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3喜欢:2

$中环股份(SZ002129)$ $阳光电源(SZ300274)$ $隆基股份(SH601012)$

光伏行业浅析

为了磨炼自己独自分析的能力,写下此文,仅供自用和记录,有不同意见者欢迎讨论,喷子勿扰。

(一)市场空间

从大格局上说,市场空间广阔,理由大家都知道,就不说了。

至于行业增速,我认为由于影响光伏装机的因素实在太多,例如电价政策、电网消纳能力、土地、关税,光伏行业虽然长周期上一定是快速增长的,但短周期的波动也同样是不可避免的,以越南为例,已经宣布2022年停止风光投资了,估计和国内一样出现了消纳问题。

(二)商业模式

妥妥的强周期行业。

组件逆变器等光伏产品属于重资产制造业,门槛低,同质化严重,普遍没有定价权,融资多,自由现金流少,商业模式比较差。

至于EPC业务和电站投资业务,投入大,回款慢,门槛低,同质化也比较严重,商业模式同样一般。

在此单独说一下组件行业,组件行业的产业创新非常快,最近几年的大功率组件、大尺寸硅片的不停迭代乃至最近讨论比较热烈的下一代电池技术,均会让企业的盈利和融资逐渐转换成“落后资产”甚至是“废弃资产”,这是妥妥的价值毁灭,因此组件行业(硅片、电池、组件)的商业模式极其差。

(三)竞争格局

一个字,卷。

EPC业务,门槛尤其低,谈不上竞争格局。

电站投资业务,国外非常分散,国内基本是五大四小们在把持着,但由于电站开发同质化严重,且普遍愿意为了冲规模牺牲效益,这些企业其实是难言优势的,硬要算的话,guoqi背景和低息贷款算是一种优势吧,这个待讨论。

组件逆变器等制造业,竞争格局相对集中,出现了一些头部企业,这些企业过去几年借助于国际化开拓和领先的产业规模,取得了一定的优势(渠道优势和成本优势),如隆基、华为、阳光电源等。但这些优势说实话正在不断消解中,一是产业链的疯狂扩产和一体化普遍趋势,让原先卡着重要环节的头部企业的成本优势不断丧失(如隆基),二是由于门槛低新进入者带来了大量的先进产能,这些新产能对旧产能无论是技术上还是成本上都是降维打击(例如大硅片和大功率组件),三是渠道优势我认为短周期来看不会马上消亡,但2B行业最终比拼的还是技术和成本,在目前光伏大发展的背景下,传统渠道优势明显的企业将不断被后来者挑战。因此我认为组件逆变器的竞争格局还会不断变动中,难言稳定,特别是组件行业,逆变器行业了解不多,希望球友们能补充下。

(四)价值链分析

当前受限于能耗双控,产业链的价值被硅料环节占去大头,剩下的只能喝汤。未来不好说,当前这个时间看不清。

(五)趋势预测

我认为组件行业短周期内还是会继续调整,会经历估值杀>业绩杀>价值杀这三个阶段,当前还处在杀估值阶段,之前和一位组件厂家聊天,他们公司内大量的落后产能不知道怎么处理,卖都卖不掉,这些迟早会暴雷,想想都怕。

逆变器行业相对来说要好的多,产业创新不多,扩产能也没那么疯狂,增长方面除了增量业务还有存量替换业务,空间更广阔,此外还有储能这片蓝海,想象空间更大。

完。

全部讨论

2022-02-09 17:11

组件的落后产能应该是小尺寸吧,目前电站都需求大尺寸。组件的头部集中化程度还是挺高的,对于龙头一体化的公司来说,确定性还是挺强的。从目前的排产率能看出短期景气度。

2022-02-09 15:53

不是光伏行业是这样,是所有的中低端制造业都是这样,赚钱靠扩产,由于技术低,扩产容易就容易产能过剩,不同的是光伏有稳定的增量,目前来光伏未来hit+n型+12寸智能制造,还是能再次降低光伏度电成本,所以谁掌握技术,谁舍得投资技术才有未来。硅料就是一个周期股,高价硅料目前就是逼着行业其他环节降低成本,等今年明年硅料大跌以后,光伏发电性价比又是质的飞跃,所以目前制约光伏发电这块应该是储能

2022-02-09 14:36

好文,有理有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