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69)谁会被股市波动所伤害?

发布于: 雪球转发:3回复:2喜欢:12

只有坚守自己的投资系统,

才能坦然面对市场波动。

谁会被股市波动所伤害?

沃伦·巴菲特 著

杨天南 译

1987年,整个股市在经历了惊心动魄、大起大落的行情之后,最终原地踏步,就整个年度而言,道琼斯指数最终上升2.3%。当然,你可能注意到了,导致看似这样指数变化不大的原因是过山车行情。市场先生在经历了疯狂牛市的横冲直撞后,到了10月份,遭遇了突然的巨幅暴跌。

对于这样的股市风暴,我们作为握有数以十亿计美元的“职业”投资者应该心怀感激才对。很多大名鼎鼎的基金管理人天天关注的是其他基金管理人未来几天干什么,而不是关注企业未来几年干什么。对于他们而言,股票仅仅是游戏中的筹码,就像大富翁游戏中,如同顶针和熨斗一样的道具。

他们这种态度导致的一个极端的例子是“投资组合保险”,这是一种流行于1986年、1987年,很多主流投资顾问奉行的基金管理策略。这种策略只不过是为小投机者止损单贴上了新奇标签的版本而已,当股价下跌之时,它会发出指令,不断抛售那些股票投资组合,或它们对应的指数期货等价物,越跌越卖。这种策略只说明一件重要的事:巨大幅度的下跌会自动触发巨量卖单。根据《布雷迪报告》,1987年10月中,约有600亿到900亿美元的股票处于这样一触即发的状态。

如果你认为投资顾问是被雇来帮你进行投资的,那么,你可能会被各种技术术语弄得晕头转向。试问,在一个人买下一个农场后,作为里一个理性的农场主,当相邻的农场被低价贱卖的时候,会要求他的地产经纪人将自己的农场也以分块低价出售吗?或者,如果某天早上9:30,一个与你家相似的房屋以低于前一天的价格标售,你会仅仅因此而急于在9:31,出售你自己的房屋吗?不计价格地抛售?

然而,类似上述的愚蠢举动,却发生在所谓“投资组合保险”中。他们告诉养老基金或大学基金这样做,当这些基金持有福特或GE等的股票时。根据这种理论的说法,这些股票价格越低,越是应该被强烈卖出。作为一种“逻辑”推论,一旦股价大幅反弹,这种理论会指令机构投资者重新买回。我并没有捏造事实。

考虑到这些基金经理掌控的资金数额巨大,加之他们的行为方式有如爱丽丝漫游仙境梦幻一般,那么,市场上有时流行精神错乱的风尚又有什么好令人吃惊的呢?

然而,很多市场评论人士就近期观察到的事件,所得出的结论是不正确的。他们喜欢说,在当前大机构飘忽不定行为主导的市场中,小投资者已经没有赚钱的机会。这个结论是相当错误的。这种市场无论对任何投资者都是理想的,无论大小,只要他坚守自己的投资系统。

由那些握有巨资的基金经理所导致的市场波动,恰恰为真正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明智投资的机会。只有在市场艰难的时候,投资者被迫卖出——无论是来自财务压力,还是心理压力——他才会被股市波动所伤害

推荐阅读:

彩色的经济学家(总第30期)

423世界读书日 挑好书,上京东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一个投资家的二十年》《巴菲特之道》

4月19日-24日,每满100减50。

全部讨论

2019-04-25 07:56

为什么你能发二维码而没被屏蔽?

2019-04-25 16:14

所以说基金经理比个人投资者更难做