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0
回复@投资艺术家888: 从潜龙在田终于跃龙在渊,A股港股近期进入了新一轮牛市,现在自然没有在今年一月底二月初位置低,上涨的确定性却大的多。当然投资就是要在最恐慌时进入,不少绩优股,两年前就见底了。亏钱的大部分是炒概念追涨杀跌的韭菜。两年内有正确投资理念的,都是收获满满。
伴随新一轮降准降息(降存款利息),A股的上涨很可能会加速,从跃龙在渊到飞龙在天。满仓不动,偶尔轮动,绝不空仓。//@投资艺术家888:回复@投资艺术家888:2024年A股投资思考
这次就不能像去年说得那么详细了,去年已经完成长中线布局,说说无妨,这次只能笼统谈谈,不能干扰我操作。
对于50亿资金以下的投资者,还是要两条路都要走,一条是高股息蓝筹,因为是新资金大资金的首选,@李蓓 说的道理是常识,现在不断降息后,保险公司也好,居民储蓄也好,都面临资金出路问题,股息5个点以上的蓝筹,会成为香馍馍。当然不是所有股息5个点的股票都受青睐,一定要有持续性,最好还有增长,所以资产质量差的蓝筹,比如某些银行,一些周期股,已经在周期高点的,恐怕也不会受宠。
第二,就是2023年末的强势板块和强势股,最强的板块当然就是北交所,很多功力浅的投资者,对北交所有偏见,我无意教育他们。只是告诉大家一个常识,修为高的投资者眼里,没有什么好公司坏公司好股票坏股票之分,长期持有好公司股票是价值投资,捡烟蒂也是价值投资,套利也好,赚市场不理性的钱也好,只要亏钱风险足够低,一样是价值投资。反倒是买三十倍以上估值又无增长潜力的大盘股,比如苹果,是典型的博傻投机。在流动性突然改善后,买入中位数估值15倍的北交所股票是最正常的价值投资。
当然北交所的股票已经不能说很便宜了,相对于科创板创业板,仍然低估。平衡的路径有两条,一个是科创板创业板跌下来,一个是北交所涨上去。当然也可能北涨一点,科创跌一点。无论如何,买入质地比科创板创业板好的同类公司,估值又便宜的多的,总盘子又小的,亏钱的概率不大,赚钱的速率要高,当然除了不断增长最后成为蓝筹的公司,长期持有这种小盘股收益未必高,创业板指数说明很多问题。
另外公司的好坏不是一成不变的,乌鸦变凤凰的事时有发生。千万不要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问题。2013创业板那么大行情,我也看好里面一些公司,比如东财比如宁德和科大讯飞,但投入不多。原因就是一些公司在我眼里没有价值,里面的人也不是我认为的商业精英。比如有一家搞芯片设计的公司,它的创始人技术总监是我的大学同学前同事,甚至还是老乡,都是从贵阳考到科大的。这位老兄在我眼里是典型的老实人,核物理出身一直在所里兢兢业业搞程序的。因为认识一对北大毕业的夫妇,被拉去创业搞芯片设计,还稀里糊涂就第一批上了创业板(大家知道,北大的,那些年信息灵通,那对夫妇的导师是院士级的)。只是募了几亿也没干什么,每年利润还不如我这个散户的投资收益。科大讯飞虽然主业发展不错,一打听,口碑却很差,里面都是一些搞技术不行,搞政治厉害的。这两个公司拉低了我对创业板的评价,15年我甚至还做空科大讯飞,结结实实地被教育了。
我那位同学的公司奄奄一息时,天上掉馅饼了,纳斯达克退市了一家著名芯片公司,注入他们公司重组上市。(对方其实万般不愿,但是,,,)。股价翻了几十倍,小老乡身价立马攀上了十位数以上。
幸好我从科大讯飞得到教训,没有再做空了。大富靠运,不过我还是相信,我活到巴菲特年龄,至少应该有11位数吧。
我这位同学倒是没有什么恶习,不好色不好赌不好酒。也不喜欢投资,减持一点也就是买点房,不过他夫人是股民,,,
引用:
2023-12-29 21:41
2023年投资总结
得益于2022年的布置建仓,2023年是我在大盘下跌的年份取得的第二个投资好成绩。另一个年份是2016年,2016主要重仓参与了几只举牌股,上半年是北京银行,下半年是联通混改和中国建筑被举牌。上证跌了一成多,我的几个户头都翻倍。
今年主要户头都实现翻倍增长,即便是九月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