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3季报回顾(Opendoor, Marqeta, Affirm)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5喜欢:3

最近看到一句话很有意思,好看的皮囊经不起扫黄打非,有趣的灵魂又涉嫌账号违规。尽管我们公众号被微信莫名其妙封了,但也会继续每个月记录我们投资中的贪婪与恐惧。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我们的雪球或订阅:boeresearch.substack.com

-----------------------------------------------------------------------------------------------------

 $Opendoor(OPEN)$   $Marqeta(MQ)$   $Affirm Holdings(AFRM)$  

这个月因为刚好赶上几家我们关注的公司都出了季度报,所以打算对opendoormarqetaaffirm这三家公司来个季度总结。(这周看到最好笑的事莫过于tesla的股东在嘲笑rivian上市后估值过高属于市场不理性…...哈哈哈,made my day)

随着美股各种继续创新高,我们采取保持cautiously optimistic的态度来检查我们的投资组合,并且增大了cash的占比,为2022年做准备。今天要说的这三家公司都是属于我们对于其long term growth非常乐观,但是能否完成这个100%目标我们又非常谨慎,属于每个月都需要我们仔细审查财报的公司。(反之,像costco和SPGI这种公司,我们一年review一次就够了)

因为之前的文章专门写过这三家公司,所以我们无需铺垫,直接进入主题。

Opendoor:

随着zillow的退出和offerpad的崛起,ibuyer这个季度可以说是行业爆炸。对于opendoor来讲,自然是利弊各异。在检查这个季度财报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之前没看到的问题和潜在的机会。

由于GAAP的利润在衡量这些成长期的科技公司意义不大,我们还是需要回到unit economics上面来看ibuyer是否合理。

zillow自从2020Q3开始拥有赚钱的unit economics后,成长惊人,在2021Q2每买卖一次房子可赚$19.6k,但是Q3下降到了$7k。opendoor上个季度达到$35k,这个季度难逃厄运,降到$21k。offerpad也从上个季度的$30k降到$21k。

所以纵观整个ibuyer行业,这个打击几乎是全面的,没有哪一家能独善其身。

那直接的问题就是,为啥zillow需要退出,而另外两家目前还活着?

原因有两个,第一是库存管理,第二是运营成本。

相信大家已经看到过网上各种关于zillow失败的原因,这里我们也不再重复。有人提到关于zillow错用zestimate去overpay很多房子,我们其实在财报上并没有看到支撑这个的论据。

毛利率确实下降了很多,但每家公司都下降了,无一幸免。比如zillow从12.9%到8.3%,而opendoor从13.4%到8.9%。很难说zillow是唯一一家overpay的。

因此我们觉得问题的关键还是来源于在火热的房市zillow提前买了太多库存,而又没能及时周转,相当于从market maker变成了risk taker。再加上他们的debt financing并没有opendoor那么充足(opendoor从二季度就开始各种加银行贷款渠道和发行可转债),所以才导致zillow他们不得不退出。不然的话,单纯看$7k的unit economics就退出其实不太合理,只有可能是balance sheet受不了了。

另一个佐证就是,opendoor自己坦白的,利润率的下降来自于房价的回归,并且由于这个季度买了太多,他们甚至觉得下个季度的利润率会继续下降。

但是opendoor和offerpad为什么还能继续运营?

offerpad很好理解,因为体量小,balance sheet占有率低,而且市场小所以本质上就只买换手率快和不需要整改的房子,所以受冲击最小。

opendoor拥有这么大体量还能活下来,就是它自身的运营成本比zillow低4%。别看着小小的4%,在做市商的世界里面,这是个可以改变公司规模的数字。毕竟$1bn的营收,就是$40mm利润的差距。为了让大家更有概念,对比一下,zillow的季度整个卖房运营成本就是$40mm,opendoor是$52mm。所以多这4%,就离breakeven越来越近。

所有的ibuyer成本几乎double,但是营收却没有,这是导致他们这个季度财报不好看的原因。而营收没有像想象中和成本一起double甚至非线性的超过成本,是由于房价逐渐下降。

这其实就回到一个根本问题,ibuyer作为做市商,为什么受价格影响这么大,这样的生意合不合理?到底是market maker还是risk taker?

我们目前倾向于ibuyer自身还在探索这条没人走过的道路,而因为没有经历过一个完整的credit cycle,目前很难判断。毕竟在市场火热的时候,房价高,照理来说应该少买,但作为做市商是不应该timing market的,只能接手房子,而房子的换手速度不可能赶上类似股票的金融产品,就导致库存风险与之共存。

就目前来看,我们认为opendoor是比我们半年前研究时更具风险的投资标的。但是zillow的退出,或多或少的减少了这个库存风险。

以前opendoor需要不停的拓展版图去和zillow抢地盘,但是他们现在不需要了。为了更好的减少房价带来的利润率压力,如果我是Eric,我会更加分散化房子的地域性以及提高unit economics。至于抢地盘,已经不是最重要的目的了。

我们可以拭目以待,看看有了zillow的前车之鉴,opendoor会不会更smart。就像我们之前就说过,在这种capital-intensive的行业,先提高unit economics再规模化比反过来更make sense。

其实目前$14bn的估值很难说贵或者便宜,因为毛利润差不多只有$500mm左右,但行业竞争并不激烈,属于只需要做好本职工作就不会死的那种。我们$10bn左右成为了股东,目前看来应该会观察完剩下的一两年。

Marqeta:

如果说opendoor是最费钱的那种生意,那marqeta就是另一个极端,最容易scale的模式,也是我们最喜欢的那款生意模式 - 收过路费。(不了解的朋友,可以看看我们之前那片笔记)

虽然说市场给了marqeta三季度表现很多正反馈,但我们其实并没有被impress到,相反有一丢丢的失望。(也许是我们的期望太高)

虽说各种增长都是指数级的,但以目前的速度来看,到$1bn的营收估计还得至少18个月,而不是一年内就能完成。

marqeta的生意模式其实很好估算的,因为每年大概$100bn的TPV,他们的interchange fee差不多拿走47bps,所以如果要到$1bn的营收,TPV得double一下,这可没有想象得那么简单。对比说明一下,stripe这么牛逼,目前才“仅仅”$300bn TPV。

当然了,得益于这一波疫情带的节奏,virtual card的渗透级数增长。目前marqeta也是开通的信用卡的服务来为下一波增长做打算,但一般来讲,debit的interchange fee会比credit高。

虽然营收增长已经很高了(尽管没达到我们的期望),最让股东欣慰的应该是marqeta这一个月不停的onboard了很多新的合作公司,这些公司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他们都代表新兴行业,例如BNPL和crypto。所以他们的contribution目前还无法和square相提并论,但是如果他们发展的好的话,marqeta是属于直接获利者。

$14bn的估值目前不便宜,但我们很幸运的在$11.2bn的时候选择拥抱marqeta,所以应该会陪着它继续成长两三年看看。

Affirm:

Affirm应该属于这三家里面最具有争议性的了。一是它到底是payment还是lending公司,二是BNPL和信用卡有啥区别。由于之前的笔记我们已经介绍过了,这儿不再多说。

简单来讲,affirm既是lending又是payment,但是它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和贷款销售来清空自己的balance sheet,这样就看起来像payment公司,于此同时他们也可以为了提高economics留一部分在账面上,看起来像lending公司。

他们的economics无非两块,分别来自纯商户和借贷利息差的营收。目前这两部分都是健康的增长。没什么好提的。总体营收估值在$1bn以上吧,unit economics都是赚钱的,只是需要更高的运营杠杆,我们预测至少三年的时间可以breakeven。

这里来个call back,affirm的虚拟卡利润就来自marqeta分它的interchange fee。

其实affirm的生意模式和衡量标准是这三家里面最难的,很少有人能真正搞懂,但介于现在太晚了,我也很困了,就先不写了。

还是说两个最值得称赞的点吧。

第一,affirm的商户从一年前的6500个涨到了现在的10万个,主要归功于成为了shopify的唯一合作伙伴并power ShopPay。注意了,这些merchants全是integrated merchant。我们看到的Klarna和Afterpay提供的merchant的数据并不全是integrated merchant,很多来自虚拟卡平台。而这些平台的商户并没有被affirm算在里面。

第二,shopify,amazon,walmart,target,peloton,america airline等等这些比较大的公司都选择使用affirm作为其嵌入的payment选项,而不是另外两家。其中的原因很多,其中一点就是affirm的tech是很强的,所以被这些超级商户所信任。

但你说$1bn的营收现在值$42bn吗?我们觉得有点高估,但是选择hold,因为我们也不确定这个消费者和商户通过BNPL这个网络效应最后的规模能有多大。

作为投资人,我们讨厌像trader一样频繁交易,所以我们更愿意hold看看之后的成长。

BOE Research声明:我们目前持有OPEN,MQ,AFRM,但也不排除在未来三个月内买入卖出的可能。

欢迎subscribe我们的substack:boeresearch.substack.com

全部讨论

2022-02-16 12:06

很喜欢mq,这样的技术应用到底护城河几何?

2021-11-15 18:38

你好,请教一下affirm未来出海前景如何呢?看到afterpay在国际业务上做的已经不少了。$Affirm Holdings(AFRM)$ $Square, Inc.(S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