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新冠疫苗动物实验失败!630亿医药白马股闪崩20%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闪崩的导火索:牛津大学新冠疫苗动物实验失败。

今日(5月21日)早盘,新冠疫苗概念股:康希诺生物-B(06185.HK)延续近日涨势,盘中升至285.8港元/股,再度刷新上市以来新高,总市值一度超过600亿港元,然而,午后13点20分左右,突然遭遇闪崩、暴跌超20%。

随后,其股价立马大幅拉升,跌幅收窄至7%以内,但再度向下,截至收盘,报214港元,跌幅13.01%,最新市值为476.5亿港元。

对于康希诺股价午后闪崩的原因,第一上海证券首席策略师叶尚志向全景财经(p5w2012)表示:

康希诺在午盘出现闪崩,具体原因仍有待验证,但可能是因为股价在早前涨得有点急了,以周内到今早盘中高点算,暴涨近46%,加上市传二期临床试验数据仍有待公布,估计是触发股价高位回落的原因。

今日晚间,康希诺发布公告表示,公司运营正常,并不知悉导致价格波动的任何明确原因。

暴涨600%明星医药股,突然闪崩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日大跌之前,康希诺生物已连续10个交易日录得上涨。且自2020年以来,康希诺生物股价异常强势,年内已大涨263%,总市值一度超过637亿元。

而自去年3月上市以来,其股价一直维持震荡上行走势,截至目前,该股自上市以来已暴涨601.6%。

康希诺的股价月K线

对于康希诺今日股价波动较大的原因,市场有传言称今天二期临床试验数据揭盲,但据某券商人士透露,其与公司确认,并未有揭盲数据公布,此前康希诺曾计划在5月公布二期的数据。

就在康希诺生物高台跳水之后,港股生物科技B类股也全线大跌。其中,迈博药业-B(2181.HK)大跌逾16%。信达生物-B(1801.HK)、康方生物-B(9926.HK)等均大跌逾8%。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港交所命名规则,对“未盈利的生物科技上市公司”名称后加B以提示风险。此前,港股生物科技B类股持续多日上涨。

另也有分析人士认为,近期港股生物科技B类股走势波动比较大,前期在疫情刺激以及生物科技股打新火爆的双重因素驱动下走出过一轮暴涨行情,类似康希诺生物-B在最近两个月期间一度涨260%,这样的高位跳水并不奇怪。

新冠疫苗研发的"领跑者"

公开资料显示,康希诺生物成立于2009年,主要业务研发生产销售创新型疫苗。

康希诺股价持续飙升的重要原因在于,资本市场对于康希诺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寄予厚望。

叶尚志也指出,“由3月下旬药监局批准核酸检测试剂以及抗体检测试剂开始,康希诺也公布了有关新冠疫苗递交临床预审,若以该时点计算,康希诺的累计涨幅更大,达到两倍。”

康希诺披露,其与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联合开发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该疫苗采用基因工程方法构建,以复制缺陷型人5型腺病毒为载体,可表达新冠病毒S抗原,拟用于预防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

康希诺科创板招股书(注册稿)显示,目前该疫苗已获得临床批准,并于2020年4月开始II期临床试验,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已完成II期受试者入组。这也是国内首款获批临床的重组新冠疫苗。

但截止目前,康希诺暂未披露其II期临床试验结果。

5月15日,康希诺还获得加拿大卫生部关于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Ad5-nCoV”)临床试验申请批准。

康希诺生物和加拿大的Precision NanoSystems(PNI)公司联合宣布,双方达成协议,将利用PNI公司的独有RNA疫苗技术平台,开发基于mRNA脂质纳米颗粒(mRNA-LNP)技术的新冠病毒疫苗。

PNI公司致力于开发生产纳米药物的技术。该公司已经开发出递送核酸的脂质体配方文库,而且开发出为递送疫苗专门设计的脂质体配方。

根据协议,PNI将负责开发mRNA-LNP疫苗,康希诺生物将负责临床前检测,人类临床试验,监管批准和商业化推广。康希诺生物同时获得在亚洲(日本除外)地区推广疫苗产品的权益,但双方合作的金融细节尚未披露。

闪崩的导火索:牛津大学新冠疫苗动物实验失败

实际上,除康希诺之外,目前国内外有多家生物技术公司、研究机构在开展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疫苗的研发,采用的技术路径存在差异。

而对于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拼搏的关键也是速度。目前,全球市场有一百多个新冠肺炎疫苗项目,走在最前面的是临床1/2期,因此,踏入临床阶段的项目基本是领跑国际竞争,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

就在本周一晚间(5月18日),美国生物公司Moderna 宣布,其开发的新冠疫苗mRNA-1273,在早期人体试验中取得积极成果,所有志愿者体内均产生了高滴度抗体,顺利地迈向2期临床试验。

但这一试验结果遭到市场质疑。其中,中国疫苗专家陶黎纳对媒体表示,Moderna临床数据过于“完美”,Moderna疫苗仅公布了初期临床试验且数据并不完整,从披露的数据来看,该疫苗45名受试者的临床数据并没有全部公布出来。

陶黎纳进一步分析,“按照试验安排,三组各15名受试者,但100毫克剂量组中仅公布了10人,250微克高剂量组完全没有公布数据。目前还很难判断该疫苗的效果。中国在新冠疫苗上依旧是领跑的状态,而且中国是腺病毒载体疫苗和灭活疫苗两条线路同时进行,可以说是双保险。”

另有消息称,牛津大学的COVID-19疫苗在试验中未能阻止猴子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该疫苗是目前正在人类身上测试的候选药物之一。但是动物试验的详细结果表明,ChAdOx1 nCoV-19疫苗不能阻止猕猴感染病毒,也不能阻止动物将感染传播给其他人。

这也被市场视为今日康希诺闪崩、大跌的“导火线”。

尽管目前mRNA疫苗尚无产品获批上市,安全性和有效性仍有待验证,但该方法相比腺病毒载体技术,具有生产工艺更为简化、研发速度更快的优势。因此,即便康希诺顺利完成重组新冠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的研发工作,未来也面临其他公司新冠病毒疫苗的市场竞争。

康希诺生物正在冲击科创板

目前,康希诺的研发管线包含13个疾病领域16种疫苗产品。除新冠肺炎外,肺炎、结核病、脑膜炎、百白破等疫苗品种研发进展顺利。

与众多高科技生物公司一样,康希诺尚未实现盈利。

2017年至2019年,康希诺营收分别为18.70万元、291.40万元、245.80万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亏损6445万元、1.38亿元、1.57亿元。

该公司亏损的主要原因在于大额的研发投入。同期内,其研发投入分别为6810万元、1.13亿元、1.52亿元。

康希诺表现,随着现有研发项目的陆续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公司在研发人员薪酬、耗用物料、仪器设备等方面将进行持续性投入,预计2020年至2022年将要投入9-12亿元,而研发投入将进一步加剧经营亏损。

今年1月,康希诺启动了科创板IPO。由于正在研制我国首款重组新冠疫苗,其科创板IPO进程也备受关注。截至目前,康希诺的科创板IPO已经处于提交注册阶段,正在等待最终的注册结果。


此次科创板IPO,康希诺拟募资10亿元,将投向生产基地二期建设、在研疫苗研发等项目。康希诺也认为,A股发行募集资金将使其能够扩大生产能力并加强早期疫苗的研发。这也将使公司能够进一步提升其品牌形象及在国内市场的影响力。

在冲击科创板之前,康希诺已在2019年3月登陆港股市场,若能成功登陆A股,公司也将晋身为“A+H”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