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3回复:3喜欢:0
前几天问过20%,这次看看有没有更高的…在A股市场寻找一只在今后的十年里营收及净利润同时稳定增长,其中净利润每年能保持不低于25%的增长,并能充分说明其增长的合理性。最佳回答者将获得奖金。
希望这二次悬赏提问能让更多的人去深入的了解能独立的思考,雪球上大家关注最多的恐怕就是股价,又有几个真正能从公司增长上下功夫呢。悬赏提问与个人持仓无关,请把脑子用在正处,思考有意义的事情。

全部讨论

2021-10-07 15:05

药明康德1.技术药明系在核心能力技术布局前瞻
核心能力1:不同分子类型研发的能力
飞轮效应:分子库越大,研发越快,效率越高,成本越低,客户合作意愿越大,合作越多导致分子库越大,从而良性循环。新分子是药物研发的基础和关键,医药研发生产企业需要获得更多结构不同,作用机理新颖的新分子。
拥有 DEL (DNA Encoded Compound Library)分子库,超过 900亿个DNA编码小分子化合物,其中大多数母核化合物是由药明康德DEL团队进行自主设计和定制合成,具有新颖独特的化学空间和结构性质,可以帮助客户实现更精准的小分子化合物筛选服务
协同效应:药明系在未来重要方向均有布局,不同业务板块之间彼此还有协同效应,可以深度整合
小分子药、大分子药、生物治疗还有医疗器械均有布局,并且技术领先
比如药明合联的成立,把药明生物的大分子药能力与药明康德子公司合全药业的小分子药能力整合,生产ADC抗体偶联药物
核心能力2:新技术提升药品研发生产效率
以AI制药为例,在国内甚至在亚洲,目前还没有其他投资机构在 AI 药物研发领域建立起与药明康德类似的全面投资组合。药明康德的被投企业覆盖了药物发现过程的各个关键环节。AI制药:投资6家AI制药公司
Insilico Medicine:是少有的能把 AI 渗透到从靶点发现到临床预测每一个产业环节的公司
Strateos:第一个机器人云实验室平台,将自动化、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相结合,以加速药物发现
Engine Biosciences:四个领域:药物重定位,将已知药物应用于新的适应症;发现新靶点,确定疾病的生物因素;精准治疗,支持基于病人特殊基因构成的独特治疗;途径分析
Verge Genomics:建立一个全面的数据集,便于在疾病理解、机器学习和 AI 方面进行研究。重要的是,Verge 完整的药物开发方法将患者数据与动物模型进行比对,以确保使用适当的转化研究
Schrodinger:为早期药物发现提供更快的先导物识别、性质预测和大规模分子评估
Insitro:预测候选药物
(资料来源:网页链接
其他技术投入:公司在研发上的投入大幅领先国内同行业竞争者,比如
全球领先的PROTAC (Proteolysis Targeting Chimera)药物发现和测试平台(该技术曾在 2004 年获得诺 贝尔奖)
DELight服务包:用户可获得一个内含80多亿个DNA编码小分子化合物的DEL试剂盒,并可自助完成靶点亲和筛选实验,再将实验结果返还给药明康德。药明会向用户反馈一份总结性报告,用户可根据报告结果决定是否开展后续研究。相比于传统的服务模式,DELight的操作简便高效,成本显著降低,整个过程中用户也无需透露任何靶点信息
2.业务提出跟随药物分子发展战略,提供一体化、端到端服务。这种战略使得上下游导流效果显著。
同时药明康德运营平台化,提出永远是一个技术和能力的赋能公司,永远也不会成为一家药厂。不自己做药降低了研发失败风险,保证旱涝保收。
临床前CRO
HitS事业部、辉源生物:进行药物发现,作为整个流量入口为公司带来新客户,提供收入新增量
WIND:药物分析与测试平台,整合了API合成、制剂开发、药效等环节加速了客户新药研发流程
临床CRO
康德弘翼:早期临床研究、注册事务、质量体系管理
药明津石:临床研究、SMO现场服务、招募服务
CDMO
合全药业:大规模扩大生产车间,大幅提高产能
增长空间短期 - 海外长尾客户: 大型药企更多以销售为主,小型 Biotech 新药贡献度越来越重要(信息来源:药明康德港股招股书),加上小新药企外包意愿较大型药企更高
中期 - 国内创新药: 目前国内客户只占25%以下,国内创新药也在迅速发展。 如合全药业与百济神州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并且国内市场集中度有提升的趋势,利好行业龙头。
长期 - 新业务:基因和细胞治疗对研发和生产的要求远远大于传统药物,外包研发和生产的需求也很大
成本优势教育红利:公司主要基地在中国,由于药品研发在前期需要大量科研人员,科研人员成 本较高。由于中国人力成本相对较低,不到美国的一半,因此国外 CRO 企业通常集中于后期研发。公司在前期研究的药物发现方面的能力明显强于国外企业
规模效应:全球多个生产基地,成功打造成全球供应链并形成庞大规模效应。比如大部分ADC药物中的小分子毒素可能在中国生产,抗体可能在美国、中国或者其他国家生产,然后运到欧洲偶联。ADC药企需要在全球找外包服务商,样品生产得全球各地飞一圈,整个跨度高达上万公里。而药明合联的大分子和小分子生产基地就在无锡和常州这两个地方,在1到2小时的车程范围之内。整合完成后,不仅是全球唯三能够提供ADC一站式服务的企业,同时还将原本的上万公里供应链直接压缩至长三角的100公里内。
协同效应:国外大型CRO企业业务普遍集中在临床CRO领域,临床前CRO体量相对较小,而且海外大型CRO企业普遍没有布局CDMO业务,海外大型CDMO公司也往往只聚焦CDMO业务,CRO业务涉足较少。相比之下,药明康德已经打造了CRO+CDMO一体化平台
3.资本股东: 包括一众明星资本,如淡马锡生命科学、平安银行、高领资本、云锋基金、红杉资本、君联资本、浦银国际。
高超的资本运作是药明康德快速崛起的关键。从合全药业挂牌新三板、美股私有化、分拆药明生物、药明康德回A,都推高了公司市值,帮助业务发展。
目标为美股私有化:在美股上市之初,公司管理层的持股比例较低,是因为公司成长阶段引入了众多美元风投基金。在低估值引发的私有化交易中,管理层抓到了提高持股比例的好机会。
合全药业新三板:在私有化退市之前,公司首先推动子公司合全药业在国内新三板挂牌,开创了海外上市公司子公司在新三板挂牌的先例。合全药业三板挂牌的意义在于充分利用了三板融资窗口,在公司退市再到重新上市的期间支持公司的融资需求,随后再推进上市公司主体的私有化。
拆分药明生物上市:大分子业务主体都不再并入美股上市主体的合并报表范围内。药明生物的控股股东通过老股配售方式,获得偿还私有化贷款的资金,实现私有化资金方案闭环
药明康德回A/H:没有私有化贷款负担的小分子业务主体药明康德实现A股上市;2018年12月,药明康德实现港股上市;
合全药业摘牌:2019年3年,药明康德筹划合全药业三板摘牌,实现了三板定增投资者退出
(资料来源:网页链接
4.产业投资生态VIC(VC+IP+CRO):是药明康德长久以来践行的投资模式,即风险投资(通和毓承资本),知识产权服务,并提供药明康德的研发平台是这一模式的核心,通过投资收购建立完善的生态链。
投资方面,至今公司投资组合 90 余家公司和基金,主要为创新疗法,也涵盖了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及诊断、大数据及AI服务、供应链等。投资了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基石药业、康泰生物、华领医药等,还与与平安银行共同成立了“平安药明产业投资基金,药明从投资子公司获得技术,并享受公司成长的红利。
药明康德的生态圈中不仅包含制药公司等合作客户和上游供应商,还包括科学家、非营利机构、保险公司、医院、药店、医生和患者等。药明康德依托自身平台优势,促进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包括参与者之间在产品方面的授权合作、投资及收购并购等,从而推动整个生态系统健康运行。
公司话语权较大:Insilico 的首席执行官 Alex Zhavoronkov 博士此前在接受采访时曾说,它从药明康德获得的远不只是资金或者实验室,作为世界第二大医药市场的中国市场资源才是 AI 药物研发企业真正需要的,药明也决定了Insilico总部迁往中国。
同时也布局其他周边,如
电商平台:览博网 - 提供抗体、生物试剂、耗材等销售
知识平台:微信公众号矩阵、产业论坛、疾病知识库
5.团队高管中的大部分均拥有海内外知名大学的化学,医药等相关学历背景,且均曾长期就职于海外知名药企的关键部门,拥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丰富的管理经验。
同时具有较强的投资和数字化人才资源。相信团队会继续重视投资生态和保持对前沿技术的投入。
李革(CEO):北京大学化学系,1994 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取得有机化学博士。师从William Clark Still,共同成立Pharmacopeia Inc。李革28岁,却已成为公司的领头人物。创始科学家、科研总监。
朱壁辛(CFO): 花旗、美林投资银行担任董事总经理兼资深并购银行家,领导执行了许多具战略意义和变革性的跨境并购交易
胡正国(全球首席投资官): Tanox公司高级副总裁和首席运营官,并曾就职于美国生物制药公司Biogen、美国默克公司
陈志刚(首席数据官): 创建了创建了腾讯医疗大数据实验室和阿里健康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团队
6.结论现阶段还可以投资,作为压舱石配置。
CRO行业市场增长迅速且稳定,属于黄金赛道。收入增长空间主要来源于海外订单转移、国内市场集中度提升、国内创新药兴起,确定性来自CRO行业本身旱涝保收,以及To B行业客户粘性大的特点
规模效应和成本优势是独特的全球竞争优势,短期内中国人力成本不会快速大幅增长,随着药明系规模化以及协同效应,并对自动化以及大数据AI的应用,能保证利润增长。
投资生态加速产业布局,通过从早期开始参与创新药研发,分享创新药成长的长生命周期价值

2021-10-05 15:28

长跑还是看行业。生物医药、癌症早筛、第三方诊断、健康消费、医疗服务、储能领域具有供给侧垄断性质的龙头,也许可实现10年25%的复合增长。

2021-10-05 09:34

能回答的都是忽悠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