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9喜欢:2

这几年摸索出来一种投资的模式,用起来比较安全,但前提就是阅读量大,跟踪量大。

这种模式的核心:价值投机。

简单解释就是找各个行业的龙头或者细分行业的龙头,个人要求有一定的估值能力,筛选出低估区间的龙头,分散持仓。筛选龙头是第一步,操作有好几种模式,可以是逆周期模式的直接上配置仓,也可以直接基于行业景气度的择时。因为选的是行业龙头,抵抗风险能力基本上都会比较强,即使选错了,大概率是能跑掉了,由于持仓分散,错一两个也无伤大雅。这套模式底层逻辑其实是模糊正确的,散户基于弱者原理的模糊正确。

实操起来从交易角度上来讲,难度也不大。

难度大的地方在于阅读量和跟踪,要积累越来越多的行业,行业不能有太大的误判。(这点儿可以看年报的管理层对行业的看法,一个行业有10个公司,看这10个公司对本行业研判,要是有8个公司都说未来前景好,那前景问题不大;要是有8个公司都说艰难,肯定就是行业逆周期了)

这套操作能成,还有一个原因,就是A股的大部分股票,赚的是估值扩张的钱,也就是长钱收割短钱,锚定一批有价值的股票,在估值的中低区间,介入这些龙头或者细分龙头,等待大A系统性的估值扩张机会。

这种模型最大的缺点是周转相对来说比较慢,不太适合心急的人,而且也不是那种可以短期就获得暴利的,靠的是不断的积累,积累自己理解的行业和公司。性子比较急的打板兄弟,肯定是玩儿不来的,适合慢性子的养老兄弟。

个人现在是既想偷懒,做这种价值投机,又想去弹性市场,找小票的成长机会,毕竟高倍数的收益率还是有致使诱惑。有那么点儿纠结,也许40岁或者50岁以后就不纠结了,那时候就安心的做价值投机,不想这些成长神话了。

全部讨论

所以芒格说,40岁以下没有价值投资

05-02 20:33

原来慢兄还年轻着呢
我现在,只求确定性。

不错

说的很好,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