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复盘 反弹延续,风险啥时候来?投资过心智关的思考。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1回复:0喜欢:0


市场昨天放量,今天略微缩量收十字星。最近看得出来大家都比较亢奋,公司的小伙伴今天还在跟我说,昨天卖的一只股票今天开盘涨停发现卖飞了,卖飞的懊恼下又仓惶寻找“新的机会”,进了另外一只,然后就跌停了,然后又说谁谁谁买的啥啥啥最近一直涨之类的,后面我没认真听了。

之前有次跟他聊股票的时候,觉得这哥们儿还挺稳的,也比较勤奋,对部分行业有一些见解,没想到他也干起了追涨杀跌的事。但在自己悟得大道以后才真正明白了“投资第一要过心智关”这句话。之前也听了别人讲了千百遍“股市猛如虎”、“短期不可预测,长期投资、价值投资”之类的道理,也看了很多书,但依旧会时不时有“自己会是比较聪明的那一个”,“行情来了,赚一波就跑”这种想法,即便是现在也偶尔会有一闪念这类想法。

引用最近看王阳明心学的一句话“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对心商的修炼是很多事情的第一关,也是最重要的一关。心商不够,人必然会在某个时候会犯错。我还没达到可以影响到他人的境界,所以对于同事的行为,我也只是听听,因为我知道不管自己给他任何建议他一定不会听的,即便是听了也一定不会去做。没有在下跌的时候想清楚布局、敢于逆势买的人,在涨起来追高的时候自然也会患得患失,反复折腾,生怕踏空,这样的心态即便是牛市真的来了,也照样挣不到钱,这是自己经历了两轮牛熊周期的教训。悟道是一个长期而且很难表达的过程。

哪怕是在专业环境下的基金经理,在从业前几年也得过心智关,这是由大脑面对客观事物的反馈机制决定的——一件事我们做了能获得收益,那我们一定会加强去做,如果一件事使得我们获得亏损,那我们一定会去想办法去规避它,潜意识里就是凭不断产生的结果,形成经验来指导交易。这是生物行为的机制,也是世间万物之所以有周期的根本原因。很多人说炒股是反人性的,还有巴菲特那句著名的“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流传很广,那么问题来了,你怎么界定你是你,而不是“别人”呢?你是之于别人也是“别人”。每个人都是这个市场的参与者,每个人也都是自己行为的决策者。

既然这样,我们如何减少被市场情绪所左右,做到真正的“以我为主”。目前我悟到的一个方法,叫做“体验式的投资”,即我看市场每天的涨跌那就是市场的涨跌,就好像看电视连续剧一样。我们也要承认自己对于市场的预测,这个预测一定是基于某一个或几个逻辑,这些逻辑可以是基本面的、情绪面的、技术面的,看市场涨跌就是为了验证自己的预测对不对:对了,反思一下是自己逻辑被验证成功了,还是幸存者偏差;错了,反思一下是不是逻辑被证伪了,哪一点没想到,还是观察时间不够。对预测的有把握程度,决定了你上多少仓位,要想做到这一点,初学者的资金量必须控制在自己能接受的合理的范围内,你要是买了都睡不着觉,天天忍不住去看,那就说明你用来投资的钱已经超出了你目前的心商能力了。不过据我自己的经验,还是那句话,越是短线的走势越无法预测,稍长一点的周期才能勉强预测点端倪。预测能力的提升路径一定是由长到短,先做好长周期的配置,再逐步拓展至比较难的中短周期预测,但很多投资者在市场里做的却恰恰相反,这也是人性决定的,人脑总倾向于即时反馈,而不是延迟满足。

今天就写这么多,快到站了,心智关以后还会有很多感悟可以分享,这两天也无操作,手里一把消费医疗这两天也都涨的不错。

投资备忘录

15年那波自己亏得最多的时候,不是当时六七月份从5000点暴跌下来的时候,因为那时候自己刚开始还没投多少钱,而是在9-12月以为见底了,急于回本大举加仓,然后终于在16年的1月两次熔断造成了大幅亏损后,实在心态熬不住了割肉。最后写一句自己2020年7月总结得一句话:“风险通常不会在大家都警惕它的时候来,而是在大家都忘记它的时候来”。跳出市场,静等大戏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