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刚需的时间窗口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2喜欢:2

新政策出来之后,我一直没蹭这个热点,没有进行针对性和系统性的分析这次的政策,主要原因是大家在新规出来之后,大脑还在兴头上,处于情绪化阶段,所以就等大家的情绪下来之后再聊,而且当前的局势跟我之前说的是一样的,救楼不救市。当然,这篇文章同样只针对刚需和由换房需求的群体。

新规的重点: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3000亿保障性的住房再贷款,地方国企进行收储,针对已建成的还没卖出的商品房。第二部分是贷款利率什么的,都是针对购房者的利好。我着重将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就不讲了,大家都是聪明人。

3000亿的资金太少了,单纯收储是不够的,靠这点资金想短时间盘活整个房地产市场(新房和二手房)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果要释放流动性短时间盘活整个房地产市场,起码的几万亿的资金来收储。所以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收储的对象上,已经建成的还没有买卖的商品房。开放商卖不出去,资金回不来,资金链就断,断了之后就是银行坏账的的问题。所以这次房地产新政的核心在于拯救开发商的资金链,开发商的资金量好转了,才能实现最终目的——保交楼。当然,同时还能有效缓解银行在商业地产方面的坏账恶化问题。这是一个目标导向明确的政策。但这个事情的本质是市场流动性严重不足。当然这一点也是政府的职责解决保障房和廉租房的供应,一定程度上去了库存。同时开始建立市场底部预期。

建立市场底部预期是怎么来的呢?这关于商业地产再抵押的问题,起始资金是3000亿,收完储之后,以、、、进行信用抵押、、、,然后又可以继续收储——懂的都懂。这个资产价值底是由国家信用背书的。你们可以回看我之前的文章,为啥我一再强调房价不会继续下跌的原因。之前没说,是因为政策没出来,说出来让人感觉我是个吹水博主。

当然市场上有一种说法,说现在政策给的流动性再在新房,楼市的底部应该是由二手房流动性决定。现在很多城市的二手房比新房价格低很多,觉得二手房买不得,二手房价格还能继续下探。性价比这事就不需要我帮各位想的了。从专业上讲,价格筑底是需要大量成交数据支撑的。但如果等数据出来,我再来发文章,那我就是马后炮,是水文来带节奏,我的文章就不具备前瞻性,我就对不起我的雪球人设,致力于宏观经济研究分析的博主,只做预测,不会为了粉丝流量而出卖自由的思想。

如果你要你的市场底,那你继续等,我建议刚需朋友和有换房需求的朋友接受国家底。文章标题所说的时间窗口,指的是各种优惠政策、利率政策的时间窗口。当市场逐渐恢复流动性,银行的坏账逐渐好转,这些临时救急性政策还会不会存在,需要各位聪明的大脑瓜自己思考了。房地产降杠杆去库存才是未来几年的核心。既然国家在这个阶段进场背书,那说明就是底,在这个底上进行房地产降杠杆去库存的工作。

从社会层面上分析,刚需不买房的主要内心支撑:

1、老百姓赚钱不易,希望自己买在底部,觉得现在还不是底。

2、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恐惧。就业是否稳定、未来收入是否增长

3、国家经济恢复快速发展的信心不足

4、小红书文章、抖音的视频看多了,(各种啥都不懂的置业顾问)以前带着大家炒房的是他们,现在让大家别买房的也是他们。

5、对经济形势的误判,当然,别看我基本都在雪球提示风险,这跟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是两码事,美国国债收益率可以倒挂,$道琼斯指数(.DJI)$ 破40000,创历史新高、商业银行破产、通胀和加息可以同时存在。中国的$上证指数(SH000001)$ 常年3000点徘徊,楼市价格下跌。但中国的工业产品倾销全球,人民币国家化加速推进,去美元化速度超预期。有舍才有得。对于国家经济,千万别一叶障目。对于上证指数为什么长期在3000点徘徊的根本原因,我也在之前的文章做了详细描述。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缺乏专业团队,缺少数据,你不认为是底,那些产业资本会认为是底。随着经济向好发展,房地产市场的底部预期会越来越强烈。位置好的,优质的资产会被人优先拿走。随着交易量上涨,在这个位置筑底了,良性循环就开始了,杠杆降了,库存也开始消耗,你说房价会不会几年内上涨?我觉得可能性很低,不涨不跌,在这个位置降杠杆去库存,唯独错过了当下的利好政策,不管是利率政策还是买房送户籍,亦或者购房补贴,所以才有时间窗口一说。

刚需要不要在这个窗口期买房,本质上只需要思考市场的流动性还能不能再差的问题。

这个窗口期有多长时间呢?刚需和有换房需求的买房窗口只有一年半,只有在这个阶段买房才能享受当下个地方政府的各项红利,和银行的利率红利。一年的时间,基本解决市场流动性的问题。你觉得当下的$万科A(SZ000002)$ 不缺流动性了?业绩预期会很好。现在只是短期炒作一下,你们搞完记得抓紧走就是了,不要被套了,套了要么割肉,要么等一年解套。

还请各位观众,一年以后回来加个关注。丝毫不用担心被喷的可能性。请大家理性思考,理性判断。

@今日话题 #房地产持续活跃,万科金地再走强#

全部讨论

05-23 19:30

哪还有刚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