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下中国飞鹤的估值和几点看法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回复:18喜欢:7

估值

当前市值290亿

主要资产为现金及存款181亿, 95亿厂房,22亿生物资产

有息负债4.67 + 8.86 = 13.53亿

存货、贸易应收款、预收款合计33亿,经营性应付款66亿。相当于经营性无息负债-33亿。

用账上现金还掉负债,剩余现金135亿。

市值290亿抵减掉现金部分,即剩余155亿. 这155亿投入,相当于是用来购买厂房和生物资产, 溢价38亿。

下面开始估值:

由于口罩对前几年出生率的影响,飞鹤23年利润32亿应该是偏低的,我们假设未来飞鹤的市场份额不增长,并且从24年开始,新生儿人口就下滑20%(这个可以看我之前分析人口产能的文章,大致结论是未来几年新生人口最终还会下滑20%左右),32*0.8对应年利润为25.8亿。由于市场销量下滑,竞争烈度加大,再打个8折按一年20.5亿保守估计。

那么pe大约为155/20.5=7.56

在这样的估计下,总投入资金的年收益率为20.5/290 = 7%.

所以悲观预期下的pe也不高. 而不好的地方在于,其资金利用率不高。

好的地方是,行业不会被消灭,有永续经营的机会。

总体来说还是比较诱人的, 也比较明显. 风险在于也许我给的safety margin还不够?

个人观点

1. 消费类食品,最重要的是特定定位下的市场占有率。

同一口味范畴下, 产品往往是同质化的,不存在明显的产品差异,就好比可口和百事。如果产品本身品质优良,更有效的投入是去持续建立用户对食品安全和特性的认知,并且这个时间越长,这种对用户心智的占领会产生越好的市场效应。最直接的指标就是市场占有率。

2. 研发投入,多了未必好.

我不觉得财务上研发投入占比少是问题,奶粉做到国家一流标准,工厂品质一流,企业已经完成数字化运营,传统行业做个奶粉还还有什么好研发的呢, 又不是制药。远不如好好做好供应端品控。食品这种东西研发投多了,搞出来的可能是噱头,闹不好就画蛇添足。

至于账面上,研发收入就看公司愿不愿意做账。老冷倒是实话实说,有研发投入,只不过报表没有倾向于把一些费用纳入研发费用. 这点我是认同的,报表上要做研发费用还不容易吗?人没这么干而已。对于公司老板来说,公司里要关注的东西多了,这点数字表面的事儿没啥意义,不如真实点。

3. 如何和外资奶粉抢占市场

相比来说,我更关注国产奶粉有没有机会把海外品牌挤出去。

这个其实比较难。中国的畜牧业历来是比较弱的,资源禀赋不如,国内奶粉的成本比海外高一大截,印象里是30%。

这样的成本局面下,那么市场怎么打?

如果以低于海外奶粉的定位和价格做品牌,那么产品只能做中低端。海外品牌继续维持品牌的强势和市场领导地位,降价的时候,国产奶粉要跟着被动降价,企业的风险就起来了。这种局面下,国产粉几乎很难形成品牌。

我猜这是老冷选择了走高价格+高定位的市场路线的原因。

另外说一下,我只想理性主观地讨论。本人早已荣耀地被某"嘴巴股"票吹拉黑,不是跟风吹。

$中国飞鹤(06186)$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定价低,做低端没有前途,海外品牌你方唱罢,我登场,没有踏踏实实做渠道深耕的,飞鹤能有今天,恰恰是因为踏踏实实在做渠道深耕,一句“更合适中国宝宝”只是引爆点罢了,人们津津乐道于这种出奇制胜,但背后多年的渠道工作才是核心。其实这个是类应该是个心智相对集中的品类,目前也在集中过程中,飞鹤大概率能吃到集中度持续提升的红利。

03-25 21:47

其实目前还是没看懂,飞鹤的护城河是什么?渠道吗?我想产品并没有很特别的差异化吧,不像茅台酱香之于别的香型白酒,一直在关注飞鹤,就是看不懂具体护城河是什么?

03-25 11:42

人口不大可能下滑这么多,如果人口下滑20%,出生人口仅为721.6w,这样会出大事吧

03-25 22:30

这个票最大的危险因素是冷友斌的人品,就跟忠旺的刘忠田一样

东北股 谈啥估值

03-25 19:35

我村去年是几十年来男丁最少的一年,只有可怜的2个

03-25 14:58

飞鹤有钱就入,当下的飞鹤只要不犯原则错误,当理财产品

03-25 12:06

理性分析

03-25 11:52

03-25 11:27

深度分析好文,不吹不捧,果断关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