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3喜欢:5

何帅的反思:过去五年,本基金有两个阶段表现不佳,2020 年时错过了核心资产的大幅上涨及 2023 年经历了核心资产的持续下跌。这两次困难均是对于市场的波动估计不足所致。市场的估值方法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产业估值法,基于公司未来自由现金流的贴现,主要关注的是生意创造现金流的能力,持续性及竞争优势;第二种是市场估值,也就是市场根据当前的偏好进行“投票”定价,关注行业景气度,市场策略偏好,是否有“催化剂”等。

过去几年的思考,我们认为对于大规模基金而言,买入价格合理的优秀公司可能是长期获得超额收益的必经之路。因为大资金很难快速地捕捉市场趋势;或者利用边际信息的驱动去投资相应变化,偏向市场的投资方法往往需要频繁的“试错”,也就是较高的换手率支持。简而言之,我们只能更多依靠产业估值的方法来投资,当市场价格低于产业价值时买入,当明显超过产业价值时卖出,要买好公司还要买得便宜。 这是一种理想化的过程,市场的价格从长期来看会趋向于产业估值,但是短期会大幅偏离,向上或者向下都会远远超过投资者的预期。

在 2020 年至 2021 年初,大量核心资产由于业绩出众,加之市场的极度偏好,估值迅速飙升,不少公司超过当年 100 倍 PE。记得在 2020 年的中报,我们反思很多优秀的公司卖得太早,我们早早地认为价格已经合理,这造成了我们第一次困难。2021年初后,市场终于达到了极限,这些核心资产价格开始明显回落,达到 2022 年初的时候,不少核心资产已经落入了产业价值的区间,这一次我们“吸取了”教训,开始在优秀公司价格基本合理的时候买入,不想再次错过他们,但最终的结果是估值的钟摆又远远摆过合理位置,使得基金净值经受了回撤。

过去五年,我们经历了“上下两次困难”。 中国是一个勤奋的国度,拥有巨大市场的同时,人均 GDP 尚在发展中国家水平,所以各行各业都可能面对低质量的激烈竞争,发达国家已经证明了稳定的行业趋势及竞争格局,在我们的市场并不一定适用。这种勤奋表现在资本市场,比如产业链具有强烈的投资扩张偏好、融资偏好,竞争对手基于重复性模仿的价格竞争,技术快速扩散等;使得中国市场较国外更容易发生短期供需的波动,也使得不少公司在经历行业上下行期间的利润水平波动更显著。加之资本市场参与者本身也是非常勤奋的,对于产业边际变化极度敏感。综合形成了国内资本市场估值较容易大幅波动的基础。

我们从不怀疑价值投资的方法,只是面对估值波动巨大的市场,需要对“趋势的力量”有充分估计。较为理想化的估值体系造成了过去两年净值的回撤,有大量的改进工作要去完善。比如在行业趋势不佳时,我们应该留有更充分的安全边际;除了行业和个股的深度研究,也要充分关注市场机会在哪里,提升研究投入效率等。

精彩讨论

bb77004-15 12:18

就是水平差。宏观中观基本功差,技术分析能力更是一塌糊涂。幼儿园大班水平趁着风口当了几年基金经理

tugpt04-15 12:15

写这么多,不就是菜嘛

全部讨论

批判得好,一点不不冤枉这货

04-15 12:18

请主动降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