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涉金融领域"代理维权"!监管、机构密集发声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在金融市场日益繁荣的今天,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涉金融领域的非法“代理维权”现象频发,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金融市场的正常秩序。

从现实情况来看,以“减免债务”“代理退保”为代表的涉金融领域“代理维权”乱象在近年来持续蔓延,其中有的甚至已形成有组织的黑色产业链、非法利益链,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扰乱金融市场正常秩序。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也发布消费者权益保护风险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应通过正规渠道表达诉求,依法理性维权。在刚刚过去的“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当天,券商中国记者观察到,有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利用线上平台、社交媒体等渠道,积极发布有关投教内容。

非法金融活动套路多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金融创新产品日益丰富,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问题也日益凸显。在这一背景下,一些不法分子打着“维权”的旗号,利用消费者对金融知识的缺乏和对维权流程的不熟悉,进行非法“代理维权”活动。

维权代理是一种新兴活动,为一些特定群体提供法律咨询和代理维权服务。然而,某些中介组织或个人以帮助消费者维权为名义,通过虚假宣传,诱导消费者使用他们的代理维权服务,存在较大风险。

例如,通过网络平台发布虚假案例,诱导消费者委托其代理维权,并索要高额代理费、咨询费等费用。一旦消费者支付费用,这些不法分子便可能失联或诱导消费者采取极端手段维权。

根据金融监管总局总结提示,“代理维权”乱象主要表现为:宣传信息夸张不实、牟利方式花样繁多、“维权手段”涉嫌违法违规。

危害金融市场健康

非法“代理维权”现象对金融消费者和金融市场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危害。对于金融消费者而言,不仅要面临财产损失风险、信息泄露风险,还可能承担法律责任风险。

一旦签署所谓的“代理维权”协议,消费者需支付高额维权费用,还可能被非法侵占维权退还资金,甚至被套取贷款、信用卡资金等。同时,消费者提供个人信息后,还可能面临信息被泄露倒卖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消费者层面会有相关权益侵害,对于金融市场而言,非法“代理维权”现象扰乱了市场秩序,增加了金融机构的经营成本,降低了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率。

不法分子通过虚假宣传、恶意投诉等手段也会干扰金融机构的正常经营。非法“代理维权”活动可能引发消费者的恶意投诉和纠纷,也会给金融机构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这不仅增加了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甚至对金融机构的合规经营造成困扰和阻碍,进而影响金融机构的声誉和形象,破坏金融市场的稳定。

多方发力共同“围剿”

正如监管提示,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是提高其警惕心的重要一环。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提示广大消费者:一是要理性选择适当产品和服务,二是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三是注重保护个人信息及财产安全。

“无论是通过媒体宣传还是金融机构教育平台等途径,都需要普及金融知识,提高金融消费者的风险识别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让金融消费者了解非法代理维权的危害性,警惕不法分子的欺诈行为。”华东区某国有银行人士告诉券商中国记者。

法律法规的完善和金融监管的加强,也对涉嫌违法违规的代理维权行为,形成有效的震慑力。5月10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正式发布《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应对异常维权指南》和《金融领域维权信息网络发布指引》,旨在帮助从业机构抵御异常维权的侵害,保障从业机构的正常运营,保护金融消费者和从业机构的合法权益,维护行业的正常秩序,推动净化金融市场环境。

除此之外,有支付机构合规部门人士向券商中国记者提到,可以加强跨部门、跨行业的合作与协调,建立联合惩戒机制。对于涉及多个部门或行业的非法“代理维权”行为,要实行信息共享、联合打击和惩戒措施,形成合力打击的态势。

蚂蚁集团副总裁李俊奎此前也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面对愈加全球化、智能化的黑产团伙,生态合作联防是风控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在可信环境下让风险信息共享,如何实现全链路的智能风险防控,增强行业协同效应,将是金融机构未来需要持续探索的方向。

“此外,也要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金融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发挥媒体、消费者组织等社会力量的作用。”前述支付机构人士还建议。

责编:王璐璐

校对:杨立林

百万用户都在看

中东突发!以色列发动罕见空袭!

突发!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被查

稀土巨头,深夜突发!

A股四大突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5-83514034

邮箱:bwb@st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