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17喜欢:1

$三聚环保(SZ300072)$ 现下是否投资三聚,应收帐已经不是关键因素了。更关注的是三聚将来的产业前景。

我在这里说一下这笔100多亿的旧应收账,到底对三聚今后的发展会造成什么影响,为了说明这件事,我把这笔旧应收帐孤立起来说,而不牵扯其他。

我们以2019年为起点来看这笔旧应收帐。假设三聚这笔应收帐3年内要回80亿,而形成死账20多亿,对三聚会造成什么结果呢??对三聚的影响是什么呢?

一是3年内造成三聚财务表报的业绩减少20多亿,二是三聚这3年内的实际生产经营增加了80亿的自有现金。既然在存在100多亿应收的情况下,三聚2019年上半年还能正常生产经营,并有开疆扩土计划(自建炭基肥和30万吨生物燃料等),那么3年内要回80亿现金后,是不是对三聚生产经营更好一下些呀(不要纠结是80亿还是50亿,是3年还是5年,我只想说明旧应收帐对三聚实际生产经营造成影响的性质)。

也就是说,应收的坏账,可能造成三聚财务报表中的业绩很不好看,但是对三聚 生产经营的影响是比较有限的。如果以2019年为节点,那么今后每要回一笔应收,就等于三聚增添一笔现金。

大家还记得几年钱美国第二次罚款中兴通讯的事吗?那一次罚款十几亿美元,当年中兴通讯出现了巨大亏损。

你是看着报表投资还是以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投资,那就是大家自己的事了。这里孤立起来说这笔旧应收帐。不要把其他参合进去。

全部讨论

简单的问题搞的那么复杂,这个帖子不过是说,今后三聚值不值得投资、等待,原来的应收已不是主要因素了。今后三聚最大的风险也不是这些旧应收账的问题了。
银行贷款是以三聚固定资产的质量、产业前景和担保方的实力(这点最重要)决定的,绝不是以这些旧应收帐的质量好坏决定的。可以这么说,三聚的财务表业绩是不是拐点不知道(因这些旧应收),但是三聚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确实已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逐步走向上升期。简单的就事论事,没有必要去证明自己比别人更聪明,更不要力图说服别人。

2019-09-15 00:01

应收是一种权利,当然没什么风险,有风险的是债务,主要就是借银行的钱。如果银行不逼债,不冻结账户,乐视也不会死。15年以来有债务风险的公司股价都遭遇了大幅下跌,相反不缺钱的公司估值都上了天。目前看,尽管口号喊得多,金融市场的风控并没有放松,这几天不是又有券商收到关于股权质押风险的问询函吗?
回到三聚,我始终感觉与经营相关的信息披露太少,没法做判断。但是与技术相关的信息还是比较好研判的,我对其前景表示乐观。

2019-09-15 10:42

海国投再输50亿什么问题都解决了,若国投没有,卖点其它资产,因为三聚完全可以为国投老总,海淀老大的前程助力,亲手扶持一家利国利民的优秀企业,甚至可能成为伟大企业,这是多么大的政治资本,这种投入完全值得。海淀有这魄力吗?

2019-09-14 22:55

一家制造销售产品的企业难道不是正常会有应收款吗?要区分110亿应收款里多少是正常的,多少是有异常的,再来讨论损益才是应该的思维方式吧?反对这种不加区别的,把正常与异常混在一起讨论,那毫无营养。

2019-09-14 22:36

执迷不悟。

2019-09-14 23:08

应收分为好几种:剂种业务和巨涛业务的正常应收,环保工程已建设项目分三年收回的投资收益形成的应收,环保工程在建项目(包括延期)项目的项目款应收。站在产业联盟的角度看待环保工程应收,其实就是时间的问题,有钱就能按期完工收回,没钱或者钱不够只能滚动完成,影响财报数字。
如果三聚不是上市公司,融到资金把产业联盟的活慢慢干完,对上市公司和大股东来说,效果都一样。

2019-09-14 22:53

大量的应收意味着大量的银行贷款,这也制约着公司的经营发展,并且如何尽早地处理好应收(要么给市场一个明确中肯的判断说法,要么财务上进行处理)对未来发展及其重要。如果认可现在的黑科技新业务是利好,作为小股东只期望管理层能把历史包袱甩掉,我们会对公司更有信心,对长期持有更有底气。

2019-09-14 22:41

按你的逻辑,三聚目前股价或前一段时间最低迷的时候已经把100亿坏账price in了呗。不知道三聚粉们同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