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有多爱我的基金,竟然不舍得卖出?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这几天梳理手头基金,打算优化一下持仓。我发现定投的基金里面包括有两只恒生指数基金、两只中证500基金,还有两只医药基金。作为一个从业超十年、自认为半专业的基金投资者来说, 这种资产配置方式,真的很打脸呢!

先看恒生指数基金(吐血的是,当我码字的时候,万得给我推送了一条恒指开盘下跌的消息)。易方达恒生国企和华夏恒生国企可以说是市场上最早、最大的两只港股指数基金,我选择这两只基金作为定投标的,还是说的过去的。

两只基金都是从2016年7月开始定投。忘记当初定投这两只产品的初衷是什么了,除了想着多元 化资产以外,更重要的原因大概是支付宝平台可以方便的买卖基金,一键定投不费劲吧。

仔细看了两只港股基金的交易记录才发现我是有多傻!坐了一趟又一趟的过山车不自知。期间曾经分别于2018年12月初和2019年2月中两次卖出过易方达恒生国企,小赚了一笔,一直坚持定投,到现在还亏着2%。

华夏恒生指数就更加悲催了。一直坚持周定投,后来因为香港本地事件,考虑到该指数里面含有相当部分本土经营的企业,所以曾经停止了一段时间定投,只在今年1月初卖出过一次,到现在亏损面在7%左右。

更悲催的是,我还持仓了部分H股ETF(510900)。

我是有多爱港股啊!

不行啦。我必须搞清楚这两只基金到底有什么区别。恒生国企和华夏恒生差别其实还是很大的。前者成份股主要是香港上市的内资企业,主营业务集中在内地;后者则包括了主营业务在香港本土的企业,以及部分内资企业。从这个角度来说,恒

生国企在香港本土事件中所受到的冲击更小一点,这也是我现在中止华夏恒生指数定投的主逻辑。

但其实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两只指数的走势基本上是一致的,多数时候都是同涨同跌。华夏恒生的弹性可能略大一点,恒生国企表现相对稳健。不过在现在还是市场动态、海外资金退潮的大背景下,再加上疫情影响和本地局势的不确定性,港股还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够走出低谷呢。

虽然机构投资者一直都在鼓吹底部底部,但其实他们也不知道将在底部停留多长时间。当然,长远来看,价值还是会回归的,但不知道在新的形势下,是否会寻求新的均衡点,那也意味着,可能不能以过往的眼光来看港股了。

现阶段,我决定继续定投恒生国企,每逢大的调整就买入恒生ETF

我始终牢记一位港股通基金经理跟我说过的,香港指数比较高级,普通主动基金很难超越。且单纯从盈利的角度扩张来看,每年15%左右的收益还是可期的。

但话说回来,疫情之下,还能那么乐观吗?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