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禾顺境中翻车的原因在哪里?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2021年,是中国房地产市场近二十年来最煎熬的一年。

地产高歌猛进的时代彻底终结,“活下去”才是新的目标。对于遇困的企业来说,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关键词,仍是“自救”。

房企该如何自救,才能够顺利穿越此轮调整周期,成了摆在许多企业面前的关键命题。

但我们也清醒的看到,泰禾在2018年就暴雷了,翻车很早,那时房地产行业还处于顺境中。时间拉回2018年,彼时房地产一片欣欣向荣,“规模论”甚嚣尘上。开发商在信念上仍然相信作为重要的门槛,千亿规模这道大关无论如何也要不惜代价冲刺进去。这是未来房地产市场地位以及生存空间的重要入场券。而那时的泰禾就已经爆雷了,先干为敬了。
回头看,让泰禾第一个爆雷的重要因素就是其标榜战略定力——投机、加杠杆、转移挪用、掏空,然后躺平。躺平也不安生,嘴里吹嘘着三云:“云土储、云复工、云交付”,身体却很诚实的坚持着三不“房不建、债不还、资产不卖”。
泰禾还有机会重新站起,答案很确定,没有了。泰禾身上的土已经埋到下嘴唇了,偶尔吐吐泡泡,表明还有一口气。

除了泰禾无耻战略定力,让泰禾再无复活希望的是它的选择。泰禾没有选择责任担当,没有把精力放到每一个烂尾项目上。它的眼里只有钱,业主手里的一点点尾款,还没有被泰禾骗走。它选择,假复工,这样利息资本化,可以做假账;它发明瑕疵交付这个词,逼着业主收烂尾房;它选择碰瓷各路战投,但实际上近三年再无一分钱新增融资到账;它选择水军摇旗呐喊,但都被事实啪啪打脸,上午说万科是哥们,下午万科说与我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它选择…它选择…它选择的死路一条。

2021年11月24日,人民日报刊发国务院副总理的署名文章《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明确房地产要“顺应居民高品质住房需求”。这也意味着,未来在房住不炒的定位下,品质将成为开发商最核心的竞争力。但泰禾老板的个人素质与企业文化,注定了泰禾再无翻盘的可能。图纸上的品质,就是泰禾的梦话。

对于正常企业来说,逆境中的坚持很可贵。但对于泰禾来说,只能说是死不改悔。

泰禾的无耻坚守,也越来越多地让烂尾楼业主、让当地的政府,让债权方看清了泰禾的本质。只有泰禾灭亡,项目才能重生。

泰禾自吹“小而精、小而美”,如肥皂泡一样,华丽的破灭。泰禾将卒于2022,让未来地产复苏的春风,拂过泰禾的墓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