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成本和全球的成本:核废水排放入海,怎么破?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0

 



核废水与外部效应

华说



在一次次地“放风”之后,日本政府正式“官宣”,将福岛核电站含放射性物质的污水排放入海。

4月13日,日本政府在内阁会议上决定,将福岛核电站含放射性物质的污水稀释到低于国家标准的浓度后排放入大海。根据会议决定,福岛第一核电站的运营方东京电力公司在排放核污水时,水中所含氚的浓度将被稀释到日本核电站废水氚排放国家标准即每升水中氚活度6万贝克勒尔的四十分之一以下。整个排放计划最早将于2年后启动,预计2041年至2051年福岛核电站完成反应堆废除工作前结束。

第一财经报道说,福岛核电站所属的东京电力公司向其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该核电站内部存储了1061个经过各种处理后的核污水废桶,其中的1020个存放的是经过“多核素去除设备”(ALPS)处理后的污水,即去除了除氚以外的放射性核素的污水;27个用于存放铯/锶元素去除后的废水,12个用于存放经反渗透设施处理的淡水,还有2个用于存储浓海水。截至3月18日,福岛核电站内部经处理的核废水储量为125.08万吨。

那么,处理核废水,是否只有排放入海一途?并不然的。报道说:

东电表示,除了“排污入海”外,还有蒸汽释放、氢气释放、地下掩埋以及向岩石圈注射4种方式。“而上述4种方式在法规、技术和时间方面带来了太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因此,综合来看,向海洋排放和释放蒸汽是可行的选择,而且这两种方式都有先例。”东电还在回复中说,与自然辐射暴露相比,排污入海和蒸汽释放的辐射影响都非常小。

东电提供的日本政府专家小组的评析报告中写道,其他核设施也有向海中排放含氚的放射性废液的例子。但就时间和经济成本而言,“排污入海”优势最显著。

其中,“排污入海”的时间或持续91个月,在上述5种方式中为时间最短。时间最长的处理方式则是蒸气释放,需要120个月。在成本方面,“排污入海”仅需34亿日元,也是5种方式对资金需求量最少的。需要资金投入最多的则是“地下掩埋”的方式,约需2431亿日元。


说得真是再明白不过了:之所以选择排放入海,是因为采用这一处理方式,日本为之支付的成本最低:时间最短,资金投入量最少。

这是在意料之中的,而且是势所必至的。经济学说得明白,人是自私的,无时不刻地追逐着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排放入海既为处理福岛核废水成本最低的方式,则必然为日本政府所选择。问题在于,核废水排放入海,将造成全球海洋环境的污染,并由此带来食品健康和人类健康等一系列后续问题。德国的一家海洋科学研究机构认为,福岛沿岸拥有世界上最强的洋流,从排放之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将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10年后蔓延全球海域。绿色和平组织的核专家则强调,日核废水所含碳14在数千年内都存在危险,并可能造成基因损害。日本国内也有学者指出,福岛周边的海洋不仅是当地渔民赖以生存的渔场,也是太平洋乃至全球海洋的一部分,核污水排入海洋会影响到全球鱼类迁徙、远洋渔业、人类健康、生态安全等方方面面,因此这一问题绝不仅仅是日本国内的问题,而是涉及全球海洋生态和环境安全的国际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日本“官宣”核废水排放入海之后,引发各国政府和舆论强烈反弹的原因所在。

日本选择核废水排放入海,是因为考虑其支付成本最低;但其造成的海洋环境、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将使得整个人类社会的利益受到损害。这也是排放入海的行为带来的成本,但日本没有为此负担。在经济学上,这种“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分离的状况,称之为外部性或者外部效应。很显然,日本的核废水排放入海是一种“负外部性”,因为对人类社会的利益造成了损害。

解决“外部性”问题,庇古给出的解决之道是政府抽税;奈特则指出,“外部性”出现源于产权没有界定,也即是说可以通过产权界定来解决这一问题。但这解决方式局限于国内的项目,对各国政府的行为无能为力。虽然国际上也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防止倾倒废弃物及其他物质污染海洋的公约》之类的法律,但并有一个拥有强制力的超越各国的地球政府,其约束力不过尔尔。

有趣的是有着“世界警察”之称的美国的态度。美国国务院的声明是:“美国知悉,日本政府评估了与目前储存在福岛第一核电站现场的处理水的管理有关的几个选项。在这种独特的具有挑战性的情况下,日本权衡了各个选项和影响,一直对自己的决定保持透明,似乎采取了符合全球公认的核安全标准的做法。”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则发推“感谢”日方在处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废水方面做出的努力,并“期待日本政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继续协调”。可以看为对日本的支持,但一曰“似乎”,一曰“期待日本政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继续协调”,模糊、暧昧的很,分明为推卸责任留了后路。这里有出于地缘政治需要拉拢日本的考量,也有远离日本以为对美国影响甚微的缘故。从特朗普政府以及目前的拜登政府来看,刻下的美国政客的格局和韬略,远逊昔日矣。

已经说过,在核废水的五种处置方式中,日本之所以选择排放入海,是因为其成本最低。但这成本,日本只考虑了本国的成本,没有将全球的污染成本算进去。因此,在未来2年内,要使日本改变计划,核心的关键,是要其负担起将这全球污染成本。当然,逻辑很简单,但知易行难,要达成目标,国际社会需要的做的事情,很多;需要付出的努力,很大。

2021年4月13日

全部讨论

2021-04-14 10:58

日本没有世界责任,就欠被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