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元烤鸭”背后的内幕,原来是这样的!

发布于: 雪球转发:52回复:96喜欢:238

烤鸭的经济账本

华说

民以食为天,可见吃饭是一件天大的事情,当然对,不吃饭人无从活着。中国人爱吃,能吃,也善于吃,对吃的讲究之多,举世无出其右者。其中的一个讲究,便是照着节气时令不断转换食材,什么““清明螺,抵只鹅”,什么“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什么“花雕六月黄,夏至神仙当”……刻下正值大暑,“大暑老鸭胜补药”,到了吃鸭肉的好时节了。

现如今,吃个鸭子可不是什么难事。菜场上有卖活鸭的,超市里有冰鲜鸭出售,熟食店和烤鸭店则有盐水鸭或烤鸭供应,买来可以直接大快朵颐。尤其是街头的小烤鸭店或者烤鸭摊点,只要18元一只,可谓价廉物美。不过,如此低廉的价格,也引来了人们隐隐的担忧,便宜没好货,这么便宜的鸭子,是不是其中做了什么手脚?看看网上,“来路不明”、“30天出栏”、“毛都长不全”之类的标签满天飞,越发令人疑窦丛生。

真相究竟如何?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侯水生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讲述了其中的道道。侯水生解释说,“18元烤鸭”的主角是小白条鸭,饲养期30天左右,主要用于加工小型烤鸭、香酥鸭等,出栏体重为1.9至2.0千克,屠宰后全净膛重约1.25千克,烤制成熟食后重量约0.80千克、即1.6斤左右,市场策略是一个3口之家一顿吃完。小白条鸭是育种科技人员通过不断的遗传改良培育的新品种,特点是饲料转化效率更高、从而长得更快。用育种术语讲叫“料重比更高”——小白条鸭的料重比在1.60:1到1.65:1之间,也就是说,这鸭子吃1斤6两的饲料差不多就能长1斤肉。其缺点是生长期短导致肌肉中水分含量较高,肉嫩,不适宜某些烹饪方式,比如炖老鸭汤。

尤其精彩的,是侯水生讲述了从养殖到加工的全产业链的经济账本,直接援引如下:

   农户饲养环节——1日龄雏鸭每只3.20元,饲养至30日龄的饲料成本每只约7元,防疫成本每只约0.05元至0.10元,消毒等药品每只约0.10元,人工、鸭舍及其设备折旧等摊下来每只约1元。算下来小白条鸭的饲养成本为每只11.4元。在良好饲养管理条件下,农户能够获得每只2元左右的养殖利润。

  屠宰加工环节——屠宰加工小白条鸭的成本共计约每只15.5元。其中,从养殖户收购活鸭成本13.5元左右、屠宰加工与冷藏成本约为2元。每只小白条鸭的出厂价在8.2元左右。成本15.5元、售价却只有8.2元,加工企业岂不是亏了?

  别急,还有其他赚钱路子。每只小白条鸭的鸭毛绒可售3.0元,鸭胗1.1元,鸭掌1.8元,鸭舌0.8元,鸭肠0.53元,鸭翅0.30元,鸭食管、鸭血、鸭油、鸭心、鸭肝等0.5元。没错,这些都是涮火锅的常见食材。这样再算一算,毛销售收入每只有16.23元,减去15.5元成本,每只小白条鸭的利润为0.73元。

  烤制环节——小白条鸭胴体出厂价8.2元,加上批发流通环节(含冷藏费、运费等)每只3元,以及2元左右的烤制成本,总成本为13.2元。比起18块钱的售价,4.8元的利润还是过得去的。

看完这个账本,一下子释然了。语云:“千做万做,蚀本生意不做。”从这账本看,小白条鸭整个产业链上,每一个环节的参与者都有利可图:农户每只可挣2块钱,屠宰加工厂每只有0.73元利润,烤鸭摊主每只则有4.8元的赚头。屠宰加工厂每只鸭子的利润虽然较薄,但其进出的量大,因而利润也可观。既然每个环节都有钱可赚,则这“18元烤鸭”的食用安全,最起码是经得起一个经济逻辑的考验的。因为这符合经济学的基础假设——人是自私的,无一例外地在局限下追逐着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正如亚当•斯密所言:“我们的晚餐并不出自肉贩、啤酒商或面包师的恩惠,而是源于他们对自身利益的关切,他们在通过资本创造价值的时候,并不是为了增进公共福祉,而是追求一己私利,但当他们这么做的时候,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让整个社会为此受益,其程度往往比他们真的想要增进社会的利益时更好。”

“18元烤鸭”产业链的成立,很显然,首先源自于科技进步。科技人员通过不断的遗传改良,培育出了一个全新的品种“小白条鸭”,它的饲料转化效率更高——吃1斤6两的饲料差不多就能长1斤肉,长得更快——饲养期30天左右便可出栏,大幅降低了养殖户的生产成本,从而使得在收购价13.5元的状况下依然有利可图——每只利润2元。没有“小白条鸭”的培育成功,就不会有今日“18元烤鸭”产业链的出现。人类知识的增长,“无中生有”地创造出了一个新的产业。这是知识的局限转变带来的产出增加。是的,在这世界上,最有价值的资源莫过于人的大脑。

然而,“18元烤鸭”的真正神奇之处,是在屠宰加工环节。一只小白条鸭,从养殖户那里收购,屠宰加工企业支付13.5元,加上屠宰加工与冷藏费用约为2元,成本15.5元,小白条鸭胴体出厂价在8.2元,一进一出,明摆着有7.3元的“亏空”!但是,屠宰加工小白条鸭的生产过程,是一个联合产出的过程,不仅生产出小白条鸭胴体,同时还产出鸭毛绒,以及鸭胗鸭掌鸭舌等,而且这些物品都独立成市,有市价——鸭毛绒可售3.0元,鸭胗1.1元,鸭掌1.8元,鸭舌0.8元,鸭肠0.53元,鸭翅0.30元,鸭食管、鸭血、鸭油、鸭心、鸭肝等0.5元。这样,加总起来,屠宰加工一只小白条鸭,销售收入16.23元,减去15.5元成本,可以赚到 0.73元。

说神奇,是说屠宰加工环节坐落于多个产业链:产出的小白条鸭胴体,是街头所卖“18元烤鸭”产业链的一环;产出的鸭毛绒,是羽绒服、羽绒被等服装产业链的一环;产出的鸭胗、鸭掌、鸭舌、鸭肠、鸭翅、鸭食管、鸭血、鸭油、鸭心、鸭肝,是火锅等餐饮或者休闲食品行业的一环。这是说,小白条鸭屠宰加工环节最起码参与了三条产业链的分工合作。从经济学上说,分工合作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企业内部的分工合作;一类是企业与企业在产业链上的分工合作(即“公司无界”)。不论是哪类分工合作,都将带来产量的暴升,大幅提升生产力。这就是人类社会选择分工合作的本质原因所在。很明显,在这里讨论的小白条鸭这个案例的分工合作,是企业与企业在产业链上的分工合作,其之结果,不是带来产量的暴升,而是小白条鸭资源利用的“吃干榨净”,资源得到了360°无死角的利用,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浪费。资源的有效利用,也即是生产力的提升,这两者是同义词。

“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分工的程度,因此总要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换言之,要受市场广狭的限制。”不言而喻,小白条鸭的资源的充分利用,得益于产业链上下游分工合作的展开,而这分工合作的出现,则起自于中国广阔的市场。倘若打开视野,放眼众多的行业和领域,当别国只拥有产业链的一枝一节,或者只参与某一个环节,中国的国土上,却往往容纳着整个产业链,令别国为之“羡慕妒忌恨”!无他,因为中国拥有着全球最大的市场!

2018/8/6

精彩讨论

寻觅光影2018-08-07 13:55

原来如此,中国的规模经济,科技进步和全产业链的精细管理是中国产品价格竞争力的源头,你不知道产业链上的这些老板为赚0.1元有多努力

全部讨论

2018-08-07 14:12

很好的科普文啊,吃货们注意了,这篇文章不是在讲鸭子能不能吃……

2018-08-07 14:07

朴素的世界观,遇见复杂的现代社会,就会大惊小怪,和白羽鸡事件一样。

2018-08-07 13:42

全产业链的优势,试问拥有全产业链的中泰化学到底有多少猫腻$中泰化学(SZ002092)$

2018-08-08 09:22

TM还让人活不让了?植物育种,动物家禽也育种了,科技操蛋什么都可以育,能不能育你家老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