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户乙(—MAN)2023年发言整理(1-2月)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3回复:6喜欢:10

散户乙(—MAN)2023年发言整理(1-2月)

202301保持2023年的一份清醒和理性

2022年是疫情导致我们一切都无法规划、走一步看一步的一年。是战争突发、连续加息导致局势动荡、汇率和资产价格波动的一年。

这一年里,要说我个人有什么心得体会,那就是:面对扑朔迷离的未来,以保持对未来乐观的不变态度,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化。

这样做最坏的结果就是,脸只被打一次。

2023年,是生活重回正轨,各行业恢复正常的一年,也是很值得期待的一年。我对各种报复性恢复还是很有信心的。但我们也应知道,这轮经济下滑既有疫情带来的偶然性,也有自身发展规律的必然性,我们对此也要保持一份清醒和理性。

这是刚才在雪球上看到有人发布的:过去一年全球顶流投资大佬也都不容易:老巴亏了16.79%;芒格亏了16.03%;木头姐亏了63.92%;索罗斯亏了70.51%;李录亏了38.69%;达里奥亏了12.83%;费雪亏了26.64%;

美版总舵主科恩亏了19.29%;老虎亏了54.28%;西蒙斯亏了20.17%;

我没核实这个东西是否准确。如果真的是准确的,那么去年雪球上众多羡慕美股表现好于A股的球友是不是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美股投资之难?我记得还发贴提过此事,大致意思是:不服你下场美股试试。

202301投资要趁早,犯错也要趁早

我之前还叫散户乙时写过一个帖,大致意思是:投资要趁早,犯错也要趁早。

年轻时损失惨重,会让你有刻骨铭心的经验,它会成为你今后成功的宝贵财富。而年轻时的损失无论多惨重,都只是你漫长人生中总财富的一小部分。

过了五十岁,如果再犯重大错误,导致损失残重。那你刻骨铭心的经验就只能告诉别人,帮助别人,只能对别人有警示作用,对自己可能已经无实际意义了。

最怕的是,五十多岁,实业不好做了,看到这个投资股票赚几倍,那个赚百分之多少。也没个投资理念,就拿着半生积蓄杀进股市,那可就惨了!切记,切忌。

202301什么是“定性”?不要看到行业有万亿市场,就盲目投资

前几天我发了关于“定量”和“定性”的帖,引起了一些球友的讨论,球友们也谈了各自的感受。

究竟什么是“定性”?什么是“定量”?二者究竟有什么严格区别?在具体案例中也引起了一些混肴和争论。这个责任在我。其实我这土八路也分不太清,也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我在实际应用中并没有严格把它们区分开来。就好比老司机靠边停车时的一系列动作都是下意识动作。而对初学者,教练就要把这些动作分解,初学者在考车牌时在心里就要反复背诵。

我写关于定性和定量的帖是想表达:希望投资新手们,不要一看到对某行业的宏大叙事前景如何美好,未来行业有多少万亿的市场,就热血沸腾,盲目投资。

还是要对打算具体投资的企业定量一下,计算一下长期回报率,让自己有个大致的数。如果我们无法定量,就要慎重一点,这样虽然有可能错过大牛股,但也可以避免盲目追高。

这是我写定量和定性想表达的初衷,大家理解我的意思即可。不必纠结哪个更重要以及定量和定性的严格定义。

202301什么是贵?什么是便宜?简单的静态看,和纳入动态指标后计算长期平均回报率的结果是不同的。

//@确定性和赔率:猪哥,之前老窖8~9PB的时候,这样算买入的长期收益不是很低吗?我看你对有些公司会用ROE除以PB,有些公司又不会,请问怎么区别和比较?

猪哥:你这个问题比较有代表性,我就详细的说一说。大家都知道,我是同时持有白酒股和煤炭股的。我就会经常看和参与煤炭板块的讨论。也经常看和参与白酒板块的讨论。

我发现了一种现象。这两边各自都有做的不错的球友。但煤炭里的人一般是不看白酒股的:太贵了。白酒投资者一般也不看煤炭:没潜力没空间。

静态的看市盈率,市净率,股息率这些指标的确很容易得出上述结论。

但如果你计算的是十年投资平均收益率时,就有动态的参数在里面了。哪个收益率更高,就不是靠简单的看当下静态指标可以直观判断的,必须要计算才知道。

所以就会出现这样两种情况:

1,当初觉得20块的老窖也挺贵。可如果你买了,这几年来每股的分红已经十几块了,现在每股分3块。

2,如果2021年你平均250卖了老窖换神华。两年后老窖回到250你很开心。但神华的涨幅已超过50%,还有一大把的现金分红。

什么是贵?什么是便宜?简单的静态看,和纳入动态指标后计算长期平均回报率的结果是不同的。

如果你详细计算,你大致会知道,在某个价格段,神华十年收益率会比老窖高,在某个价格段,老窖十年收益率会比神华高。当然,时间越久,老窖的潜力就会越大。

202301这两种心理,要不得

我是91年入市的,至今已31年。回想一下,大概在前20年里,某些心理作用其实是直接影响到投资的。

1,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2,时间成本。

第一条心理,会让我觉得眼前的投资机会很珍贵,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在这样宝贵的机会面前,负面因素就会被弱化甚至忽略。

第二条心理,因为有时间成本,就会有雪球某大V的帖子开场白:时间紧迫。

看到别人一万块投进来已经变1.5万了,我这的要么好几天不涨了,要么还没投出去。于是,差不多得了,别精挑细选了买吧。或者十来天不涨,换吧。

这两种心理,我估计大多数新手也和我一样。

造成这种心理的原因一方面是投资时间短,不知道后面还会出现无数的机会。

另一个原因是,他们不知道在自己几十年的投资生涯里,其实只要真正抓住三、四次机会,就可以致富了。

他们意识不到:如果不停的抓机会,反而很容易出现正负相抵。

202301我只能通过后视镜看历史财报,得出企业的一切,包括文化

从投资角度看,我其实就是个键盘侠。我没有成功创业的经历,也不是企业家,更没有什么圈层。

我就是一个普通人,我相信雪球里大多数球友和我一样。我们该怎么认识一个企业?投资一个企业?

段永平的创业、投资都是很成功的。尽管他早就淡出,但他当初部下的两家手机公司在中国也是前几位,他虽然不参与经营,但他的影响力,他的触角都还在,他对企业的认识和我们是不一样的。

他作为曾经圈内还具有影响的企业家,很多企业家都是他的直接朋友,或者是他朋友的朋友。他可以了解一个企业的文化,也可以敏锐的判断一个企业文化的竞争力,甚至有能力判断一个企业文化对它今后经营的深远影响。他可以根据一个企业的文化预判一个企业的未来的好坏。从他的角度:企业文化很重要。他可以据此获得别人不具备的前瞻性。

我这个键盘侠不具备这个条件和能力。我觉得乐视网的企业文化也不错,老贾唱的:野子,也挺感人。恒大的企业文化也不错。我没能力分辨。

我只能通过企业历史呈现的财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企业的一切包括它的文化,都呈现在它的历史数据里。我只能看后视镜。

这就又提出一个问题:巴菲特和段永平这种各方面比我们高太多的人,我们究竟该学他们什么?他们哪些是我们能学的,哪些是我们无法学的?哪些是画虎不成反类犬的?

202301学习榜样,只能学共性的东西,就是巴菲特的东西

很多朋友都想在雪球上找几个好榜样来学习一些好的投资经验,这也是我们上雪球的主要目的。

但怎么学?哪些可以学?哪些无法学?我们要清楚。

今天外面零下十三度,还刮大北风,我就坐在暖气前试着把这事掰扯一下。

投资在大的方向上的极端就两个:

一个是赚市场的钱A。一个是赚公司的钱B。

把A和B用直线相连,假设,以中间为分界,越靠近A端,就是投资时考虑市场因素比例越高,考虑企业因素越少。反之,越靠近B端,就是考虑企业的因素越多,考虑市场的因素越少。

那么我们所有的投资者,都是在这条线上的不同位置上而已。

完全考虑市场不考虑企业和完全考虑企业而不考虑市场的是少数。大多数投资者其实是介于两者中间的,只是侧重不同。

雪球上有很多优秀的投资者,他们既有共性的部分,又有个性的部分。我们能学的,其实就是共性的那点东西。

比如:段永平,冬日,方丈,乐趣,鹿公,三方晋等等,都认为:买股票就是买了企业的一部分。这就是共性的部分。但你如果跟踪观察就会发现,上述这些人买的股,平时的操作又是各不相同的。

为什么?

我早年曾写过一个帖,大致意思是:每个人的大脑都是一台计算机。这台计算机的硬件大概是由每个人先天的基因,智商,以及早期培养的学习能力等决定。它的操作系统大概由三观、阅历、对不同专业领域的认知等等,形成的思维方式等决定。有了这些初始配置,当我们遇到不同的事情时,就会接收到各种参数,有选择的把这些参数输入到你的大脑后,就会得出一个答案。你会根据这个答案指导你应该怎么做。

这个答案是由你这台电脑的硬件、软件、输入参数等决定的。是很个性的,是学不来的。所以才有一部红楼梦不同人读出了不同的观后感,一千个读者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情况。

我们如果想学一个人,他很多先天个性的东西我们是无法学的,后天阅历我们也是无法学的。即使你跟着他同时走一趟西藏,你们看到的东西和接收到的信息也是不同的。

所以,在雪球上我们最后能学的东西不多,就是一点共性的东西,这点东西其实就是巴菲特的东西。而每个成功的投资者,只是在这点共性上加上了个人独有的个人色彩。

我们要想成功,就要把功夫花在这一点共性上,我们只要学巴菲特的投资理论即可。不要浪费时间模仿其他人的个性,更没必要重复别人的每句话,那只是鹦鹉学舌。对于共性的东西,要反复思考,反复琢磨,反复实践。最后,加上自己这台独特的电脑,就是属于我们自己成功的样子。

202302林园说:控制回撤是穷人思维。我换一种说法:控制回撤是投资还不够成熟的表现。

毛主席说过一句话: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这其实就是毛主席用兵如神的理论基础。

毛主席从来不纠结一城一地的得失,就连根据地延安,也是该舍就舍,该撤就撤。在外界看,如果连老窝都丢了,就意味着失败了。但隔了一年,我们就宜将剩勇追穷寇,百万雄师过大江了。

我发现一个规律,各行业凡是成功的人,基本都是: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这里你可以填上:工作、学习、金钱财富、投资、做生意、人际关系。等等。

成功的生意人,都很注重具体赚钱每一个细节,辛勤工作。但他们同时也信奉财散人聚的道理。我觉得这也是战略上藐视金钱,战术上重视金钱的例子。

我也发现一个规律,普通人往往是倒过来了。战略上很重视,战术上却藐视。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这里的关键是:究竟什么是战略层面,什么是战术层面?战略如何指导战术,战术如何围绕战略。

这几天经常看到雪球有人引用林园的话:控制回撤是穷人思维。他这话虽然说的不中听,但我基本同意。

我认为股市波动是常态,我们要藐视它,而不是重视它。你一重视它,所有的战术就要围绕着如何避免它的发生。

有人说:不在乎回撤主要是资金量大小决定的。

我猜说这话的人可能资金量还不大,所以他觉得等有一天他的资金量大了,他也会不在乎回撤的。

因为我是从小资金做起来的,我从91年两万块入市,一路回撤到今天。对此,我还是比较有发言权的。

其实回撤有两种:一种是茅台式的回撤(我喜欢用茅台举例是因为它比较没有异议)。一种是融创、恒大和乐视网式的回撤。

茅台从200块回撤到120的时候。当融创从40块回撤到25的时候。同样是回撤了40%,哪个是波动?哪个是价值毁灭?哪种回撤不需要控制?哪种回撤需要控制?

林园说:控制回撤是穷人思维。我换一种说法:控制回撤是投资还不够成熟的表现。

我曾经写过一帖:周期有两种,

一种是螺旋上升,现金流充沛的企业,每次周期后,他都会更强大。我们如果投资的时间足够长,这种股的周期我们没必要去预测去防范。

一种是大量资金再投入,原地踏步甚至价值毁灭的周期。我们要花功夫提前甄别出这种股,不碰即可,而不是买入后把功夫花在预测何时进入周期拐点提前逃跑上。

再说回控制回撤的问题,其实也是这个道理。如果你投资的股还需要控制回撤,那当初也许就不该买。

控制回撤与资金量有没有关系呢?我是先看明白了这个道理才有钱?还是先有钱才明白这个道理呢?有点类似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坦率的说,我的第一桶金来自于2008年的牛市。那时我还蒙擦擦,价投只是有点萌芽。然后是长达五年离开股市,直到2013年在次进入买入老窖。从这个角度说,我自己是有了点钱后才开始真正价投的,似乎又与资金量又有点关系。但与年龄呢?是不是关系更大?

@唠叨长赢:问题是你2013之后到现在的年化收益是多少?

散户乙:从你问这个问题的思路和角度,已经暴露你一定是很在乎回撤的。因为回撤影响年化收益率。如果你把年化收益率作为检验自己投资的结果导,那回撤也就挺重要。

巴菲特自己从来不算年化收益率,他那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的年化收益,都是他的崇拜者帮他算的。

这个数我拿起计算器花两分钟就可以算出来,但我也懒得算。年化收益率这个数字对我个人来说,唯一的实际用处就是和别人比输赢。对自己其实没什么实际用处。

首先,你算出这两年你的年化是18%,投入的是身价还是老婆给的零花钱?另外,我投资一个企业如同干一个工程,工程全部结束后再算这笔投资赚了多少才有意义,年年12月31日算一下干嘛?

你看一下我用我的角度回答你所关心的收益问题,你就知道我是否在乎回撤了:我去年股市的现金分红是我2013年身家的1.5倍。

你看,我这个回答里的元素,有受回撤影响的吗?如果没有,我为什么要在乎它?

202302凡是有特长板的人,也会有短板

人与人之间,在某些方面的差异是巨大的,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知。

如果你不信,可以看看央视的《挑战不可能》和江苏卫视的《最强大脑》。

为了更直观,我们可以用围棋举例。如果你是个围棋爱好者,在街坊邻居同事朋友间无敌手,但你可能真实水平还进不了业余段位。业余有1~9段,到了职业还有1~9段。

韩寒曾写过一篇文章,《我也曾对这种力量一无所知》,写的就是他所在的一只很牛的成人业余足球队,被少年专业队完虐的事。

但综合起来,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可能又没有某一方面上表现的差距那么大。因为凡是有特长板的人,也会有短板。而综合起来起决定作用的也可能是比最短的那块板有多短。

我说这些的目的是:不要做一个喷子,觉得超出自己认知的都是吹牛,你谁也不服。同时,我们也不要神化一个人,觉得某人在某一方面比我们厉害,就神化他,就觉得他什么都厉害。

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牛人,以及如何学习他们?

马云曾经再一次演讲中说:

我以前觉得李嘉诚,比尔盖茨,巴菲特是神一样的存在。后来我和他们接触多了发现,他们和普通人也差不多,并没有那么神。但他们都有一些共同点,我必须分享给年轻人。

1,他们永远对未来保持乐观。

2,当他们遇到失败或挫折永远只找自己的原因。

3,超出常人的坚持。

2023.02在投资上有句话叫做:你只能赚你认知内的钱。

我们经常在雪球上看到有人发帖这样描述自己所持的股票:我认为某股是A股里最值得投资的公司。更有甚者还加上一句:没有之一。

其实这也可以理解,没有人会买自己认为不太好的股票,都会买认为最好的。

但旁观者看到这样的说法,往往暗暗的嗤之以鼻:哪里有我的股好?

什么是认知?这就是每个人的认知!

我也经常看到有球友列出:A股最适合养老收息股票。

我本人持有神华,也曾在前年初19块买入150万股长电后的几天内又迅速减持换成神华。但我也一直说神华并不是最好的投资,只能说还不算太坏。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觉得更好的投资股的价格太高,以至于持有期间回报率太低的时间过长。两厢对比,神华的低回报率立刻就可以享受到,而某些好股的高回报要持有很多年才会兑现。

其实,在我眼里,我买入老窖的那一刻,它就是个养老收息股。只不过后来当白酒被普遍关注时,它的巨大差价,已经让它在球友眼里成为成长股,抱团股。

在很多人眼里,神华,长电虽发展有限,但静态看股息率很高是养老股。

但在我眼里,我前年抛出一半老窖的时候,我的成本这么多年分红除权后只有3块多,即使不除权,我的每股成本也只有十几块,现在一年分红就三块多,静态的看股息率更惊人。

我这贴都是中国字,都能看懂,但我估计有很多人对于关键的几句话,完全不知是怎么回事。

202302企业净利润与自由现金流,如何计算盈利

我在雪球不断发帖,其实也是个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对投资的理解的过程。

我之前发了个贴提到:理论上企业价值是企业存续期内净利润的折现。

有人纠正:应该是自由现金流的折现。

我之前觉得二者没什么大区别,又不会真的去算,再说,大家平时不都是预测企业的净利润吗?没看谁预测自由现金流,差不多得了。

当有人提出,我就仔细又琢磨了一下,其实二者还是有挺大区别的。

有些企业净利润≈自由现金流,有些企业净利润>自由现金流,而有些企业净利润<自由现金流。

企业真正可以用来随便花的真金白银是:自由现金流,并不是利润。

但我们平时还是习惯预测企业的业绩,也就是用利润来评价企业的好坏,这其实并不能完全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

对于投资者个人,自由现金流同样非常重要。

巴菲特之所以厉害,除了投资理念以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有充沛的自由现金流。

这一系列的思考其实对我是很有启发的。

雪球上大部分人如果买了100股神华,是这样算去年盈利的。前年最后一天神华的股价是22.52元,今年底股价是27.62元,那么去年投资神华的盈利就是100X(27.65-22.52)=513块。去年每股分了2.5,就再加个250块。

如果我们真的认为:买股票就是买了企业的一部分。那么投资神华就是买了神华的一部分,以神华股东的角度看去年投资神华的盈利就应该是:100X(684~707)/198.7≈350块,(684是净利润,198.7亿是总股本)。如果神华能分红3块,那去年投资100股神华的自由现金流就是300块。

有了这样的理解后,整个价值投资的理念就通了。

可能很多朋友觉得你纠结这个有意义吗?我觉得是挺重要的,它决定了我看投资的角度是否正确。有了正确的角度看出去,才会看到目标本来的样子。

202302一个成功的投资案例里,企业是否成功才是决定因素

投资者一项成功的投资离不开两个因素(在价投语境下)

1,一个成功的企业(汽车)。

2,投资者选择了这家企业(乘客)。

在投资者眼里,我们用什么方法选择和甄别上那辆车就是个最关键的因素。雪球和各个投资论坛就是为此而生的,大家讨论、辩论、吵架,互骂不亦乐乎,其实都是围绕这个话题。

在这个维度里看,投资者的选择因素会被无限放大,选择对的人就成了被崇拜的牛人和偶像。

但是,如果跳出这个维度,把1和2合在一起看就不难发现,在一个成功的投资案例里,企业是否成功才是决定因素。

这一点我想提醒大家,一定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千万不要盲目崇拜,甚至神话一个人。

更何况,在一辆开向正确方向的车里,有的乘客是随机上车,有的是这辆车已经是被大家公认的好车了才上车。

这里不乏利用这辆好车往自己脸上贴金博取信任的人。他们说的理论和方法总是用茅台等公认的好股来验证,以证明自己的正确,一旦离了茅台就不灵了。

反观巴菲特,他的选股最初总是让人不以为然,出乎预料,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让我们发现这是台好车。很多股票是因为巴菲特买了后才出名,而不是反过来。

202302我也在缓慢的、逐步的慢慢文明起来

严格的讲,我们和欧美老牌发达国家,是虽然处于同一时空下,却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

如果拟人化的话,欧美像一个家里有老钱的成熟男人。我们更像一个家里很穷经过努力,三十来岁开始刚有钱的小伙子。

人家的文明程度以及对财富的态度等等,和我们确实有很大差距的。这个差距的缩小是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要动不动就气急败坏的抱怨我们不如人家有尊严。其实把我们很多人放到了欧美这样“普通人活的有尊严”的大环境下,自己也不懂自尊。

我们既然意识到了这个差距,就要从我慢慢改变,慢慢做起。

我以前去吃自助餐,想的是怎么吃回本,什么贵就猛吃什么,把老板吃破产才好。我现在去吃自助餐,差不多就行,好吃的贵的也点到为止。老板做生意不容易,要让老板赚点钱,他才能保持品质,丰富品种,提高服务,餐厅才能开的更久一点,我才会有一个常去吃饭的地方。你看,我也在缓慢的、逐步的慢慢文明起来。

我女儿才22还没结婚。我相信等我的孙子到了五十岁时,也会成为一个家里有老钱的绅士。这事急不来,幻想改一下什么东西,换个什么东西就都尊严了,都文明了,那是做梦。

202302我的观念从落袋为安,转变为股权为安

投资的目的,所有人都一样:赚钱。

而赚钱的用途,却是多种多样的。甚至同一个人在自己不同的生活水平、不同年龄段,赚钱的目的也不同。

比如我,早年赚钱的目的就是改善生活。今天赚了几十,今天的盒饭钱有了。明天赚了几百,一件之前不舍得买的衣服钱出来了。而现在我的生活,借用崔崑院士的话说:我已经不需要改善生活了,我的生活已经改善到头了。

另外,如何看待自己的财富?我相信很多人依然习惯的认为自己的房产、帐户里的钱才是财富。而股市,就和我早年的认知一样:只是我的钱进去捞一把的地方,只要不离开股市赚的都是假钱。有一个词特别形象的描述这一心理:落袋为安。

落袋为安的意思是:只要你的钱在股市一天,他就是波动的,就不是你的。抛出,转回自己的账户,数字停止了波动,这钱才是真正属于你的。于是很多朋友和我当初一样,过一段时间要把股票抛了,看看静止的账户数字,感受一下自己的真实财富,然后再杀进去。

而人的行为,大多都是以结果为导向的。你有了什么样的态度看赚钱和财富,就会有什么理论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我相信大多数朋友和我当初一样,他们无法理解和想象有一天,当你的财富到了一定阶段,我的观念会从:落袋为安。转变为:股权为安。我们的财富永远不需要转回账户了。

崔崑资料:1925年,崔崑出生于山东济南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2013年,崔崑和夫人朱慧楠一同向华中科技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捐款420万元,用于设立“勤奋励志助学金”。至今,崔崑夫妇累计捐资助学超过1000万元。

他,一件衬衣、夹克穿了30年,却累计捐款助学超过1000万元。他,65年党龄、73年教龄,被誉为“钢铁院士”,却一直住在学校分配的院士楼内。他说:“作为一名老党员、老教师,‘勤奋报国’是我一生都在践行的使命。这不是捐,而是还。国家培养了我,我理应用行动去帮助更多人。”

我现在投资的目的也是如何赚更多的钱,包括强调多分红用于再投资等都是为了这个目的。

但赚钱的目的已经比较模糊了,坦率的说,我也不知最后赚的钱干嘛用。怎么花钱这事我就不急着有答案,拖一拖吧。

说到这里,如果你理解了我上一贴要表达的意思,再结合我这帖前面的铺垫,

我想谈谈伯克希尔为什么不分红?

首先,持有伯克希尔股票的人大多数已经过了改善生活的阶段。我知道雪球里只有段永平和乐趣持有伯克希尔。我估计全球的投资人也都差不多这个层次。另外,他们这个层次的投资者不太可能单吊一只伯克希尔。

其次,我认为伯克希尔这家公司具有非常独特和决定性的两点:

1,就是巴菲特一再强调的:伯克希尔上到巴菲特和芒格,下到只持有一股的股东,公司所有股东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通过投资赚更多的钱)。

这一点我们在全球都很难再找到另一个同样的公司。我们对自己投资的公司的管理层最高的评价就是:他们对小股东还不错。

2,有了公司从最大股东到最小股东利益的完全一致。再加上巴菲特和芒格作为全球最佳投资者来为伯克希尔的股东做投资决策。如果股东不靠分红生活,为什么还需要分红自己再投资呢?

当然,早年在巴菲特嘴里,伯克希尔不分红还有一个原因是税。但我作为投资者角度看,这并不是主要原因。

如果你理解了伯克希尔不分红的理由。当再有人质疑很多公司很赚钱却不分红的时候,就不要简单的用伯克希尔为例为它辩护。

20230215我看过喜欢的投资书籍

我大概是2004~2005年期间去逛深圳新开业的书城,买了第一本介绍巴菲特的书。只记得封面是绿色的,作者是个外国人,书名都忘了(如果雪球上谁碰巧也有外形相似的书一定拍照发给我)。

那本书是我价投的启蒙,写的很好,我没事就翻一翻,我很多价投的理念就是从那本书开始慢慢萌芽的。

后来有一次我姐夫来我家里做客,和我讨论股票的事,我就把那本书借给了他,希望他也被启蒙一下。遗憾的是,一段时间后我问他讨要那本书,他竟然不知放哪去了。为此,我还去他家里翻箱倒柜的找也没找到,那本书就这么丢了,再想买也买不到了。

后来2013年前后又买了一本霍华德.马克思写的《投资最重要的事》,那里面提到了:用第二层思维思考。这对我的启发也很大,其实说的是面对每一个大家都接收到的公开信息,我们要多想一层,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不一样的结论。这个方法很适用当下被误解的股票。

但用第二层思维思考一定要有正确的方法。我看到太多人透过公开信息,用他们的第二层思维陷入阴谋论。我有幸一开始就知道了他们的区别。一个是智慧的表现,一个是掩盖智慧不够用的表现(罗永浩的话)。

我还买过一本格雷厄姆写的《证券分析》,看了几页就看不懂了,一直摆在书架充门面。

后来又买了一本介绍巴菲特的书,翻了一下,比我当初丢的那本差很远。巴菲特至股东的信我也没看过,这几年的股东会我也没怎么看。感觉说来说去都差不多,只是表达方式,表达角度或者用词不同而已。

说了这么多,除了想再买回那本绿封面的书,我还想说明的是我在引用巴菲特的话时,基本是我在2005年那本书上看到的,由于时间久远,我的记忆也有误,或者巴菲特这些年又不断完善了他的一些说法。有关巴菲特的话,还是以大家说的为准。

202302我不是耐心等待可能出现的高股价

看似差不多的动作,背后的逻辑却不一定相同。

很多朋友对价投的评价是:有耐心,能熬。能熬到股价大涨时抛出。因此,仅从买入——持有——抛出这一系列操作看,价投比短线交易者在持有环节多了份“耐心”。比平常人更能耐得住寂寞,更能忍受股价波动的痛苦。

我以前也是这么认为的。

当后来我加入价投行列后,我才知道,我买入并持有的目的并不是:耐心等待可能出现的高股价。而是因为我看重它每年的股东权益回报率。这个回报率每年财报都会有,必须以年为单位长期持有,才会获得复利。持有期间即不寂寞,也不痛苦,更不用“熬”。

那为什么价投长期持有靠内生性增长的公司经常会获得股价暴涨的机会呢?

因为可以靠内生性增长的公司,其股东权益回报律具有持续维持较高的特点。如果短期内大家不太注意,或者因突发事件蒙蔽而忽略,或者因上次暴涨后的消化期。但时间一久,每年分红除权会导致股价降低,每年的留存利润又会导致股东权益提高,此消彼长,股东权益回报又可维持高位。市场就会出现投资者买入可以获得奇高收益的现象。而股市里永远不缺第一层思维的人,当这种苗头刚一出现,股价就会遭到哄抢。只有股价涨到远高于股东权益的价格,才会降低回报率至市场平均水平。这就是股价上涨的本质。

而哄抢的人就和他们当初意识不到这个股的好一样,他们也意识不到股价暴涨会导致另一极端:收益率大幅降低到市场平均收益率以下。价投这时却可以经过评估,要么抛出,要么继续持有。

以己度人要不得。生活是如此,投资也是如此。

2022.02股市里的母鸡公司和果树公司。

1.股市里有一种公司类似一只母鸡(白酒)。每年不仅可以下蛋,还可以孵小鸡,往后又可以下更多的蛋,孵更多的小鸡。

我把这类公司,当做可以靠内生性增长的公司

2.股市里还有一种公司很像一颗果树

他每年可以收差不多数量的苹果(神华)。收益受大年小年影响,受果价影响。这类公司比较好估价,也就比较稳妥。

科学上,鸡和果树是无法简单的比较哪个价格更便宜,一定要附加很多外部条件。这些附加条件有些是很个性化的,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条件,艺术的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我同时持有白酒和神华。持有神华也两年了,你们有看到我简单的比较他们谁更便宜谁更贵吗?

我举一个例子不知是否合适。

假如母鸡公司在哈尔滨,果树公司在沈阳。如果以北京做目标,问你哪个公司距离北京近,那一定是果树公司。

如果分别上了他们的车,他们那个先到回报更高(先到北京)呢?

如果母鸡公司以120公里/小时(股东回报率)的速度往北京行驶。同时,果树公司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往北京行驶。哪个先到(回报更高)?

你可能就要计算评估一下。尽管母鸡公司速度很快,但是由于沈阳距离北京很近,所以还是果树公司先到达北京(果树公司回报更高)。(这里可能是由于买的便宜,尽管增速慢,但是收回成本快)

如果目标设定为上海了,虽然果树公司也比母鸡公司距离上海近(便宜)。由于路途遥远,用时较长,母鸡公司速度更快,理论上母鸡公司就会先到(母鸡公司回报就更高)。

如果把目标设定为香港,那路途就更远,时间就更久,以母鸡公司的速度(回报率)就会把果树公司甩的更远了。

只是,路途越遥远,途中时间越久,路况也越复杂,车辆在路途中是否需要维修等等不确定因素也就更多,最终母鸡公司能否先到,就并不是百分百。也许最后成了龟兔赛跑。

如何评价两个公司哪个更便宜,就没有严谨的科学标准。靠每个人的艺术评估。

网页链接{02-24 13:48}

我之前很喜欢把时间和注意力放在:如何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因为复杂问题比较不容易搞懂,自己想办法先研究把它搞懂,再根据自己的理解,把它简单描述出来。

我也和大家一样推崇:大道至简这一词。

我后来越来越经常的发现,束缚自己、误导自己的往往是那些:已经司空见惯的、习以为常的、约定俗成的、看似简单的事情。

因为它们太简单了,第一眼看到就以为懂了,就忽略了,也就不会花时间求甚解,反而限制了自己的认知。

限于篇幅,我就举一个早期引起我注意的例子:风险越高,收益越高。

这个词大家都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根据约定俗成的理解,一看就明白它说的是什么意思。

我刚进股市时,潜意识里就秉持着这样的“理解”来选股的,虽买了不少风险高的股,收益却并不高。如今我早就改变了,我现在投资考虑最多的就是:确定性。就是希望风险尽可能的小,收益反而高了。

不知大家有没有类似情况。

其实类似例子在投资中还有很多。那些你以为一眼看明白的道理,如果你能深究一个“为什么”,就会发现它要比你想象的复杂的多,有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是洋葱和钻石的结合体,不同的层次,不同面都对应不同的情况,切不可简单的一概而论。

话说到这里又拐弯了。

芒格和巴菲特为什么回避政治?因为政治就类似于洋葱和钻石的结合体,同样一个问题,不同的层次,不同的面,都是不一样的答案。聪明人不会和你扯这类问题。

而北京胡同大爷、出租司机为什么特别喜欢聊这个?因为这会显得他们比普通人更有思想、更深刻一些。

网页链接{02-27 09:38}

我曾经也总会有两个感觉:

1,没买之前,某股几乎都是优点,怎么看怎么好。一旦买了后,就总是觉得它到处是缺点。

2,持有甲时,总觉得乙天天涨,换到乙后,乙就变得很呆滞。

网页链接{02-27 13:54}

打开话匣子又关不住了,别嫌烦哈,觉得没有干货浪费时间的就拉黑我即可。

再谈谈我们如何在雪球上学习投资

我之前发过一个帖子,人在某一方面的能力差距是很大的,只是我们很多时候意识不到。以围棋为例就看的很清楚:你是比较厉害的业余围棋爱好者,还是业余五段,还是职业九段,这个水平差距就比较直观。

再举个例子:小学刚入学的一二年级,有很优秀的老师,她们懂得这个年龄段的心理,教学就很受小朋友欢迎。

同样,小升初、初升中、大学,研究生,博士生,都对应有很多优秀的老师。我们为了便于管理和教学,把他们用不同年龄段给分开在小学、中学、大学里。

我们不会简单的问:小学甲老师和大学乙老师谁的水平更高?

雪球其实就是个不分年级的混班。

经常有人在我帖子下留言:很不理解,就你这水平怎么那么多粉丝。

我这么一说你是否理解了?雪球是混班在一起的。你觉得我水平很差,但有人还觉得我水平挺高的。

理论上说,如果按人数混在一起评选优秀老师,理论上小学老师得票最多。因为小学人多,越往上人越少。

我们在雪球上学习,也会遇到不同水平且各自有很多粉丝的朋友。如果我们觉得这人水平不行,找更高水平的就可以了。要靠我们自己根据自己的水平找老师,而不是让老师根据我们的水平发帖,这有点像让地球围着我们转,并不现实。我们是个小学生,就找小学老师学习,不要质问大学老师为什么讲的我们听不懂。

我们也不要轻易根据自己的认知比较和评价谁水平更高。

网页链接{02-28 12:02}

芒格多次强调的一个词:延迟消费。

认识字的人都知道是什么意思。闲扯一下他背后的含义和有可能的结果。

假如我在40岁时,积攒了一百万,是买一台漂亮车把它消费掉,还是把它当种子一样播出去?

如果把它像种子一样播出去,就有个等待的过程:发芽——维护——结果——再播种,如此反复。

也许十五年以后,当初播撒的这100万,每年就可以获得稳定的100万收成。这时,你再买那台100万的车消费掉,就是延迟消费。

但这事有两个可能,似乎还是个悖论。

一个时刻惦记着收成买100万车的人,15年后很可能100万变成了50万,没法消费了。那个让你延迟消费的人就害了你。

另一个沉溺于播种——等待——发呀——结果——再播种的人,15年后真的有了每年100万的收入,但他已经觉得车的用处不大或者10万的车也足够,他想留着钱变更多的种子。延迟消费成了不消费或者少消费。

全部讨论

01-28 12:30

学习,谢谢,很有价值。

01-20 09:34

请问会有2022年的总结吗?

点赞

02-06 1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