,比欧美发达国家有竞争力,盈利,回报,分红都不错。但随着行业不断转移到低成本地区,它的竞争力就开始逐步下降,利润薄到汇率的波动都成了巨大风险,前几年它好像也要往低成本区转移了。再看巴菲特早年投资的伯克希尔纺织,皮鞋制造,也都属于此类。再看柯达IBM,华盛顿邮报等就属于受科技进步影响比较大的。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的前车之鉴。

随便聊聊,又到了该回家的时间。

♣2023.10我选股偏重定量,有很多备选股,还没买是当前股价不够便宜

如果你觉得定性比定量重要。你可能还没意识到,当你在实际应用中就会发现,你翻来覆去、选来选去,还是被困在苹果茅台这两个股票里(因为这两个已经有大佬背书了)。

你的经历,学识,人脉,圈层,导致你不具备用定性去选择除了苹果茅台之外的新的股票,即使你选了,可能你自己都不信,更不敢买,而且你选的很可能是风口股、热门股和新兴股。这些股说白了,都有一个共性,就是侧重定性,由于缺乏定量(或者臆想一个量),几年后回头看大多数是水中月。

你如果不同意我的话,你可以说一个你目前用偏定性的方法选的股票,给我欣赏借鉴一下。

我偏重定量,可以有很多备选股,我之所以还没买,是当前股价不够便宜,导致投资收益率较平庸,我在等待。

一MAN回复长风十里夜长:如果这是个定性的问题,不是量的概念,那十年后茅台每年能赚两千亿还是十万亿?在投资上,定量从来都是一个范围,都是模糊的,哪里有精确的?什么是定性?就是这个公司是有投资价值?还是没有投资价值?这叫给股票定性。

这个结论怎么给出的?不定量怎么知道?两个都有投资价值的股票,不定量怎么比较一定时间里谁的投资回报高?定量≠精确的错误。

♣2023.10我不太愿意买夫妻店和私人大股东说了算的企业

一门好生意其实有很多公司在做。

我们在选择时,企业管理层以往的经营理念和对股东的回报情况,其实是包含在是否是好企业的条件里的。

选了这个企业,说到底是让我们的资本跟随企业发展增值,而不是为了自己说了算。你看巴菲特,即使参股成为大股东,也不对管理层指手画脚。

另外,我理解大部分散户这么说的意思其实是:公司每股盈利一块,如果分红率50%,我只分五毛。另外五毛其实并不属于我,而是属于老板或大股东的,他们才有权利支配。

关于这点,我们除了之前说的外,还要具体看公司治理情况,大股东利益是否与小股东一致等。

说到这里,就说到我为什么不太愿意买那种夫妻老婆店和私人大股东说了算的企业。你看茅台和老窖这种公司,大股东其实就是当地国资委,当地政府对他们的要求其实和我们小股东的诉求大方向基本一致。分红剩下的钱除了扩大生产外,也主要是技术改造等。其中难免有点当地的面子工程,袁仁国也只能偷着腐败一下,出厂价批酒拿好处,说到底也没损害公司利益。

总体来说,没分红的钱可能被挪用,或用的效率不高,但绝对不会没了。大股东是一级组织,不是个人,没有人会为了集体利益而犯法。个人大股东则不同。

♣2023.11无论成长股还是收息股,最后都落实在回报率上

股市最怕的是:形成共识。现在的确是可以在成长股里扒拉扒拉了。

前些年抱团成长股受追捧,股价涨得好,形成正反馈,收息股不被重视。这一两年成长抱团股价疲弱,市场又开始倾向收息股。

股市最怕的是:形成共识。形成共识后,投资价值肯定是降低的。现在的确是可以在成长股里扒拉扒拉了。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所谓成长可能无法长期成长。去多收息也可成长。

投资在任何情况下都有个不言而喻、不用赘述的前提:不懂不做。所谓扒拉成长,一定是自己懂的,但以往股价太贵,现在可以再掂量掂量。

我个人理解,无论成长股还是收息股,最后都落实在回报率上。(用成长股和收息股的叫法也是大家约定俗成便于理解)只是一个偏动态,一个偏静态。

所谓成长股,过段时间回头看也一定要落实到股息率上才行。成长股和收息股也并无一条严格界限。有时外部条件变化,之前的收息也可以成长。

比如一个成长股票,之前股价20块,分红4毛,股息率2%,几年后它股价涨到100,分红两块,依然2%。股息都不高,但以几年前的股价投资看,股息率已经10%。过几年股价200块分红四块,股息率依然2%,但按当时的投资额股息率已经20%。而同期的收息股,可能股息依然在6%徘徊。

在某一段时间侧重买入收息股,利用收息期间等待成长股的股价回落,用股息买入,其实也是一个不错的思路。说心里话,选择好的、可持续的成长更考功夫。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03-23 13:49

我怎么感觉有点长春高新的意思

03-24 08:06

谢谢啦

03-23 13:03

收藏

散户乙:如何选股篇

04-17 10:34

我的选股大致有以下几个条件:
1,负债率超过50%是个警戒线,要仔细看下是咋回事,如果是靠长期高负债经营的,一般就不要了。
2,经营历史太短的,没有历史参照的,就不要了,如果数据不错的,可以列入观察长期跟踪。
3,净资产收益率比较高的、一般能达到15%以上的要重点关注,收益略低、但股价接近净资产、且分红较高的也可关注。
4,我倾向于生意模式比较简单可以大概长期预期的公司,我一般不太分行业。
5.民营企业我一般又会特别慎重一点,最后真要下重手,心里总是有点忐忑。比如分众和嘉化这种还不错的公司。

04-07 00:23

03-23 19:21

03-23 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