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与价值:高瓴资本投资隆基两年半纪实与分析

发布于: 雪球转发:4回复:10喜欢:11

一、高瓴资本与隆基原股东李春安的股份转让

(一)转让公告

2020 年12月19日,隆基原股东李春安(“转让方”)与高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Hillhouse Capital Management Pte. Ltd. “受让方”)签署《关于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之股份转让协议》, 李春安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向高瓴资本转让其持有的公司股份 226,306,134 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6.00%。股份转让协议自交易双方签字或加盖公章后成立并生效。

要点:

·高瓴投资目的:基于对上市公司未来持续稳定发展的信心及对上市公司价 值的认可,拟通过本次权益变动获得上市公司的股份,以获得股份增值收益。

·权益变动方式:协议转让

·高瓴持股数量:226,306,134股

·高瓴持股比例:6.00%

      ·转让价格70元/股

·交易对价总额15,841,429,380 元

    (二)股份过户登记

2021 年 2 月 5 日,隆基接到协议转让双方的通知,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过户登记确认书》,确认此次协议转让股份过户登记手续已于 2021年2月4日办理完成。

二、高瓴资本自进入隆基十大股东后的持股情况

(一)  持股变动情况

根据下表可以看出,高瓴资本自2021年进入隆基十大股东后,持股比例至2022年年报发布时都没有发生过变化,为5.85%,这一数据与此前公告中的6%略有差距;持股数量由最初的2.26亿股经2021和2022年两次分红转送转送,先后增加至3.17亿股和4.44亿股。

(二)参与转融通业务导致的持股变动

2023年3月20日隆基发布《关于股东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暨权益变动的提示性公告》。公告称:“为提高资产管理效率,实现资产增值,2023年 3月 20日,高瓴资本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出借其持有的公司股份数量64,484,6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85%,出借期限为182天该部分股份出借期间不登记在信息披露义务人名下,导致其持股比例由5.85%减少至5.00%。”高瓴方还“计划在未来90日内继续将其持有的不超过公司总股本0.15%的股份用于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出借期限不超过182天”

2023年1季报显示,高瓴资本的持股比例降至4.85,即为两次先后完成0.85%和0.15%出借后,由于借出股份出借期间不登记在高瓴名下导致

公告明确提出:高瓴资本“将其持有的公司部分股份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不属于股份减持,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涉及的股份将在出借期满后收回,即出借主体部分将在2023年9月20日左右收回。

从这里可以看出,高瓴资本并没有减持所持有的股份。因此很多人以高瓴资本“减持”为理由唱空隆基是站不住脚的。

所谓转融通证券出借,最简单的角度来讲,就是把己方持有的长期不动的股票,出借给其他需要方,然后收取利益。这意味着持股方除了红利和公司股价上涨外,还有了另一种获利方式,出借行为的根本目的是“提高资产管理效率,实现资产增值”。当然,高瓴资本此举是不是像有些人说的,与发行GDR有关,则不在本文探讨范围。

三、高瓴资本持有隆基股票的账面浮动变化

(一)初始市值与当前市值

高瓴在2021年一次性投入了158.4142938元人民币,截至2023年6月9日,其当前持有股份总市值(仍按5.85%计算)为:2092.50(当日收盘总市值)*5.85%=122.41125亿元。

(二)  分红所得

持有隆基以后,高瓴先后获得两次分红:

1.2021年10转4股派2.6元(实施方案)  总额14.07亿

2.2020年10转4股派2.5元(实施方案)  总额9.67亿元

高瓴持股5.85%,两年分红累计金额为:14.07*6%+9.67*6%=1.4244亿元

(三)  市值浮动

市值浮动=初始市值-分红所得-当前市值-转融通获利

即:158.4143-122.4113-1.4244-转融通获利=34.5786亿元-转融通获利

如果忽略转融通获利,那么隆基浮亏34.5786亿元。

不考虑资金使用成本:亏损比例为34.5786/(158.4143-1.4244) ,约为22%

(四)  股价涨多少,隆基能够回本?(不考虑资金使用成本)

隆基投入:158.4143-1.4244=156.9899亿

现有股份(忽略转融通):4.44亿股

156.9899/4.44=35.36元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原创不易,欢迎关注交流)

全部讨论

$隆基绿能(SH601012)$ $腾讯控股(00700)$ 高瓴持仓隆基的成本计算及出借股份并非减持的情况帖,很多人乱分析一通竟然捏造高瓴减持,真是太弱智了,还是好好看看公告和这个帖子,中汇金和高瓴资本介入隆基就是国家和顶级投行对未来清洁能源看好的证明,高瓴并未在高位减持而是长期持有,这就是长期主义战略,那些小黑粉又有什么知识储备来对抗国家和顶级投行的战略决策,真是可笑。目前我的成本是27块多,比高瓴都低,我又有什么不安心的,我睡的很舒坦好吧,吃嘛嘛香。

2023-11-07 07:43

雪球好多球友持股成本低于高瓴的35

2023-06-14 23:31

他们怎么才亏这么点

2023-06-14 23:12

确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