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是个非常厉害的对手,如何攻与防?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今天主要聊一下攻与防。

昨晚在首战告败后,痛定思痛,深刻反省。

给自己设定了三不原则,第一板不攻,球不高不攻,球太转不攻。

总体上看变得相当窝囊,几乎板板防守,以削,碰,磨为主。

这与我平时意气风发,先下手为强的作风大相径庭。

如果按我平时打法,完全赢不了他们。

两个球友水平大概是6档和7档,均在我之上,我自认为只有8档。

可是打法一变,格局就变,简直逆天了。

不但大比分拿下了6、7档两个球友,而且接下来继续获得大满贯,创造了史无前例的战绩。

防守的优势就是失误少,我失误少了,别人就失误多了。

很多时候不需要主动赢球,等着别人失误也是一种赢法。

等待别人冒高,为自己创造机会,再主动出击,成功率更高。

再观察这位6档球友,为何如此厉害,就是因为失误率少,没有把握的球不攻。

而7档球友打不过6档球友,是因为抢攻的次数太多,以至屡战屡败。

与6档球友探讨胜利之道时,结论是攻防比例如何要看情况,或结合自身优势找到一个平衡点。

回到股市。

周二下午公布了相关金融数据。

M2前值12.4,预期12.1,公布11.6。

增速有所回落,且低于预期,说明货币周转速度有所下降。

5月份的供应总量是282万亿元,仍然创了历年新高。

关于M2,我以前讲过,快要审美疲劳了,这条向上的斜率很难调头向下。

大家也不用盯着这短期的一点浮动,意义不大。

社融前值12200,预期20000,公布15600;

新增人民币贷款前值7188,预期16000,公布13600。

双双低于预期,与经济的现状相呼应。

与M2指标一结合,结论是:

货币供应总量迭创新高,但贷款需求低于预期,且在低位徘徊。

周二晚,美国公布了5月通胀。

CPI前值4.9,预期4.1,公布4.0;

核心CPI前值5.5,预期5.3,公布5.3。

应该说,略好于预期。

6月暂停加息的概率从81.5%猛然上升到了87.4%,道指奔着次前高而去。

同时,7月加息25个基点的概率从上一周的53.2%上升到了57.1%。

美联储把通胀目标定为2%,一般指的是核心CPI,目前仍然高达5.3%。

虽然大家臆测今年最多还有1-2次加息,如果该数据还有反复,则一切尚不可知。

有鉴于上述数据,大家说是攻好还是防好?

我们假设市场是个非常厉害的对手,因为历史证明,入坑者符合7亏2平1赚的定律。

碰上这样的对手,胜算不来就不大。

如果再急于出手,无异于玩火自焚。

先防一把,等待市场出错,等待市场主动送上三温暖。

再把握机会,推球也好,拉球也好,才能稳操胜券。

当然,职业高手另当别论,板板进攻也能游刃有余。

但这种操之过急的进攻,不适合大多数入坑者。

也有小作文显示,最快于本周末,将出台一系列措施来刺激经济,活跃市场。

小作文毕竟是小作文,千万不要轻视了上面的“定力”。

假如这个时候出手进攻,相当于尚未判断出来球的左右旋、上下转,就贸然出手,成功率不知要打多少个折扣。

运气好,或能蒙到一个;

大多数时候,是莫名撞飞,或直接下网。

至于,“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这件事,我差点就信了。

我想这种不断进攻,能压制到对手抬不起头的手段,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进攻,只适合棋鼓相当者的先发制人。

作为普通散户,没有能力去围追堵截,也没有实力去左右盘面。

唯一能做的就是先保护好自己,等待市场出错,再重拳出击。

在人云亦云的洪流中,在沉冗繁杂的信息中,有一种直插心灵的碰触,有一种入地无缝的契合,正是本号存在的意义。学生任何观点,并非买卖推荐,皆是与各位师傅探讨研究市场的方法,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